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2021-03-05武兴国李爱民朱本清魏可为
武兴国* 李爱民 朱本清 魏可为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天津 300450)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活动空间缩小,引起腰骶部/下肢疼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部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出现背痛,通常在坐位、平躺或前屈时可缓解[1]。保守与手术治疗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需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在临床中传统手术、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术、椎间盘摘除术、内固定术等,再来均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2]。但在上述治疗过程中发现,创伤大不利于患者恢复,且治疗后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在行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扩张其神经根管,减少增生的黄韧带、上关节棘突部分的压力。在将患者的病变部位切开后,硬膜囊可自主恢复,从而患者自觉症状好转。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微创技术理念逐渐深入到临床各科中,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术式是以内窥镜作为辅助进行治疗,对患者创伤小,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少,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是目前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方法。基于此,本院收集2019年至2020年在本院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n=44),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n=53)。
对照组中男25例,19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11±3.78岁,病程1~10 y,平均病程4.59±1.02 y,病变部位:单节病变23例,多节病变21例;观察组中男32例,21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为70.40±3.11岁,病程1~11 y,平均病程为4.68±1.37 y,病变部位:单节病变30例,多节病变23例。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家属均知晓并同意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或认知、语言障碍者;严重后韧带骨化;手术不耐受者;腰椎滑脱者;合并腰椎恶性肿瘤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以患者病变椎体中心位置行7-15 cm的手术切口,给予本节段病变部位的棘突、椎板行减压处理,发现增厚的黄韧带需及时切除,对神经板管、侧隐窝行扩大处理,在手术完毕后常规置放引流管,随后关闭手术切口。
观察组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后外侧为入路进行手术时患者以健侧卧位,常规消毒后以CT、MRI检查结果了解责任椎,在棘突连线左后做10-14 cm作为穿刺点,以C型臂X射线机引导穿刺,顺着丝线行切口(0.7 cm),将3级扩张管逐步放入,导管在X射线透视后拔出;使用3级换锯打磨上关节上部突前位置,将椎间管可扩张到能容纳7.5 mm套管为宜,在置入完毕后将椎间孔镜置入,随后将蓝染髓核组织摘除,以低温的等离子射频消融椎间盘内部分参与的髓核组织。将周围的增生的黄韧带、骨赘物等清除。在止血、冲洗后置留流管,随后缝合切口,手术完毕。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术后尽早进行锻炼。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评估
治疗后30 d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3]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具体如下:VAS总分为1-1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ODI总分5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功能障碍越明显。
1.3.2 血清学指标测定
治疗7 d后采集患者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1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学指标,包括亮脑啡肽(Leuenkephalin,LEK)、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试剂、仪器均为上海森雄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3 并发症情况
观察患者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硬膜撕裂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ODI评分比较
治疗后VAS、ODI评分均为下降趋势,而观察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SD)
表1 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SD)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
2.2 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EK、GFAP、PGE-2表达无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清LEK升高, GFAP、PGE-2降低(P<0.05),而观察组LEK明显高于对照组,GFAP、PGE-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SD)
表2 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SD)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6%(2/53),明显低于对照组15.91%(7/44)(P<0.05)。
3 讨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手术的优势在于术中切口小,不会导致关节、软组织、骨结构被大量的损害,可减少术后患者出现腰背疼痛,腰椎不稳的情况;通过内窥镜对患者髓核、骨组织、棘突神经根情况进行观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神经组织粘连情况;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患者恢复速度会更快[4]。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EK高于对照组,GFAP、PGE-2低于对照组,说明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效果好,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由于疾病影响患者腰椎突出物压迫脊髓、脊神经根可对患者局部组织造成刺激,使LEK、GFAP、PGE-2低表达异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5]。在经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手术治疗后患者LEK、GFAP、PGE-2水平得到改善,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从而改善了患者腰椎功能,促进了患者恢复。进一步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少,说明此治疗方法可很好的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这点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手术创伤小,可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临床使用价值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