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市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分析

2021-03-05孟晓飞王爱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疑似病例病毒感染卫生

孟晓飞 王爱梅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河南 濮阳 457000)

诺如病毒的特点是传染性高以及传播速度快,是造成各地急性肠胃炎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的主要致病病原[1]。

本研究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疫情信息,分析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校园内疫情暴发流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濮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疫情信息,经本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检验和现场调查一共确认16起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一天之内排便次数在三次以上,且大便性状改变,如呈现稀水样便,或者在一天内出现呕吐症状,被纳入疑似病例;三天内同一学校发生3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相关联的病例;不同学校三天内发生疫情算为同一起病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患者资料不完整者;标本不完整者。

根据调查报告和原始资料,收集并整理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学校基本情况、病例临床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饮食饮水情况、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等。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

1.2 实验室检测

收集部分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以及食品、水样等标本送入实验室进行检测,使用RT-PCR方法对诺如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将含有诺如病毒被检测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将水代替模板作为阴性对照,检测结束后,依照扩增曲线和循环阈值(Ct值)进行结果的判断,Ct值在40及以上,为阴性,Ct值在35及以下,为阳性,Ct值在35~40之间,重做。

1.3 单因素分析

本地区共有中小学校168所,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中小学校16所,占9.52%。以校园是否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为因变量(0=否,1=是); 以校园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初筛。

自变量为:①学校性质: 1=公立,2=私立;②学校规模: ≥1000人=2; 500~<1000人=1, <500人=0;③是否开展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疾病防控常识宣传: 1=是,0=否; ④学校是否定期开展消毒: 1=是,0=否; ⑤洗手设施达标情况: 1=是,0=否; ⑥学生卫生习惯情况: 1=良好,0=较差; ⑦食堂卫生情况:按照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对校园食堂进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估等级表示,将校园食堂卫生的日常管理及设施等内容细化为二十项指标,满分为100分,总分80分及以上为A级,80分以下为B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n(%),且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讨校园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用比值比(OR)表示变量和结局的关系。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470例病例中,恶心,呕吐者共有400例,占比85.11%,腹部疼痛者32例,占比6.81%,高热者21例,占比4.47%,腹泻者12例,占比2.55%,其他症状5例,占比1.06%。不同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实验室检测

共采集标本598件,阳性386件,阳性率为64.55%。其中GⅠ病毒阳性60件,占15.54%;GⅡ病毒阳性326件,占84.46%。

2.3 流行病学特征

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濮阳市校园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共报告16起,包括16所中小学校。

共报告疑似病例470人,波及8477人,罹患率3.21%~6.12%,平均罹患率为(5.54±0.32)%;其中中学有10所,报告疑似病例280例,波及5261人,罹患率3.21%~5.32%,平均罹患率为(5.32±0.41)%;小学6所,报告疑似病例190人,波及3216人,罹患率4.31%~6.12%,平均罹患率为(5.91±0.21)%。中学和小学罹患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时间上,2017年报告2起,2018年报告1起,2019年达到高峰,报告11起,2020年报告2起;10~12月为高发时间段,共报告疫情11起,占比68.75%。

单起疫情病例数6-117例,平均为15.31±2.33例,疫情持续时间1-14天,平均持续时间为3.26±0.98天。中学里,男生3313人,疑似病例198人,罹患率4.03%~6.37%,平均罹患率为(5.97±0.43)%,女生1986人,疑似病例137人,罹患率3.68%~6.41%,平均罹患率为(6.57±0.51)%;小学里,男生1999人,疑似病例82人,罹患率3.97%~6.74%,平均罹患率为(4.10±0.12)%,女生1179人,疑似病例53人,罹患率3.34%~6.69%,平均罹患率为(4.50±0.27)%。中学和小学男女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男生和女生罹患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2.4 影响因素分析

2.4.1 单因素分析

最终得到3个因素对发生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学校规模、学生手卫生习惯情况、食堂卫生情况。

2.4.2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校规模较大、学生卫生习惯差、食堂卫生等级B级为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某地区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濮阳市中小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有呈增长趋势,可能与诺如病毒新变异株的流行因素相关。2020年感染率减少,可能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居家隔离,减少了聚集,因此感染风险减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中小学聚集性疫情具有明显的时间性质,已经主要在10月~12月暴发率较高,与朱敏等研究结果类似[2]。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冬季适合诺如病毒生存和传播有关,且中小学校寒暑假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疫情的传播与暴发。本研究结果表明,470例病例中,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与有关报道一致[3]。本地区中小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病毒检出以GⅡ型为主,与高淑萍等[4]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学校规模大,学生卫生习惯差、食堂卫生等级B级为校园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胡飞飞[5]等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学校老师和家长需要培养并督促孩子维持保持手部的卫生。诺如病毒主要是通过人体粪便、食物、水源传播,因此学校食堂卫生不达标,人群聚集也是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应较强对生活和教学设施的卫生监测,并加强校园卫生管理的指导和培训,尽量使用口碑好的饮水机、桶装水,同时开展针对性的病毒相关健康教育,减少疫情暴发的风险。

猜你喜欢

疑似病例病毒感染卫生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疑似一起潜伏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答一位征集抗疫诗的朋友
曲靖市连续多次核酸检测阴性的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诊疗体会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保护环境卫生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