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调查研究
2021-03-06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引言
现代化都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骤增,我国人口亚健康的比例较高,尤其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较差。由于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的重要群体,其健康问题值得大众关注。定向运动已经成为青少年热捧的户外运动,也是优选出的阳光体育运动。“体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体机能对外界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衡量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体适能”的系统、科学理论体系和专业的实践操作规范,“健康体适能”的理念-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健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1、定向运动课的授课组成
定向运动是指参赛选手依据地图和指北针,遵从组织成员的规定方案,自行选择运动路线,到达地图上标定的地面检查点,根据相同时间比较所走过的地面检查点,到的较多即为获胜,或者根据运动的全程检查点,用时较少的即为获胜的一种户外运动项目。定向运动课由理论部分、实践部分所构成,其中实践部分包含了微型定向和校园定向。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需要教师通过两个课时对定向运动的定义、意义、特征、历史渊源、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情况、使用器材等进行介绍。同时,解释定向运动的地图内容、所要了解的地理要素,定向运动的战略技术、比赛的基本规则,为定向运动的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实践课程包括培养学生的读图技术,即识别校园的基本图,掌握折叠定向地图、使用拇指辅行的方法,以此确定地面站立点;培养学生的指北针技术,学习标定定向地图、确定前进方向以及重新定点定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路线选择技术,学会选择用线状特征识别地物,选择合适的攻击点,正确掌握攻击技巧以及特征地物参照导航。教师在项目体验教学中,需要设计13次课讲述以上内容。在进行百米定向教学时,分别在高校的室内、室外的田径场和篮球场进行四次课程。第一次课程引导学生掌握转圈、预判超前读点和标定地图的本领;后三次课程对学生进行带星状线路、菱形线路、一般线路以及带障碍线路的百米定向训练,要有定向运动的路线长度控制在500-600m,以满足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标准。教师在校园定向教学中,需要设置九次课讲述上述内容。分别为:两课时的短距离定向运动,两课时的接力赛定向运动,两课时的积分赛定向运动,以及一个课时的定向运动测试。根据各项定向运动训练要求的不同,设计定向运动的次数;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设计最后检查的侧重点。一般短距离定向运动在15个,20个接力赛、团队赛和接力赛定向运动;男生1000m的路线直线距离定向运动,女生则控制在800m。
2、定向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部位的耐受力的调查研究
针对高校同一年级、非体育专业、选修定向运动课程、身体健康、无长期运动史的女大学生,记录进行定向运动前后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的测量结果,获得抽样调查结果,保障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1、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因定向运动的影响
各项身体组成成分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将影响个人体质的强弱,如果组成成分发生异样的变化,例如,数量激增和异常分布,都会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组成被认为与其身体相关健康的评价指标,广泛应用于监测身体的营养成分、评价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监测人体内体液的平衡状况等,由于其有极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价值,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际最为认同的衡量个人胖瘦影响健康的标准,是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数,通常用BMI表示,即为体重与甚高的比值。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在经过4个月的定向运动之后,她们的活动量逐渐变大,体重也随之减少,平均每个女生体重减轻1.5kg。由于定向运动课程比较规范和系统,女大学生具有较为积极的锻炼意识,故其锻炼效果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由于个人的身高不仅与先天因素有关,还与后天的钙、磷吸收情况、日常的睡眠质量、营养的供给情况以及适当的运动有关。因此,4个月的定向运动并不会对女大学生的身高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4个月的定向运动,对女大学生的体重指标造成影响,由于体重指数的降低,致使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较定向运动前有所下降。但由于显著差异较小,表明了4个月的定向运动锻炼并不会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产生重大影响。
2.2、女大学生的心肺耐力因定向运动的影响
心血管的适应能力又称为心肺功能,是影响身体健康 “体适能”的重要因素,在心脏、血管、肺部和血液共同组成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担任向肌肉输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的作用,从而维持身体机能从事适当的运动。心肺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经常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能保障人体的健康。作为智力与体能共同主导的定向体育运动,需要时常伴有较强的无氧运动。体育研究界通常认为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储能情况,才可以维持定向运动识图、明辨方向、选择正确的运动路线。
根据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在经历四个月的定向运动之后,其平均1200m的跑步成绩提升了6.32s,上升的幅度较为明显。同时,女大学生有非常明显的心肺耐力变化,经过4个月的定向运动,其心肺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在2-4分钟的百米定向运动中,选手的运动距离为400-600m;在12-15分钟的短距离定向运动,20-35分钟的中距离定向运动,30-70分钟的长距离定向运动中,选手的运动距离均为3-10km。并且,女大学生的运动心率维持在1分钟140-180次之间,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在1升3.6-6.7毫摩尔。定向运动相较于其他运动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性更高,运动时会更投入。
2.3、女大学生的柔韧性因定向运动的影响
指关节在正常范围内能够畅通无阻的做大幅度运动的能力称为人体的柔韧度,柔韧度的好坏将对个人在运动中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人体中如果缺乏适当的柔韧性,将会引起腰背疼痛、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驼背等重要疾病。个人的柔韧度受到缺乏适当的运动、体温过低、年龄较大、性别和遗传的影响。
根据定向运动对于女大学生锻炼前后的柔韧度的调查表明,经过4个月的定向运动,女大学生的柔韧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平均上升1.82cm。研究表明,学生在进行定向训练时,需要不断地附身击打和转向前进,在运动中不断加快身体的节奏。同时,不制定计划的进行加减速跑活动,以此锻炼肌腱、韧带和肌肉的拉伸能力。足球场和篮球场的百米菱形路线练习,能够应用在教学和日常训练中的对抗练习,因为菱形路线短距离而节奏快的转向会对肌肉、肌腱进行不断拉伸,反复地训练能够极大的提高自身的柔韧性。
2.4、女大学生的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因定向运动的影响
肌肉力量,即绝对肌肉力量,是重要的健康相关“体适能”的组成部分,是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收缩力的能力,通常用等长度、等张力或是等速度条件下的肌肉收缩的对抗阻力表示。肌肉耐力也是主要的健康相关“体适能”的组成部分,是肌肉持续收缩时,机体对抗疲劳的能力,通常表示静态运动中负荷的持续时间、动态收缩次数,动态化的等速运动的功率,峰力矩的下降率。维持正常的运动能力和提高健康水平,需要个人拥有较高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水平。
在定向运动对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耐力的调查中,发现通过4个月的定向运动训练,女大学生的肌肉力量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大,仅上升0.67kg;握力并无明显差异;持续1分钟的仰卧起坐运动发生显著性差异;维持1分钟的原地蹲起运动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数据表明,4个月的定向运动对女大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影响不大。这是由于定向运动的特性,侧重锻炼下肢力量,上肢仅起到摆臂的定向训练,故定向运动对上肢肌肉的训练影响不大。然而,女大学生的下肢肌肉耐力则发生显著变化,可通过数据:女大学生维持1分钟的坐位体前屈运动平均提高了2.98次;持续1分钟的原地下蹲运动平均提高了3.65次。这明显的变化来源于定向运动对女大学生的技术要求,她们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跑步运动、不断的攀爬、翻越以及重复跳跃,因此个体的下肢肌肉的耐力就会有所提高。
3、定向运动的几点建议
定向地图是进行定向运动的核心环节,定向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需要解决成图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时需要注意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活动。由于定向运动的特殊性以下肢肌肉训练为辅,上肢肌肉训练为主。大学生的下肢肌肉能够得到较好的训练,因此,需要大学生注重上肢力量的训练,从而达到平衡身体健康成长的效果。在定向运动中需要谨记安全性原则,教师需要保障大学生有安全的定向运动锻炼环境。因此,除了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助技巧之外还需要排查运动场地、路线,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以排除潜在危险。在进行理论教学中,还需要对大学生加强保护动植物的意识,以及培养自觉维持环境卫生的能力。
4、总结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成为近期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然而每年的大学生体质报告显示的数据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推广定向运动,将定向运动带入校园。通过相关教师的宣传和普及,为高校师生分享定向运动的优势。定向运动是一项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优质项目,将定向运动与大学体育教学相融合,可逐渐改善高校学生耐力素质较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