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对于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2021-03-05刘小杰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成长阅读

刘小杰

摘要:教师作为读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阅读,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正向的影响,还有利于养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独有的个人魅力。教师坚持阅读,身心一定能得到历练、得到蜕变。

关键词:语文教师;阅读;成长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教师想要成长,想要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对教师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认清教师工作的根本。教师工作的本质不只是“教学”,更是“学习”。教师的人生就是持续学习的人生,向儿童学习,向教材、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的学习对象丰富,学习的途径也繁多,其中最为方便、能随时随地进行、能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学习途径就是阅读,书籍是人类无声的老师。

一、树立意识,找准方向

阅读的世界是广阔的,超越了个人思想的局限,把一切用文字呈现在我们眼前,有成熟的经验、知识,也有反思和教训。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唯一的,是由自我意识主导的主动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的阅读收获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成长才是完全契合自身的,是个性化的,也是最有效果的。

教师作为读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阅读,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正向的影响,还有利于养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独有的个人魅力。教师坚持阅读,身心一定能得到历练、得到蜕变。

作为教师,既要为自己读书,也要为学生读书,更要引导学生阅读。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立足课堂,顺应课改需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读书氛围,以身为范,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阅读。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畅游在文字的海洋里,一起体会书籍的甜味,用阅读作为辐射点,在追求自身提高的同时,带领学生共同成长。

二、学会选择,学会思考

读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既要喜爱读书,也要学会选择书籍。教师要选择读对自己有益的书,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本身,可以涉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等。广泛阅读可以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认识世界。阅读会让我们变成可爱而博学的人,有趣又生动,丰富不庸俗,灵动且坚定。

阅读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语文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阅读最终的落脚点是课堂。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既往的固定形式,要打开思维,要“三位一体”,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树立大语文观,告诉学生:生活处处有语文。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化场景,具象而真实地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表达的力量,从而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把书本和生活有机结合,而阅读就是这一切的黏合剂。

语文教师阅读最终反哺的将是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怎样高效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语文教师好好思考。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该成为“学的专家”。我们常常在工作中忘了作为教师的根本,正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曾有幸听了一场专家报道,知道了一本教育专著——日本佐藤学教授的《教师花传书》。细细研读这本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书籍,掩卷思考,原来教师的专业成长不靠外在的行政约束,而靠自己内在的体验、唤醒、持续和勇气。书籍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教师职业的特性,书中的一个个实例,具体而翔实地说明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学的专家”。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其次才是教学者。语文教师应当有自己的“功力”——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也要有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的文人气质。让我们从根源上重新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职业内涵。只有跳出去,才能看清教师职业的特性,才可以找到前行的正确道路。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找到了精神寄托,这就是阅读的收获和力量。

学会选择适合我们的书籍,学会筛选有利于我们专业成长、提高的书籍,广泛阅读一些有趣的闲书,拓宽我们阅读的宽度和深度,这些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瑰宝。

三、讲究方法,持之以恒

当然,阅读是讲究方法的,而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要学会制订阅读计划,要研究手中的统编版教材,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最大可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合理推荐阅读书目,要把阅读课作为抓手,从读前推荐、读中指导、读后交流入手,进行多层次渗透,使学生学会阅读,多在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上下功夫。我们还要学会在读中做批注,在读后写一写感受,把书本和生活联系起来,不但要阅读书籍,还要走出去,阅读社会这本大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不是任务,而是知识的储备、心灵的洗礼,我们要把阅读变成一种常态,变成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教师不读书,何以教书?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2021年习总书记的讲话到最近聆听的几位专家的讲座,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因为阅读是提高国民素养、缩小教育差距、推进社会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最廉价的途径。教师首先要读起来,才能带动学生读起来。可能我们常常会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给自己寻找了不阅读的理由。对比专家学者,我们每天真的没有时间阅读吗?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态度决定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碎片化阅读,可以压缩不必要的社交,把时间交给阅读,可以养成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习惯,可以自读,可以和孩子共读……当一件事情变成习惯,就会融入你的骨血里。教师应把阅读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一位有着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师,还怕带不出一群没有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吗?

书籍带给每个人的满足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的力量无比巨大,就像蝴蝶的翅膀,轻微的扇动就可能引发风浪,在改变自我的同时,也在改变身边的人。让我们带着阅读的收获,细细品味、慢慢消化,用行动来诠释决心,用成长来感谢收获。

参考文献:

[1] 赵克东.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03).

[2]佐藤学.教师花传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成长阅读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