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实证研究
2021-03-05于春欣
摘要: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型的企业成长模式,导致了传统企业同样加快了互联网化和数字化,我们进入到全新数字化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职场新生代更容易对工作本身产生质疑,流动性远超社会平均水平,这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共同问题。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特征,对应进行择业价值引导,促进大学生理性就业,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组织行为学
一、“00后”大学生擇业价值取向研究背景与意义
成长环境对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塑造性,大学生择价值取向与社会环境影响息息相关。在信息爆炸时代,“00后”更是在新时代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具有着十分强烈的自我意识、重视个性与自我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成就感。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因素有外界干扰,也有内部因素。基于此,辩证的、客观的,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教化,需要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与剖析。
培养具有健康价值观人才的迫切需求,应对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企业的生态逻辑,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职场新生代更容易对工作本身产生质疑,流动性远超社会平均水平,这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共同问题。因此,当下对“00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进行研究,以期将个人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养成融入到大学生涯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性的择业观。
二、“00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表现特点
本文基于《“00”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问卷》关于“00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表现特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得到调研结果。调查对象包括大一到研一的“00后”大学生,在进行调研时,从大一到研一基本均有涉及,并且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43.48:56.52,基本未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说明问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共收集了来自山东省各地市不同高校大学生的755份问卷,经筛查,回收的有效问卷690份,有效回收率为91.39%。
调查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呈现出信息性、矛盾性、自信性、目的性与保守性等新生代的新特征。
(一)信息性
“00后”作为网生代,接触手机和互联网更早且接触时长较长,从调查数据来看,近半数43.48%的大学生在初中时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7.25%从小学1-4年级则开始使用;每天使用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59.42%,3.5小时的在33.33%左右。
在提及“00后”成长背景时,正如预期的一样,网生代72.46%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和内容大爆炸更为符合自己的成长背景,另外52.17%的大学生则认为家校管理更为民主,但也有39.13%的大学生认为课业负担更重了、23.19%的大学生认为物质生活优越且17.39%的大学生能够独享更多的爱。
与此同时,在获取信息渠道方面,而对于网生代“00后”的信息获取渠道呈现网络性和多样性,72.46%的大学生选择了社交网络,另外60%以上的选择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网页网站,还有42.03%的大学生选择了朋友家人和21.74%的大学生选择了杂志报纸等传统方式。
(二)矛盾性
在价值观念方面,在提及“00后”比较认同哪些价值观时,平等、关怀、包容、现实、适应占比分别为84.06%、81.16%、78.26%、76.81和73.91%,当然也存在半数即49.28%的自我。事实上,在“00后”的内心里,有平等、关怀和包容,也有现实、适应和自我。这些关键词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也有辩证统一性。
在事实上,“00后”一方面认为努力奋斗、个人天赋等内因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分别占比94.20%和69.57%;同时他们认为良好机遇、良师指导等外部因素是重要条件,分别占比86.96%、76.81%。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在实践方面,可以参与劳动的机会和意愿不足,仅有75.36%的大学生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而其他则以校内公寓卫生、教室卫生及校外兼职为主。
(三)自信性
接下来在与工作、就业相关的题目中,“00后”的特点突显出来。在问及工作中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优势时,68.12%的大学生选择了团队协作能力,66.67%的大学生选择了新事物学习能力,53.62%的大学生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另外33.33%的大学生选择的是创新革新能力。
(四)目的性
问及择业观,排名靠前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职业发展前景占比73.91%,团队氛围占比66.67%以及工作和生活平衡占比65.22%。个人兴趣和目前薪资居后,另外还有学习机会丰富、喜欢的品牌、培训体系完善、工作充满挑战等因素。
会让“00后”工作起来更开心的因素则是85.51%的关怀、81.16%的信任、73.91%的正面反馈、71.01%的自由和69.57%的未来发展等要素。
(五)保守性
对“00后”大学生调研,发现他们在选择理想的工作地点时体现出他们择业思想的保守性。希望待在熟悉的城市工作的占比43.48%,认为二三四线城市同样充满机会28.98%,希望通过工作去到更多的地方的占比仅为20.29%,而认为一线城市工作才能实现价值占比7.25%。而在具体的就业去向,则更多的体现在“铁饭碗”“国企”“体面”“稳定”等关键词上。
三、“00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一)信息爆炸时代社交网络的影响
当今的中国年轻人,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成长起来的,被称之为“网生代”。“00后”大学生作为网生代,具有一定的信息性,提升“知网、懂网、驭网”的网络素养在信息时代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在择业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中,也容易受到信息爆炸的干扰和影响。日益优越的物质生活使得“00后”对自己所处的“移动互联网和内容大爆炸”颇为认同,并且不断地融入和追逐这种信息化的潮流。更能够在调查结果中发现,社交网络的影响远大于朋友家人的劝告以及传统信息媒界的宣传。尽管如此,但大学生也需要面对另外一个现实,即信息不对称。
(二)内驱动力与外部环境的影响
“00后”面临的环境日新月异,他们目睹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创业成功人士事迹诸多,这些外界因素都成为他们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内驱动力,而新生代员工在工作中普遍表现出了更强的自我意识,重视个性和自我价值,因此与组织价值观的匹配程度也成为众多新生代员工考虑离职时的重要參考之一。另一方面,大学的实践机会与个人的实践意愿出现矛盾。勤于想而懒于行的现状需要在大学培养中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引导,可以使“00后”在举棋不定的思想斗争中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正确的行为导向。
(三)自信心与现实机遇的矛盾
“00后”在物质生活优越的当下,对自己的估计也是比较充分的,具有一定的自信心。但是这种自信有可能会与现实的机遇形成矛盾,因此,这种自信心需要不断地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我评估做好锻炼与引导。尤其是对于创新革新能力,需要不断的培养与增强。
(四)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
“00后”择业目的明确,尤其关注职业发展前景,并且对于自己想要的非常明确,职业发展前景是他们非常关注的择业因素之一。同时,相对于物质的丰厚和环境的优越,他们更加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信任。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和学生实习实践推荐的时候,需要对企业文化尤其是人文关怀方面进行考察。对组织内部而言,个人与组织价值观的匹配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员工对组织的依赖程度,并反映为组织承诺水平;对组织外部而言,外部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也影响员工对离职效益的判断,反映为感知外在工作机会。当组织内外同时作用时,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组织承诺、感知外在工作机会都会对员工的离职倾向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
四、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00后”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其信息性、矛盾性、自信性、目的性以及保守性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当包含择业价值取向在课程教学及“大思政”教学中对其进行过程性培养,实施正确的策略,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有利于“00后”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也有利于解决社会中的择业就业问题,以缓解日益严峻的劳动力供需矛盾。建议但不止于以下几个方面,诸如: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正确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科学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不仅限于对于信息的检索,还有对信息以及自我的辩识能力;提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课本以及课堂讲授,增加劳动实践机会;最后,提升自信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大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慧峰.信息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3(5).
[2]田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3]何志红,谢秀齐.基于第五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创新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9(02).
[4]高建丽,张同全.个体-组织文化契合对敬业度的作用路径研究--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J].中国软科学,2015(05).
[5]赵慧娟.个人-组织匹配对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理--基于职业延迟满足的视角[J].经济管理,2013,35(12).
[6]宋晓梅,李傲,李红勋.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对员工敬业度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06).
[7]时钟涛,朱惠娟.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1,33(02):93-97.
[8]符丹.农林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证研究[J].大学(研究版),2019(10):57-63+48.
[9]豆阿妮.新生代员工个体特征及择业观实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27):44.
本文是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个体价值取向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过程性培养研究”(项目编号ysjy20192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于春欣,女,山东济南 1974-9,汉族,学历:硕士,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