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伢典微创技术与机械去腐治疗乳牙龋齿效果对比及对患儿疼痛、恐惧的影响

2021-03-05袁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乳牙龋齿软化

袁方

(天津市河西区口腔医院治疗科,天津 300203)

龋齿也被称为蛀牙,是儿童时期常见口腔疾病,其多因患儿过度摄入甜食、不注意口腔清洁导致,患儿常表现为牙龈疼痛、牙齿被蛀空、咀嚼功能受损等,给患儿的口腔健康发育带来严重影响[1]。

机械去腐是治疗龋齿的传统方法,其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该方法创伤性较大,治疗过程中患儿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对治疗的配合度较低[2]。伢典(Carisolv)微创技术是一种温和的、无创性化学机械龋齿去腐方法,其可以作为牙科恐惧者治疗龋齿的辅助手段[3]。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伢典微创技术与机械去腐治疗乳牙龋齿效果及对患儿疼痛、恐惧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牙龋齿患儿60例(126颗牙)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患儿乳牙至少2颗牙齿咬合面有龋洞,且溃烂深度达牙质层,但无软组织损害;(2)属于单纯性龋坏,无牙尖周病变;(3)患儿家属对相关操作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瘘管、牙髓暴露患儿;(2)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儿;(3)合并发育不良、肝肾功能不全患儿;(4)既往存在牙痛史患儿。

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机械组(n=32,66颗牙)和微创组(n=28,60颗牙),其中机械组患儿男22例,女10例;年龄5-12岁,平均(7.37±1.44)岁;发病时长:1-5年,平均(2.56±0.47)年。微创组患儿男19例,女9例;年龄5-11岁,平均(7.17±1.36)岁;发病时长:1-6年,平均(2.74±0.59)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两组结果数据比较基本条件。

1.2 方法

机械组患儿乳牙龋齿采用传统的机械去腐法处理。微创组患儿采用伢典Ⅲ凝胶去腐,具体操作为:在确认乳牙情况后,对其进行清洁,干燥,注入伢典Ⅲ凝胶,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确保龋坏部分全部被伢典Ⅲ凝胶浸润,软化后,应用专门的手动器械将龋坏组织清除,并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签将乳牙擦试干净,若一次未清除干净,则可以重复注入伢典Ⅲ凝胶,进行重复清除动作,直至凝胶变为清澈。去腐完成后,两组患儿乳牙均需经过隔湿、吹干操作,以确保牙齿保持干燥,评价两组去腐效果(由同一位医师评价)。采用纳米树脂对乳牙龋洞进行充填。两组患儿以上操作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患儿疼痛感消失,填充物完好且稳定记为显效;患儿疼痛感明显缓解,可以忍受,边缘存在轻度缺损但无需再次填充,稳定度尚可,记为有效;患儿疼痛感依然存在,无法忍受,填充物松动,严重者甚至脱落记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1-无效率。

(2)疼痛情况:无痛:未感觉到疼痛,伴有愉快笑脸,可以配合治疗;轻度疼痛:治疗过程中只有部分不适,患儿可以配合治疗;重度疼痛:痛感明显,伴有啼哭声,泪流满面,难以配合治疗。

(3)恐惧心理:患儿无恐惧感或存在轻度恐惧,能主动配合治疗进展为I级;有恐惧感,但经父母或者医师劝说后能配合治疗进展为Ⅱ级;有明显恐惧感,哭闹拒绝配合治疗为Ⅲ级。采用Houpt 行为量表(Houpt) 评价患儿对去踽耐受程度,总分0 ~6分,得分越高患儿越耐受;采用Kuttner量表(Kuttner)评价患儿舒适度,去龋操作中观察患儿面部表情,量化其舒适度,总分0~6分,得分越高患儿表情越痛苦。

(4)咀嚼功能判断标准:良好:患儿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疼痛感基本消失,无出血状况;一般:患儿治疗后牙龈颜色正常,牙周袋治疗后明显变浅,骨质新生降低,未出现分泌物,牙齿仍有明显松动;差:患儿治疗后咀嚼功能未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无改善。

(5)炎症因子:治疗前后采集两组乳牙龋齿患儿的龈沟液,以酶联反应吸附法检测TNF-α、IL-6、IL-1β水平,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操作,试剂均由购自美国Genzyme公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问卷及量表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如年龄组成、发病时长等采用(±SD)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如疗效、疼痛程度和恐惧程度等采用例数或者率(%)描述,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与机械组比较,微创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疼痛、恐惧情况

与机械组比较,微创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恐惧程度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微创组患儿Kuttner值、Houpt值明显低于机械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疼痛、恐惧情况比较[n(%)]

2.3 两组治疗后咀嚼功能比较

与机械组比较,微创组治疗后咀嚼功能良好率明显提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咀嚼功能比较[n(%)]

2.4 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治疗后龈沟液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上述指标微创组明显低于机械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X± SD]

3 讨论

龋齿在儿童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乳牙在儿童口腔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5]。一方面,乳牙可以帮助儿童磨碎和消化食物,为身体健康发育提高营养;另一方面,乳牙可以引导恒牙正常的萌出,为恒牙的排列提供有利条件[6-7];因此乳牙龋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乳牙龋齿的治疗主要是将腐坏牙齿的组织祛除,并用适合的填充物对牙洞进行填充,起到阻止乳牙继续腐坏扩散的目的[8]。本研究中,微创组患儿治疗疗效明显升高,说明与机械去腐比较,伢典微创技术去腐能提升治疗效果。伢典作为化学机械去腐药液,其具有较强的软化效果,能彻底的清除龋坏组织;同时,伢典中包含的伢典活性凝胶对机体组织的软化作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只软化被细菌腐蚀的龋坏组织,而对正常牙质并无软化作用,通过对去腐工具进入深度的控制,可以对正常牙质进行保护,从而增强治疗牙齿填充的稳定度;另外,伢典对龋齿窝洞具有杀菌作用,且去腐操作时不会产生粉尘,这可以减少去腐后敏感、继发龋的发生,减少交叉感染,可以巩固填充效果[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与机械组比较,微创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恐惧程度,Kuttner值、Houpt值明显降低。说明伢典微创技术去腐在减少疼痛、缓解患儿恐惧心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机械去腐时有较强的涡轮声和疼痛感,这将对患儿造成强烈的压力,从而引发恐惧,拒绝配合治疗,进而导致治疗中断[10]。伢典微创技术中使用的伢典活性凝胶只对被腐蚀、痛觉传导神经失能的龋坏组织起软化作用,而对存在痛感的正常牙质并无软化效果,这将减少器械刮除时造成的疼痛;同时与机械去腐中的操作比较,伢典微创技术操作不会产生强热,也就不会对牙质和牙体造成高温刺激,并且伢典能够中和掉炎症反应产生的酸性物质,从而起到抗炎止痛的效果。伢典微创技术是通过软化去腐,而且软化效果显著,从而减少了器械的使用,可以做到无噪声操作,这可以减少因器械噪声给患儿带来的恐惧感,增加治疗的舒适度。

有研究表明,牙齿结构、位置、形态亦是龋齿发病的影响因素,龋齿进一步影响患儿牙齿发育,严重影响患儿咀嚼能力。伢典微创技术是采用活性凝胶,以氨基酸、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两者发生反应产生氯代氨基酸,抑制腐蚀牙齿,保证了正常牙组织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咀嚼功能均明显改善,伢典微创技术组咀嚼功能改善状况明显好于机械组。可见伢典微创技术治疗乳牙龋齿优势显著,不仅不会影响患儿咀嚼功能,减少牙齿负荷,还能使清洁去垢、祛除龋齿作用,保证了正常牙组织健康。炎性因子可反映乳牙龋齿患儿的机体炎症状态,本研究,治疗后,两组乳牙龋齿患儿治疗后龈沟液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微创组治疗均低于机械组。证实伢典微创技术不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增强治疗牙齿填充稳定度;另外,伢典对龋齿窝洞具有杀菌作用,减少去腐后敏感、继发龋,减少交叉感染,可以巩固填充效果,防止细菌滋生性感染,也避免了机械去腐诱发的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伢典微创技术去腐是一种非创伤性、无噪声操作,与机械去腐比较,在治疗乳牙龋齿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疼痛,降低因治疗带来的恐惧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乳牙龋齿软化
塑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能力验证分析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乳牙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乳牙”更要好好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