探析初中体育学生思想观念培养的途径
2021-03-06刘凌浩
刘凌浩
(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00)
引言
伴随着近些年来德育教学的工作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适应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道德品格的熏陶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道德观。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的规定内容,有效的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德育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展开积极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在实际运动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道德水平,引导学生遵守纪律规则,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现状问题
1.1、体育教师对德育培养不够重视
尽管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不同的教育部门都在积极的宣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教师也在发挥背景下进行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但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师还是习惯将体育学科当成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通课程,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进行放松和运动,没有对于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体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及时更新,使得学生的德育培养力度远远不足。很多时候教师仅仅简单的介绍几句德育的相关知识,而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德育培养模式,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面对上述情况,要求教师充分的认识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体育精神的相关要求,加强对体育课程中德育渗透工作的重视程度。
1.2、在体育教学中具体的德育教学方式没有形成
为了实现体育课程中德育教学的良好效果,体育教师必须合理规划体育课程的各项内容和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改革,从而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根据作者的调查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形成针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具体策略,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德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死板的灌输给学生,没有形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2、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策略
2.1、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加强对德育的重视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需要考虑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即可,并不需要过多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而在当今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体育教师也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将德育内容合理地渗透给学生,对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德育指导,并形成以德育和体育齐头并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将德育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融合
教师在生成德育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心理特点,根据体育教材的情况来融入德育目标,充分的研究体育教材中的内涵,并将其合理的运用。教师应从教材中寻找到与德育结合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教师在学生跑步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长跑和短跑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后,通过安排接力比赛的方式来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接力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情景来吸引学生参加,可以将传统的接力棒换成足球和篮球等,安排学生在彼此接力和传递过程中将球传给下一位同学,但是在跑步过程中,球也应被紧紧的抱住,不能掉到地下,这使得跑步过程中的难度大大增加,但同时也提高了接力比赛的趣味性。教师在比赛结束以后,引导学生谈一谈在比赛过程中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彼此的时间情况是很多同学都表示了,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篮球在激励过程中,两人要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也有同学表示在跑步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耐心和专注力,通过上述活动,学生提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锻炼了坚强的意志,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作者的调查来看,一些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使得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情况。学生们久而久之对于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兴趣缺缺无法在体育运动中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有一些教师受到了传统教学的影响,将体育中考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跳高都抱有一定的恐惧情绪,所以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不愿意参加这项练习,在正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普遍表现出了自己的心理,无法按照相关的工作要求来实现正常的教学。教师面对上述局面,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破除学生的心理防线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降低适当的要求,从低级到高级进行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学生还应了解防护措施和标准的技术动作,由教师为学生去做示范,使学生逐步愿意尝试新事物,养成主动探索的思维和心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热情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课堂表现来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断的鼓励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还应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树立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正确价值观。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明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上的差异,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和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明白每一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性格是什么样的,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道德观念。
2.4、具体化和灵活化地渗透德育
初中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德育渗透给学生,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也可以灵活的选择,例如,将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典型案例和名人作为榜样给学生们讲解,如,在学习乒乓球相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乒乓球队员在奥运会上频频夺冠的视频,同时为学生们讲解奥运会冠军的打球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渗透给学生们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为国争光的思维观念,从而使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熏陶。
2.5、结合体育教学组织,渗透德育教学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环节渗透德育知识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思想道德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检查运动器材,也可以安排学生完成热身活动以后对自身的服装进行检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督促学生进行更好的自我约束。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体育课程结束以后,组织学生打扫卫生,对器材进行搬运和整理。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尊重纪律,养成团结友爱的精神,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还应规范考勤和请假问题以及学生的日常穿着的规范情况。倡导学生没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要坚持完成跑步训练,绝不能借口逃避,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的夸奖表扬,向班级同学宣传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及时对于偷懒、不认真的学生约束,使学生们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
要想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教师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教学的项目内容,根据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知识来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和熏陶学生。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田径运动时,由于很多学生都觉得枯燥无味的田径运动很无聊,而不喜欢这种运动,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田径运动的实际特点,展开德育教学,鼓励学生们勇于战胜自己,相互帮助,突破自我,克服重重困难。教师也可以在阴雨天的时候和学生进行危险系数较低的运动训练,深入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养成勇于拼搏的顽强不屈精神。
2.6、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和教学特点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深入的剖析,帮助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逐步适应当今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一些性急的初中生教师应具备足够的耐心,对学生适当的鼓励,积极的引导学生练习相关的动作,使学生在练习时养成永不言弃,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除此之外,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尽可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
2.7、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深入而广泛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学校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以此作为契机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学生知识,同时还应利用学生练习以外的时间使学生不断思考德育知识,保证学生的思想不掉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完善的独立思考能力。
3、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培养对于学生奠定良好的道德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观念,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根据体育课程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形成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