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探究

2021-03-05鲍梅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年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鲍梅

摘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学、愿学的积极心理,从而主动、高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创设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取得明显的提升。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兴趣驱动,引导探索,依学而教”的主旨,追求有情、有趣、有效的小学数学活力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策略

打造小學数学趣味课堂的关键,主要在于多一些探究素材、少一些课件演示,多一些学的多样性、少一些教的指定性。下面笔者将详细阐述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图文结合、动静结合地把学生置于有趣的情境之中。课堂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总复习”,要求学生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在理解了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之后,学生们自由发挥举例子,说出身边不一样的数:我的体重30千克,身高有136厘米;弟弟今年7岁;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这本书有100页;这瓶牛奶4.5元;一个苹果我和妹妹平均分,每人分得     ;一车水泥重18吨;我的铅笔长约20厘米,教室的面积大概是60平方米……又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可能性”一课中,教师课前利用打扑克的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体会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了解到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对事件发生的结果进行描述。然后,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抽牌方案等有趣的操作活动,进一步了解可能性发生的结果和条件,初步感悟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最后,教师以自己遇到的是否按时到达学校的实际问题为例,解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让学生多角度地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再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中,教师主要通过微课进行教学。课堂伊始,教师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穿衣搭配入手,用动听的声音、亲切的姿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准确精练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训练,一步步地带领孩子们感受到有序思考在数学中、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索,甚至去走走弯路,通过有梯度的活动设计让孩子动手动脑,给予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们去创造与发现,让学生在大量的数学操作活动中寻求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曲折的探索之路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领孩子乐学、善学、会学。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探究精神和高阶思维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的概念课教学中,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杯子或者可乐瓶子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特别强调他们的横向水平截面都是圆形,再发问:如何测量圆的周长?这里顺势引入“绕线测量法”,接着邀请学生体验并尝试用纸条围绕杯子绕一圈,然后化曲为直,将纸条捋直并用直尺测量其长度。接着课堂阶段性小结:先由生活中的“一圈”到数学中的“一周”,再从一周的边线到一周的长度,从熟悉的物体和图形一周的长度到所有封闭图形的长度。整个概念认知过程,从生活到数学,再回到生活。在从概念的显性表征到隐性表征的感知过程中,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完善,概念的建构在不同感官中自然地生长、自然地联通,最终达到概念在手、在眼、在脑、在心、在口,外化为语言、动作和符号,内化为辨析、创造和想象。

三、教师运用微课资源,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微课。教师需夯实计算基础,提升自身思维能力,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此外,要学活知识,而不只是聚焦做题。教师要发挥微课的优势,结合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将新知转化为旧知”,促使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与绽放,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快乐的数学学习。

以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买文具”中的“除数为整十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巧用微课,并以自身激情带动课堂活力,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利用微课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学再教。在课堂上,教师提出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地寻求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通过对比练习,利用学生的错误生成教学资源来突破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生成,水到渠成。在教授例题时,教师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独立尝试列竖式。教师巡视课堂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做法用多媒体投屏展示。此外,教师数学语言严谨,还特别强调列竖式要注意数位对齐、用尺子画线,不仅体现了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数学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聚焦核心素养,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兴趣,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依学而教,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思考中提升,采用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微课等教育资源,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燕.小学数学中年级课堂中问题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研究,2016(08).

[2]刘晓敏.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中年级“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8(83).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中年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