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分析

2021-03-06张莎娜姜永艳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级化高效化合理化

张莎娜 金 明 姜永艳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统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2.中原工学院 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维持产业持续较快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重要粮食产区,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但是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低,主要依靠劳动力,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河南省虽然拥有人口、地理和资源优势,但是其工业整体大而不强,竞争力较弱,第三产业虽然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仍存在不小的发展空间。因此,河南省还需进一步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推动三次产业优化升级。

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效化、高级化及新动能化四个方面研究河南省2010—2017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从而发现河南省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河南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方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法,如朱张杰(2015)、屈兰乂(2019)、熊健益(2016)、刘淑茹(2011)等根据产业结构的内涵,构建衡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王守伟(2002)通过产业结构熵数指标、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测度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二是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如陈丹丹(2017)、蔡龙翔(2020)、邓微微(2018)等用此方法来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三是模型法,如刘阳阳(2019)、谢倩倩(2019)、贾明泽(2018)等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指标体系的选择有所不同,如屈兰乂(2019)通过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及新动能化四个层次构建产业结构指标体系,伍茜蓉(2018)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与创新驱动化3个层次构建产业结构指标体系,许齐浩(2008)根据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及可持续化构建指标体系,刘淑茹(2011)根据产业结构内部特点、对资源结构影响程度、对技术进步影响状况等构建合理化内部指标。

二、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2017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552.83亿元。近几十年来,河南省主动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拉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9∶47.37∶43.34,表现为“二三一”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从整体外部表现看,河南省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图1 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

2017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139.29亿元,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为60.20∶1.70∶31.32∶1.43。2017年全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为53.1∶4.56∶26.86∶10.59,与之相比,河南省在农业、牧业方面远超国家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看,第一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调整及优化。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工业产业呈增长之势,第二产业的总产值比重保持上涨趋势,并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56.0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人民增收的主要产业。2008年之后,第二产业的总产值比重开始下降,反映了河南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初见成效。到2017年,第二产业占比下降到47.37%。

自1987年以来,随着服务业规模的日益壮大,河南省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从图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总产值所占比例总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并在2012年以后逐步逼近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2017年达到了最大值43.34%,逐渐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分析

(一)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学内涵,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分别从合理化、高效化、高级化和新动能化四个方面建立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部分指标计算方式如下:

高成长性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规上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2011—2018年统计年鉴、河南省2010—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及河南省1987—2017年投入产出核算表。

2.缺失值处理

(1)规上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

由于2018年《河南统计年鉴》中不再统计此指标,因此采用几何平均法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平均发展速度,以此填补2017年的缺失值。

(2)规上轻工业增加值、规上重工业增加值

由于2016年和201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不再统计规上轻工业增加值和规上重工业增加值,因此利用2018年《河南统计年鉴》公布的历年增加值指数进行推算,以2010年为基期计算2011—2017年的可比价格,以此补充缺失值。

3.指标无量纲化

无量纲化也称数据的规范化,指的是不同指标之间由于量纲的不同不能直接进行度量和比较,因此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转换公式为:

其中i为年份,j为第j项指标。maxXj和minXj分别为指标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q为已知的正常数,通常取 k=40,q=60。

(三)指标赋权

1.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指的是将与总体目标相关的各种因素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以此构建多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模型,之后通过专家打分构建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计算出指标权重。

2.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能反映出数据的差异和波动,如果评价指标体系中某因素的取值差异较大,则说明该因素难以实现,是反映评价对象差距的关键因素,所以要赋予更高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其中Sj为各指标的标准差,为各指标的均值。

3.组合赋值法

由于主观赋权法是由专家打分列出判断矩阵而得到,虽然能反映出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客观赋值法可以抵消此缺点,但是它不能克服主观性,没有考虑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因此本文选择基于这两种方式的组合赋值法进行评价。评价步骤如下:

(1)记层次分析法获得的权重为W1i,变异系数法得到的权重为W2i。

(2)对两种方法得到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层次分析法(AHP)和变异系数法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取α=β=0.5。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变异系数法和组合赋值法计算的权重见表2:

表2 产业结构指标权重表

(续表)

(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数分析

本文以2010年数据为基期,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值法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计算出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指数、合理化指数、高级化指数、高效化指数及新动能化指数,测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指数

1.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指数分析

从时序趋势看,2017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指数为124.04,相比2010年上升了24.04。从分类指数的增幅来看,高效化指数>新动能化指数>高级化指数>合理化指数,合理化指数明显发展滞后,低于高效化、新动能化和高级化发展水平。其中高效化指数增幅最大,2017年高效化指数为133.94,较2010年上涨了33.94;合理化指数增幅最小,2017年合理化指数为107.46,比2010年上升了7.46(见表3)。

从增长速度看,2010—2017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指数呈波动式增长。总指数的同比增速在2013年达到第一个峰值,为4.34%,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为6.63%,到2016年增长速度急剧跌落,下滑到-0.19%,之后增速加快,在2017年达到5.36%(见表4)。

2.合理化指数

从时序趋势看,河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总体呈现“升—降—升”趋势。2010—2015年,合理化指数缓慢上升到102.57,2016年下降到96.14,下降了6.43。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年能源供需不足及治理环境能力不足。从2016年到2017年,合理化水平快速增长到107.46,较2010年增长了7.46(见表3)。

从增长速度看,合理化指数呈现波动式上升。2011—2013年,合理化指数的增速逐渐加快,2011年的合理化指数为负增长,2012年河南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为正增长,同比增速为1.57%,2013年合理化指数同比增速为3.78%。2014—2017年合理化指数的增速呈现波动式上涨,在2015年达到第一个峰值,为 1.71%,2017年达到第二个峰值,为11.78%,增长速度最快,较2011年增长了17.07个百分点(见表4)。

3.高效化指数

从时序趋势看,河南省产业结构高效化指数增长步伐加快,呈现小幅度的波动式上升。2010—2014年高效化指数呈现波动式增长,2010—2011年缓慢增长,2011年达到 105.42,增加了5.42,2011—2012年高效化指数同比增速缓慢下降,2012年下降到102.52,之后增长速度加快,2013年达到113.40,较2010年增长了13.40。从2015—2017年高效化指数大幅度提升,2017年达到133.94,增加了33.94(见表3)。

从增长速度看,高效化指数总体上呈现波动式上升。2012年,高效化指数的增速为负值,为-2.75%,主要是因为该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较差。2013年增长速度加快,同比增速为10.62%,较2011年增长了5.20个百分点。2013—2017年增长速度整体下降,2015年同比增速为-0.66%,2016—2017年增长速度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6.96%,较2011年增加了1.54个百分点(见表 4)。

4.高级化指数

从时序趋势看,高级化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0—2013年高级化指数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117.04,比2010年增加了17.04,但在2014年高级化指数下降,为109.09,较2013年下降7.95,主要是因为该年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高度化程度较低,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2015—2017年,高级化指数缓慢上升,2017年达到125.46,较2010年提高了25.46(见表3)。

从增长速度看,高级化指数呈现波动式下降。2011—2014年,高级化指数的增速逐年降低,到2014年为负增长,同比增速为-6.79%。2015年高级化指数的增速提升到8.57%,2015—2017年高级化指数的增速逐年下降,2017年降低到1.77%,比2011年下降了7.85个百分点(见表4)。

5.新动能化指数

从时序趋势看,新动能化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10—2015年新动能化指数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129.83,较2010年增加29.83。2015—2017年新动能化指数呈现出小幅度的波动,2016年下降到122.46,较2015年下降7.37,主要是因为该年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度较小。2017年新动能化指数缓慢增加到127.34,较2010年增加 27.34(见表 3)。

从增长速度看,新动能化指数呈现波动式增长。2010—2014年,新动能化指数的增速均为正值但逐年降低,2014年下降到1.85%,但到2015年迅速增加到最大值15.42%。2015—2017年新动能化指数呈现波动式增长,2016年为负增长,同比增速为-5.68%,2017年增速加快,同比增速为3.98%,比2011年增加了0.23个百分点(见表4)。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河南省产业结构明显得到优化,但仍需进一步调整

2017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三一”的结构模式,这表明河南省通过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取得初步成效,并且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工业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发达地区以第三产业为龙头的大趋势下,河南省需改变“二三一”的产业布局,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仍需调整,以便促进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2.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水平逐年上升

从综合指数的计算结果看,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水平发展趋势较好。综合指数从2010年的100提升到2017年的124.04,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水平逐年上升,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状况较好。从各分类指标看,虽然合理化指数增长速度最快,但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仍滞后于高级化、高效化及新动能化发展水平。这表明河南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性有待提升,并且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河南省应根据本省的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和资源条件,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

(二)对策建议

1.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效率,推动高级化发展

首先,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因此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制定政策引进优秀人才,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其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最后,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传统经济,加快“新基建”建设力度,驱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

2.加强环境治理,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要增强环境治理能力,加大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明确各市和相关部门分阶段治理目标,确保污染物按标准排放;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全面的在线监督体系;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二要指导农民将废弃的秸秆充分利用起来,使其变废为宝,代替煤、电、气等能源,或作为饲料、肥料等,减少废弃物燃烧,降低污染物排放。

3.调整能源供需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2010—2017年,河南省能源供需比一直低于1,说明河南省自给自足能力不足。首先,要加强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调整水资源结构,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占补平衡。其次,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计划,同时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构建现代化能源生产体系。最后,加大对能源产品的研究力度,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促进节能降耗,努力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提高产业产销效率,推动产业结构高效化

河南省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大省,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其农业生产长期存在“量足,质不优”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中高效化指数增长速度较慢,说明生产方面效果不突出。首先,在研究与设计方面,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在生产和制造阶段,及时更新设备、升级工艺技术。最后,注重信息革命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影响,为传统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商业模式变革,更大程度提高产销能力。

5.优化投资融资结构,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活力

一方面,通过产业链的提升,开发新经济发展区,使其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同时带动相关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另一方面,调整产业内部投资结构。第一产业要加大对农业机械现代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深化机制创新;第二产业根据政策措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新材料等5个重点产业;第三产业根据以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服务业。在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培育投资重点。

猜你喜欢

高级化高效化合理化
合理化建议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高效化探讨与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变非对称研究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合理化建议活动在高扬烟草的创新和改进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