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和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初探
2021-03-06刘轩廷张峻豪何春晖综述张晓乐审校
刘轩廷,何 阳,张峻豪,何春晖 综述 张晓乐 审校
皮肤瘙痒是一种自体类症状,瘙痒程度与人体耐受力也因个体差异出现不同。若瘙痒剧烈,人们会在反复感受瘙痒感后产生急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继而导致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根据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选择更加有效的药物或方式治疗。本文对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和中医辨证施治皮肤瘙痒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1 皮肤瘙痒发生机制相关因素分析
1.1 组胺及5-羟色胺 组胺出现在肥大细胞内部,在皮肤血管中出现H1和H2受体,两种受体共同作用会扩充人体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组胺在体内活动时便表现为皮肤的瘙痒,而若将之释出在真皮上还会导致水肿、疼痛,因此而引发的痒感更是伴随着潮红和风团出现,基本是因体内神经元介素的浓度而起变化。与瘙痒关系密切的受体则为组胺H1受体,也主要依靠此受体活动作用[1]。
1.2 神经肽 与皮肤瘙痒有关的内部物质主要为P物质,是一种可引起炎性反应的神经肽,作用由肥大细胞中受体互相结合后激发组胺释出,导致皮肤出现瘙痒、水肿、红色斑块、炎性反应等,同时释出的介质因素也被真皮快速降解[2]。P物质引起的皮肤瘙痒与其产生的诱导性因素,如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及白三烯密切关联[3]。
1.3 内源性阿片样肽 内源性阿片样肽系统中的内啡肽、脑啡肽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瘙痒,这些因素也是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对于调节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由内源性阿片样肽系统异样产生瘙痒主要特点是,瘙痒部位不存在红色斑块或风疹块[4,5]。一般而言,内源性阿片样肽系统在肝胆疾病患者身体内活性极高,也是导致这类患者产生皮肤瘙痒的主要发病机制[6,7]。
1.4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经过有丝分裂或抗原刺激后,可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物质。多项研究证明,病理状况下皮肤瘙痒的发生和细胞因子密切相关[8,9]。白介素中的IL-1能够促使淋巴细胞生长加快,使细胞因子快速合成;IL-2是一种快速但强度较低的致痒物质,但能够将巨噬细胞唤醒[10,11]。
1.5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主要经被激活的肥大细胞和血小板释出,易激活炎性反应。血小板活化因子在体内会引发皮肤中的肥大细胞释出组胺,增加血管通透性。当尿毒症发展趋于严重和真性红细胞不断增加时,血小板开始凝集释出5-HT,继而选择性地将离子通道打开,钙内流由此通道开始逐渐增加,以激发皮肤感觉神经愈发兴奋,导致皮肤瘙痒[12,13]。皮肤瘙痒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引起,可能对不同疾病产生致痒效果;且在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也会出现不同的致痒因素[14,15]。
2 现代中医辨证施治与皮肤瘙痒发生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2.1 现代中医辨证施治分型
2.1.1 风痒 风痒发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瘙痒会四处游走,不会在同一地方或时间内发作。常常会在瘙痒症或是荨麻疹等皮肤病中出现,并会在瘙痒发作同时伴有恶性风邪入体,有轻微的发烧、头痛、咽喉不适等异样表现[16]。除此之外,也表现为舌苔薄而苍白,脉相轻浮于上且缓慢,基本是因风邪入侵导致,治疗时应该以舒缓风邪,解除表症为主。风痒包括风寒型、风热型和风湿型三类,姜燕生《皮肤瘙痒中医辨证论治》中就有表述[17]。(1)风热型:主要表现为瘙痒处有灼热之感,同时伴有剧烈的痒意,若遇热则瘙痒有所加重,瘙痒致皮肤破损处呈鲜红色,瘙痒起时还伴发咽喉疼痛,舌苔薄而苍白,脉相轻浮[17]。荨麻疹、瘙痒症及泛发性皮炎等均属于风热型瘙痒[18]。(2)风寒型:主要表现为遇风或寒冷时,瘙痒症状加重,遇暖时症状有所减轻,舌色浅淡且舌苔苍白,脉相呈浮紧状,多见于荨麻疹及神经性皮炎等疾病[19]。治疗时应以祛除风邪、散除寒气、激活血气、止痒为主,配方需用麻黄方加减组成。主要中药配伍:麻黄3 g,干姜皮3 g,浮萍3 g,杏仁4 g,陈皮9 g,牡丹皮10 g,僵蚕8 g,白鲜皮15 g,丹参15 g[20]。(3)风湿型: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瘙痒,发作时剧烈瘙痒,夜晚更甚,舌苔苍白而薄腻,脉相缓慢几近停滞,常出现在慢性顽固瘙痒性皮肤病中。治疗时应以消除风邪止痒、除去湿气、解毒为主,配方需以全虫方加减组成。主要中药配伍:全蝎6 g,皂刺12 g,皂角6 g,白蒺藜、槐花、白鲜皮、黄柏各15 g,威灵仙11 g,苦参10 g[21]。
2.1.2 湿痒和热痒 湿痒和热痒是皮肤瘙痒临床常见的两种类型,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两者结合后共同出现[22]。湿痒和热痒发病时间长,难以治愈,痒处不定,发作时可出现水疱、糜烂或组织液外渗等症状。(1)湿热型:主要表现为瘙痒剧烈,容易受情绪影响,瘙痒致皮损处可出现水疱外渗出,舌色鲜红而舌苔泛黄,脉相浮滑[23]。急性脂溢性湿疹、药物性皮炎或带状疱疹等疾病中产生[24]。(2)顽湿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瘙痒,瘙痒致皮损处粗糙、厚实、苔藓化、色素沉着及结节。舌体微胖而舌苔苍白薄腻,脉相沉缓,常在慢性湿疹或结节性瘙痒皮疹等疾病中产生[25]。
2.1.3 血虚风燥型 主要表现为瘙痒相对微弱,但基本出现在病情刚恢复的患者或老年人身上,患者面色腊黄、唇色和舌色极其苍白,脉相细弱跳动缓慢,多为瘙痒性皮肤病偏血虚患者[26]。
2.1.4 虫毒致痒 主要表现为瘙痒发作时如虫爬,奇痒难忍,瘙痒部位大多是已经固定的几处,若遇热或到夜晚时瘙痒越发加重难忍,皮疹大多出现在丘疹及被抓挠的小水疱中,或者被蚊虫叮咬后的中心瘀点红色斑块状丘疹风团中,瘙痒不相同。比如会出现在疥疮、虫咬性皮炎等病症上。治疗时主要以杀虫、止痒为主,配方需以临床诊断结果辨证后组成,内含内服和外用,内服药方内含苦参、白鲜皮、蛇床子、苍耳子等药物;外用药方内含雄黄、硫磺、蛇床子、百部、生白矾、胡椒、芫花等药物[27]。
2.2 皮肤瘙痒发生机制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 组胺若释出过度或者皮肤因组胺产生超敏反应会引起老年皮肤瘙痒症,与风痒相关;花生四烯酸基本会参与迟发或速发的反应中,尤以湿疹、日光皮疹等疾病中常见,与热痒和湿痒相关;细胞因子中比如白介素和瘙痒具有正相关性关系,与虚风燥型瘙痒和湿痒相关;神经肽中内含P物质或其他激肽主要引起特应性皮炎,与风痒、湿痒、血虚风燥型瘙痒相关;阿片样肽类物质会在瘙痒发生的途中与情绪变化呈现正相关,与热痒及湿痒相关;血小板活化因子因具有剧烈的炎性反应原活性,会在被活化的肥大细胞及血小板中激起释出,引发瘙痒,与热痒及血虚风燥型瘙痒相关[28]。
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时,无论是在风痒、热痒、湿痒、血虚风燥瘙痒抑或是虫毒瘙痒中,均有几味常用中药出现,其中,防风性辛微甘,属温性药材,归膀胱、肝、脾经,又具祛风解表、除湿止痛之效,为治风通用药,又加祛风止痒效用,更益发散表症风邪。牛蒡子性辛微苦,属寒,归肺、胃经,具散风清热、解毒透疹功效;浮萍性辛寒,归肺、膀胱经,可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29]。僵蚕则咸辛微平,归肝、肺经,可起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风之效,能使邪热散出肌表;白蒺藜辛苦,归肝经,主攻祛风止痒,燥涩顽痹;白鲜皮性苦,微寒,归脾、胃、膀胱经,可起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效用;苦参性寒,微苦,可清热燥湿、杀虫,用于湿疹、皮肤瘙痒及阴肿阴痒、疥癣麻风等治疗;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活血,起辅助他药之效;麻黄辛、微苦,属温,归肺经、膀胱经,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起辅助效用。在皮肤瘙痒诸多分型中,防风、牛蒡子、浮萍、僵蚕、白蒺藜、白鲜皮、苦参、当归、麻黄在诸多药方中均有出现,具有解毒透疹、散风解表功效,再加以荆芥、金银花、蝉衣、黄芩、生地、威灵仙、车前子等加减用药,可帮助调节患者脾胃,缓解皮肤瘙痒症状,也属“同一病症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病症同一治疗方法”的有利体现[30]。
综上,中医学认为,皮肤瘙痒是因多种介质导致,治疗时也应根据不同原因和病理过程,根据患者的证候及辨证分型,并结合现代药理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才更利于提高疗效,更好地缓解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