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2021-03-05林腊梅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0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林腊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思想潮流的变革,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取代传统教育教育理念,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并向而行的,则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严格来说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方式,是广大师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的“新变化”。经典诵读作为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具体的实现办法,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为引。通过剖析经典诵读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探讨与思考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现实教学中,语文诵读的教学占据了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语文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文学鉴赏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语文经典诵读的引入则为培养小学生语文诵读能力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传统的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活动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教学水平的滞后以及教学素养的迟滞,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有相当大的比重停留在“满堂灌”和“一言堂”的状态。为彻底的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文学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一、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的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在模式上就具有一定的落后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学成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模式,在本质上还没有完全脱离“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还是以数量的追求大于质量的追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还会影响师生间正常的交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是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灌堂式”教学,在进行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时,大多由小学语文教师向学生布置诵读任务,学生为完成这些诵读任务,只能机械式的重复诵读的动作而不能从诵读中有效的获取知识并使之成为自我的思想并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一切思想的来源都取之于教师的讲解,弱化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1、立足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的诵读教学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这一点的直接体现,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实践应用层面上,而这一点也正是当下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所缺乏的。将经典诵读的内容立足于课本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教学内容。具体而言,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守株待兔》教学活动为例:这一教学活动的内容采取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为新奇的存在,极易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文内容简单明了,便于诵读活动的开展。此外,这一教学内容取材于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些先决条件下开展诵读教学活动,能够在培养学生诵读语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1]。

2、注重“名人效益”

小学语文教学课文中,有许多是便于诵读教学的,尤其是教材中人物传记类的课文。学生可以通过对人物事迹的诵读,体会到作者在对人物进行刻画时,所用词句和语气的变化。将学生带入到作者对于所刻画人物的评价意境中,得出与作者相同的结论,以循循善诱的手段,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课文内容选自传统文学名著《史记》中经典人物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通过对文言文内容的白话文“翻译”而成。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鲜明事例,利于学生揣摩作者在词句和语气变化间的感情变化,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这对学生而言,不仅利于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树立“榜样”的意识[2]。

3、引导诵读延伸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能够引发学生“深思”的经典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小学语文诵读的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活学活用”的地步。这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在强化知识巩固的同时,“改造”学生的生活思想和生活方式。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二)》教学活动为例。這一课堂教学内容本就取材于优秀的经典名著,开展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诵读兴趣,也是为下一阶段《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的教学活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向学生布置一系列的课外诵读活动。,强化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延伸,建立相关的诵读活动开展平台,通过对学生在活动的行为表现的反馈信息,得到学生对于诵读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强化。还能够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经典名著的“推荐”,不断强化学生诵读能力的提升,并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三、结语

经典诵读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在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为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具体的实现方式,才能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而助力。

参考文献:

[1]郭小康.聚焦文化经典,培植诵读魅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00(005):176,174.

[2]王亚东.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23):P.104-104.

3947501908232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