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传统武术复兴途径的研究
2021-03-06李大真孙超
李大真 孙超
(1.鲁东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2.蓬莱经济开发区中学 山东 烟台 265609)
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文化底蕴非常的深厚,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技术,追溯历史可到远古时期祖先为了生存狩猎、防御活动。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华文明至今,在中华文化的内核上已经镶嵌了中华传统武术的标志,中国传统武术植根于中华大地传承了中国传统体育的精髓,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所在,就像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人身上的血液。
1、文化自信视域
2015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与北京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讨论,并多次提及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心。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和讲话,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信心。我们要坚信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在自信视域下坚定不移的发展本民族体育文化。
2、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技术,追溯历史可到远古时期祖先为了生存狩猎、防御活动。
2.1、内容主要以套路为主,技法单一
传统武术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武术套路,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在很多人心中,武术套路已经和传统武术等同。传统武术有固定的套路和招式,与现代散打和西方的拳击有明显差别。武术在古代是技击之术,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进行攻击、防御、击技,是武术的一种原始形态,在对战中对武术技法的运用和以及各种技击动作所组成的功法系统、套路,这是和击技是有差别的技法系统,是各种功法的组合演练以至于形成了固定的套路技法,这是对击技的功能固定和艺术演练。武术的击技是直接服务于技击搏斗的没有限制的搏杀技术手段。
2.2、中外体育的交流与传入,使得传统武术改变
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武术也随着变化,为了进入奥运会,为了与国际接轨,以套路和散打为内容的竞技武术也应运而生。武术的现代发展既有中西交流,也有其历史根源。现在武术发展的现状既有祖师爷留下来的传统武术,也有逐步向国际接轨的竞技武术,武术的发展与西方交流逐步增多,现代的世界是交流的世界,世界各国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在中国出现了跆拳道、拳击、柔道等国外体育项目的道观和培训机构,在国外也有我国传统武术的道馆。各国共同交流学习,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与国外文化发生碰撞与融合,各国体育文化内在交流逐渐增多。
2.3、传统武术种类和门派众多,形式规则难以统一,难于推广
我国传统武术种类众多,其各有特点,难以做到统一,武术各家,功法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各派推广各自武术,推广力量不统一,很难对推广武术方面形成强大的合力,把中华武术推向前,而在推广方面弱于韩国的跆拳道的推广力度。如何制止武术各家、各流派的争论,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广武术,这是我国传统武术在发展推广方面的一个困境。
2.4、传统武术技术单一,练习难度大,技击性减弱
传统武术技术相对单一,武术套路为主。传统武术的练习对身体要求很高,又加之传统武术逐步以套路为主,套路形式又形成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套路又有固定的形式,但是套路化使得武术技击性减弱,武术的特点只能通过复杂多样的武术套路来展示,使人们练习之后防身应用的功能有所减弱,人们对于武术的兴趣也为之减弱,套路又有多种复杂性的动作,练习难度很高,对身体灵活性等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起来使得武术练习难度加大,练习者练习困难。
3、传统武术复兴的途径研究
3.1、传统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途径
(1)注重传统武术文化精神在学校中的精神教育。
随着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国家为了扩大武术教育面在高等学校设立武术专业,提出了武术进校园等措施,武术的教育面和教育人群越来越多,社会上各种武术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但是武术对学生成长价值的体现仅停留在促进身体健康的层面,没有充分考虑到武术对于青少年成长所具有的塑造民族精神的意义。在学校培养和教育学生中,在进行传授传统武术技能给学生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注重传统武术精神在学生精神和心灵方面的培育。高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中培养出的人才到各中学中担任教师,到各道馆中担任教练。因此,高校要注重学生的传统武术精神培养,使学生不仅在技能上能够突出,同时也具有传统武术的精神。
(2)强化学校武术“形式”教育。
武术的发展要有相关产品的支持,学校武术教育应该专业化、制度化,不仅注重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教育,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武术在学校中的“形式”教育,让传统武术在学校中的教学逐步正式。作者在韩国作交换生留学的时候,学习跆拳道这门课,上课师生鞠躬互相问好,跆拳道服装的穿戴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没有跆拳道服不可以上课,通过这种“形式”上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更加深刻,传统文化服饰的穿戴也是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在校外道馆、武术馆在报名交费后会送学生一套武术服,在中学和高校中推行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学生和家长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但是,在学校中的传统武术文化教育,应该注重学习的“形式”,在学习技能和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同时,服装、传统习武礼节等外在的“形式”要严格规范起来。
3.2、传统武术在社会上的发展途径
(1)全社会的共同重视。
现在是多元化开放的时代,中外交流越来越多,外国的体育文化逐步渗透到我国,在社会上兴起的跆拳道、拳击等道馆和学习机构越来多,这些外来体育文化表面上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传统武术在社会上的传播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共同支持,提高社会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想。家长鼓励孩子学习武术,培养学生兴趣,社会兴起传统武术班的热潮。
(2)增强对传统武术的认同感。
在高校很多武术社团中,外国留学生所占的比重很大,有的武术社团外国留学生的比重超过了中国学生的比重,国外很多国家对中国的武术都很向往,对武术的认同程度很高,认同感也非常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本国民众应该增加对武术的了解,继承中国传统武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支非常优秀的文化,不能够在我们现代人群中消失,或者被别国夺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韩国把中秋节、端午节申遗成功,或多或少的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夺走了。所以我们应该增强对传统武术的认同感,加强传承。武术文化是觉醒的文化,武术正在迅速觉醒,展现超强的发展潜力,厚积薄发。武术要增强全民族的认同感,在国内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号召民众对武术进行学习,组织公益的武术活动,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
3.3、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途径
(1)让传统武术“走出去”。
我国发展越来越迅速,特别是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突飞猛进,在极大层面上,人们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但是在精神和文化上我国许多人是欠缺的,有不少人追逐物质生活享受,而忽略了文化上的修养和精神上的追求。当代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国家文化日益繁荣,这种繁荣的大环境下,势必会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借鉴,各种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我们应该加大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输出,鼓励到国外发达国家开设武馆,高端人才到国外大学中开设武术课,把传统武术传播出去,让传统武术成为世界的武术。
(2)在高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立跨国实习机制。
我国地大物博,与邻近的韩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韩国领土面积比我国山东省面积还要小,人口也不如我国山东省人口多,但是韩国在拥有传统体育跆拳道专业的17所本科院校中,都有关于人才交流的实习机制,跆拳道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校到国外的学校、跆拳道馆等相关机构进行实习和教学,韩国高校建立了良好的跆拳道人才跨国交流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韩国跆拳道的对外传播,让跆拳道很好的“走出去”,促进跆拳道文化的输出和文化交流。而我国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52所高校中,并没有发现有高校建立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跨国实习交流机制,有的学校和学院甚至对该专业学生实行自主实习,有的学生实习岗位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无关,这无疑对该专业的发展和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跨国交流产生不利影响。
鉴于以上现实情况,我国也应该在高等院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立跨国人才交流实习机制,让武术人才“走出去”,让中华武术文化“走出去”,当然,我们在高校建立这种机制还任重道远,需要在国外联系实习接收单位,学生的签证问题,实习到访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我们高校跨国人才交流机制的建立,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3)建立中国武术人才走出去教学与交流机制。
最好的武术国际化传播途径就是教育,让外国人来学习武术,在形成外国人教外国人的形式,最终形成武术国际化传播体制。在体制形成之前,首先要建立国家化武术传播的促进机制,鼓励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毕业后到国外就业传播武术,这当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需要,鼓励国内高校积极与海外高校建立姊妹友好关系,通过互派交换生、留学生以及教师交流计划等形式把中国武术带出去,国内高校也应该尽力鼓励校内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求学期间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在这交流的同时本身就是在传播武术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最终建立起一种合理并且有利于促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发展的机制,支持中国武术的发展,让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武术的存在,共同喜欢武术,学习武术。
4、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地方的谈话中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主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崇。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被我们所重视,立足于根本,坚定不移的推动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传统武术有些是不能够变的,不能够为了迎合国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一味地改变传统武术,我们应该增强文化自信,对自己本民族传承下来的武术要继续传承保护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