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念认知疗法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评价

2021-03-05史荣荣王朔通信作者刘托张亚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行为障碍认知疗法兴奋剂

史荣荣,王朔通信作者,刘托,张亚辉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2)

0 引言

“正念”最初来自佛教的八正道,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它强调有意识、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是佛教禅修主要的方法之一。西方的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将正念的概念和方法从佛教中提炼出来,剥离其宗教成分,发展出了正念认知疗法[1]。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应用[2]。目前国内将正念治疗用于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相关研究较少。现对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药物依赖治疗中心)成瘾病区就诊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使用正念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与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2018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在我院成瘾病区住院治疗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

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经由2 名精神科主治医师诊断;②年龄18-60 岁,初中以上学历水平以便于能够领悟课程中的理念;③患者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妊娠期妇女。(2)药物性超敏反应患者。(3)伴有脱水、营养不良症状等身体衰弱的患者。

共有120 人符合标准入组,随机分为实验组( 正念认知疗法+ 常规药物治疗)(n=60) 和对照组( 常规药物治疗组)(n=60)。本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书获得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入组患者1:1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正念认知疗法+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

对于实验组(正念认知疗法+常规药物治疗)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严格按照英国牛津大学正念中心的最新版标准正念认知疗法课程设置,在八周时间内共安排24 次课程。其中第1 次为介绍会,使您了解课程的全貌,初步体验正念练习方法,明晰自己将在课程中走向何处,并使所有在未来两个月共同学习的同学间彼此熟识。在随后,将会有连续每周3 次,每次大约2 小时的课程,包括身体扫描、正念伸展和瑜伽、三分钟呼吸空间练习、自我观察记录等各种形式的正念练习,以及不良情绪产生原因的相关理论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均有相应的作业,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1.2.2 疗效评价

分别于基线时、4 周末及8 周末评定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是为评定不同类型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设计和标准化的评定量表。采用1-7 分的7级计分法。1 分表示无;2 分表示很轻;3 分表示轻度;4 分表示中度;5 分表示偏重;6 分表示重度;7 分表示极重度。

使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价临床疗效。其中疗效总评(global improvement,GI)采用0-7 分的8 级计分法。根据被评者目前病情与入组时相比,作出评定。0 分表示未评;1 分表示显著进步;2 分表示进步;3 分表示稍进步;4 分表示无变化;5 分表示稍恶化;6 分表示恶化;7 分表示严重恶化。在研究中我们将疗效总评分为无效、稍进步、进步、显著进步四项。其中0 分、4 分、5 分、6 分、7 分合并为疗效总评中无效一项。

1.2.3 社会功能评价

基线期及8 周末使用席汉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 ,SDS) 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席汉残疾量表(SDS)是由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在1983年设制的,主要用于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职业、社会和家庭功能受损程度。该量表由工作、社交生活、家庭生活/家庭责任3 个自评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照症状由轻到重评为0-10 分。将3 个项目相加评价总体功能缺陷情况。

1.2.4 安全性评价

使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 记录治疗全过程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副反应量表(TESS)作为精神药物治疗安全性评价工具,既包括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又包括若干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每项症状从严重度、症状和药物的关系、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评定。

1.2.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两组间年龄、病程采用t 检验,性别比、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ANSS 评分比较、SDS 总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检验水准α 为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基线时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共120 例完成研究。其中实验组有60 例完成研究,其中男4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26.5±7.8)岁,病程(11.2±6.6)月,对照组有60 例完成研究,其中男50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为(26.2±7.0)岁,病程(10.9±7.0)月。两组完成研究的患者在社会人口学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

2.2 疗效评价

2.2.1 总体疗效比较

研究结束时根据CGI-GI 评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 稍进步+ 进步+ 显著进步) 分别为86.67%(52/60)和83.33%(50/60),组 间 比 较 无 统 计 学 意 义(χ2/Z=0.437,P=0.508)。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CGI-GI

2.2.2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疗效评分比较

基线时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332)。治疗后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治疗4 周末及8 周末时,同一时点两组间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不同时点PANSS 评分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不同时点PANSS 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基线期 4 周末 8 周末实验组 60 65.20±7.85 45.12±7.01 34.15±6.52对照组F 值P 值39.01±6.88 44.92 0.00012 60 63.78±8.12 63.78 0.332 48.36±7.50 52.69 0.016

2.3 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分比较

基线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9,P=0.397),治疗后两组SD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实验组t=10.489,对照组t=9.119,两组P 值均<0.01),社会功能均有明显恢复。8 周末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4,P=0.0013),实验组对社会功能恢复效果更加明显。

表4 基线时、治疗8 周末SDS 评分比较( ±s)

表4 基线时、治疗8 周末SDS 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基线期 8 周末实验组 60 19.18±6.01 9.63±3.69对照组t 值P 值12.12±3.21 3.944 0.0013 60 20.11±5.98 0.849 0.397

2.4 安全性评价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①严重不良事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生。②实验组58 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0%(18/60,102 例次);对照组为33.33% (20/60,115 例次)。组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Z=0.154,P=0.695)。

3 讨论

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药物依赖性(主要是精神依赖性)、中枢神经兴奋、致幻、食欲抑制和拟交感能效应等药理、毒理学特征[3,4]。目前认为作用机制是由于苯丙胺类兴奋剂提高中枢和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活性的作用[5],通过促进单胺类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抑制其再摄取、与单胺类转运体结合抑制单胺类再摄取,使细胞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浓度升高,产生兴奋、激越和精神病性症状[6]。并通过增加中脑—边缘—皮质奖赏环路的多巴胺活性产生欣快作用[7]。在药物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同时,为降低精神依赖性,可使用正念认知治疗促进其心理康复,预防复吸。

研究结果提示正念认知治疗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障碍在2 周末已起效,8 周末较基线期显著好转,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这与正念认知治疗独特的作用机制相关,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认为预防复发的关键在于减弱对低落情绪的认知反应性,学习一种新的应对想法和感受的方式,用一种接纳的方式来平和地和这些过程相处[8,9]。他的核心的是不去改变经验本身,去改变和经验的关系。这个行动模式表现在经验回避和穷思竭虑两个方面[10]。

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分较基线时明显降低,提示正念认知治疗可以使患者在工作、社交生活、家庭生活/家庭责任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导致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社会功能的恢复是降低患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重要 环节[11-14]。帮助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恢复社会功能、重归社会,MBCT 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觉察、自我了解[15],培育这种存在模式,然后更好地面对困难的情绪和情景,提升情绪平衡能力和主观的幸福感[16]。

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综上可见正念认知疗法治疗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在疗效上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快速有效治疗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症状,对社会功能恢复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行为障碍认知疗法兴奋剂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的研究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超声心动图评价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心脏形态及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积极认知疗法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症状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常做噩梦要当心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案例分析反思
我的眼神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