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辈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分析

2021-03-05陈木兰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成长家庭教育

陈木兰

摘要:祖辈教育是我们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因而需要祖辈们来代替他们完成陪伴和教育孩子的工作。祖辈们在“身份演变”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育人经验,但由于祖辈们在现代教育理念上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祖辈教育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祖辈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既有利也有弊,分析祖辈教育的利弊对于更好地教育孩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祖辈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成长

家庭教育是当代社会离不开的话题,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父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很多父母为了生活和工作而无法腾出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和教育孩子。为此,很多祖辈接替了这一责任,更多的是祖辈们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祖辈教育在我们国家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也是目前我们国家这种社会形态发展下必然会存在的一种状况。正因为如此,需要对祖辈教育孩子的方式及其利弊进行剖析,对祖辈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形成比较直观的认识,才能采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有利的家庭氛围。

一、祖辈教育的含义及现状

(一)祖辈教育的定义

祖辈教育指的是在现代家庭中,父母由于工作的需要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只好由祖辈来部分代替或者完全代替父母陪伴教育孩子。有部分父母只是在忙碌的时候无法照看自己的孩子,从而将孩子交由祖辈教育,这种情况属于祖辈“部分代替”父母教育孩子,父母也会参与孩子的教育;而另一部分父母是常年外出,将自己的孩子完全交由祖辈们养育,孩子常年和祖辈们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况为祖辈“完全代替”父母教育孩子,父母几乎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

(二)祖辈教育的现状

目前,祖辈教育主要存在祖辈“部分代替”和祖辈“完全代替”两种现象。其中,农村地区的祖辈教育现象更为突出。在农村,大部分父母为了改善生活而到城市工作,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孩子们成为“留守儿童”,交由祖辈养育,其成长过程完全由祖辈们负责。在这种情况下,祖辈们完全代替了父母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城市中也普遍存在祖辈教育现象,但是城市中的父母不存在常年不回家的现象,他们只是在工作日和一些特殊的工作时间段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在这些工作时段中,父母将孩子交由祖辈负责,但父母在平时还是参与了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工作。这是目前我们国家祖辈教育存在的两种现状。祖辈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对祖辈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以让孩子获得更有利的家庭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祖辈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利弊分析

(一)祖辈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利处

祖辈教育满足了孩子对陪伴的需求。一般而言,需要祖辈进行教育的家庭,都是父母工作繁忙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实际参与到对儿童的教育中。如果此时祖辈没有接受“教育孙辈”的神圣使命,孙辈将会有极强烈的陪伴缺失感。不管祖辈的教育方式好坏与否,足够的陪伴时间将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成熟的心理人格,因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祖辈教育促进孙辈身体健康发育。祖辈教育对孙辈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其主要体现在生长发育、健康情况、死亡率、意外伤害等方面。祖辈具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可以更好地帮助父母照料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

祖辈教育有利于孙辈的社会性发展。祖辈在教育过程中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是孙辈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其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将老一辈人艰苦奋斗、勤劳质朴的优良作风让孙辈传承下去,这些都将促进孙辈的社会性发展,为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做好铺垫。在这一过程中,祖辈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也提高了,可谓一举多得。

(二)祖辈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弊端

祖辈教育对孙辈的认知能力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孙辈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沟通技巧、创造力、注意力等方面。祖辈的认知能力是以上一个时代为背景的,当下没有参与社会工作的他们,在教育孩童的过程中,较难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连,这就将对孩子各项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欧洲的相关研究表明,接受祖辈教育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注意力缺陷,且创造力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祖辈教育对孙辈的社会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孙辈的情绪、心理问题等方面。由于祖辈的身体、性格等原因,无法陪伴孙辈与同龄人一起游戏,在社会交往方面或许存在一些缺憾,这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将会影响儿童的情绪与心理发展,从而导致儿童出现一些情绪与问题行为。

祖辈与父母育儿观念的差异明显。祖辈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如面对孩子犯错,祖辈可能会说教、溺爱,而父母则会惩罚、管教,当彼此不认可、互不相让时,就将引发一些家庭矛盾,而争吵频繁的家庭里不可能养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祖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校共育的落实。在现代社会理念中,家校共育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育儿模式。学校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在沟通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实现1+1>2的效果。但祖辈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不熟练,或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认同,从而使其与学校缺乏必要的沟通,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祖辈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策

祖辈与父母要加强沟通,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在家庭教育中,祖辈与父母要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产生分歧时,要及时沟通,寻求最好的教育效果。尤其当矛盾与分歧出现时,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否定,而应当在教育前和教育后沟通探讨,商量出最适宜的方式。

祖辈要不断提升自己,及时更新教育方式。祖辈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通过网络、广播、电视、书籍等方式学习现代化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多与孩子的父母沟通,学习新的育儿经验。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以满足教育孙辈的需求。

祖辈要与时俱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时代发展迅速,儿童的玩具、喜好、教育方式方法都在不断更新变化。祖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与时俱进,尝试探索新鲜事物。例如,三十年前,当祖辈初为父母的时候,孩子将滚铁环作为最喜爱的玩具,而现代社会却难觅它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衡车、遥控车、无人机等。要想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祖辈务必对当下孩童喜好的玩具有一定的了解,并跟他们一起探索,才能得到孙辈的认可。当然,变化最大的肯定是教育观念。祖辈应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

面对全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实,祖辈教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孙辈而言,祖辈教育弥补了父母教育缺失的遗憾;对祖辈而言,他们在闲暇之余发挥余热,能激起“被需要感”。我们应该看到祖辈教育的双面性,趋利避害,引导祖辈与时俱进、自主学习,充分发挥祖辈家长的教育价值,实现教育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吕晓红.浅谈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育现象[J].收藏,2019(08).

[2]许可.家庭教育中的祖辈参与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9(01).

[3]庞柽.爱之有道,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浅谈祖辈教育对幼儿的影响[J].收藏,2019(09).

[4]李洪曾.隔代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应对策略[J].中国家庭教育,2011(03).

[5]厉丹奇.浅谈农村祖辈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 (下),2018(05).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成长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