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1-03-05张丽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0期
关键词:主要问题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

张丽萍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思维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他们学科素养的形成,而且在创新思维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难度会明显下降,效率更高,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许多的教学问题,由于教学方法应用不当,课堂结构缺乏合理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创新思维的形成受到了严重阻碍,为此,老师要结合当前的主流教育思想,及时的调整工作思路,以创新思维的提升为导向,构建优质语文课堂,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问题;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课堂结构不合理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合理的课堂结构非常关键,在当前的各种先进教学思想中,明确的提出了教学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性,在这个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各种优秀能力,会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课堂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加,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摄取,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合理的课堂结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实际上,在现阶段的许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都存在课堂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环节,主要以老师为核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种情况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必须要得到有效的处理,在教学问题的影响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自主分析,极大程度的限制了良好思维能力的养成,这种教学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优化处理。

1.2注重思维发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加速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老师必须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发挥空间,注重他们思维的有效发散,在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学生才能逐渐的形成优秀的个人能力,这也是打造优质语文课堂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看,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都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陈旧,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没有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发挥空间,单方面的进行知识讲解,课堂提问频率较低,课堂问题不具备探究性,学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探究,思维长期无法拓展,逐渐的形成了依赖心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想法就是向老师求助,这种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

在之前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无法充分发挥,而且这种教学问题当前仍然存在,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最大阻力,由于课堂结构的不合理,学生的课堂地位比较被动,他们的思维被严重限制,无法有效的发挥,从而限制了他们学科素养的形成,而且这种教学方法缺乏生气,对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为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老师要转变教学思路,构建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发挥空间,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课堂问题,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并且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对创新思想进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课程学习,并且主动对语文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加速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的对文章进行阅读,然后设置课堂问题,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对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助力于学生发散思维,形成优秀的个人能力。

2.2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通过不断的想象来实现,在想象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会保持活跃状态,而且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经常会有各种新奇的想法,这都属于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猜想,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导向,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加速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草船借箭》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周瑜、诸葛亮、鲁肃等文中的人物,演绎出文章中故事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增加个人见解,为人物增加台词,创编更多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学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思维得到创新性训练,释放学生联想的能力,也增加了创造力。

2.3鼓励学生合理质疑,锻炼创新

思维大胆、合理的质疑是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拥有适当的质疑精神是学生參与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学生不再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课本中的内容是理所应当正确的,而是拥有了自己的主观认知意识,可以更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对创新思维的形成非常有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好不要直接将知识的结果和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合理地设计疑问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例如,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文中所说的“他没有什么模樣,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这句话,思考一下,他的模样有什么特点,真的没什么模样吗?他的什么精神是可爱的?让学生通过质疑分析句子和文中的内容,对文中的内容有了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理解,也就对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寓意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有所调整,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导向,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稳定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养成是当前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老师要对其重要性有一个明确认知,改变之前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加强引导,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发挥空间,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增加学生语文知识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持续动力,达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育人目标,进一步的加速小学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872-2873.

[2]罗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84-86.

[3]卫永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80.

[4]覃小丽.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32):101-102.

[5]叶莎莎.个性化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浅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48.

[6]王秋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272.

3914501908202

猜你喜欢

主要问题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