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支持对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的影响
2021-03-05李春江
李春江
[摘 要] 为研究家庭支持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之间关系,本研究在 H省6所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开展了调研。研究发现:(1)家庭支持是影响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支持力度、高校学校文化乡村元素、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不同的家庭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管是否考虑师范生的背景信息,家庭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力均比家庭低支持力度的影响大。(3)家庭高支持力度通过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积极地促进了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而高校文化乡村元素在家庭低支持力度与师范生乡村任教间却起到了延缓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可以通过行政引领,落实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社会支持;通过政策宣传,提高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家庭认可度;通过乡村文化元素创设,增强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意愿。
[关键词] 家庭支持;师范生;乡村任教;高校文化乡村元素
[中图分类号]G656 [文献标志码]A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0)》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农村教师待遇整体上得到改善,但发展并不平衡,仍存在一些薄弱地区,各地乡村教师招聘频频遇冷的现象时有发生”。[1]7地方高校因其地域优势和服务地方的功能,培养的师范生成为地方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其培养的师范生乡村任教意愿及趋向在很大程度上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组织是任何个体都无法选择的先赋性存在,其作用的发挥在不同社会关系结构和不同领域运行机制中存在着差异。[2]1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试图揭示作为家庭支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探寻家庭高支持力度和家庭低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的影响力差异,讨论在家庭支持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之间是否存在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因素,通过对以上方面的讨论,以期为促进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家庭支持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
由于乡村社区的地理环境带来的地域和社会的隔离程度[3],如乡村社区的生活便利性、家校距离、子女受教育机会等,以及由于工作条件和环境而产生的工作强度、压力、风险等不利因素[4],可能会给正在选择毕业后任教趋向的师范生带来不自觉的抵触排斥感。当家庭成员受外界影响产生对于选择到乡村学校任教的负面心理体验时,作为“先赋性”存在的家庭组织的内部支持作用则凸显出来。家庭组织对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在态度及行为上的反向支持,会“坚定”师范生“避农”的决心;反之通过家庭组织对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在态度及行为上的支持,可以在师范生选择时形成“趋农拉力”,在现实情况的可能“避农推力”中,实现正向调节。
从价值观来看,乡村籍大学生对自己家乡更有一种强烈的乡村情怀,更愿意回乡村任教。来自城市的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显著低于来自乡村的师范生[5]69;和乡村大学生相比,城镇大学生更不愿意到西部和乡村去就业。[6]89在家庭因素维度上,家人对乡村籍大学生到乡村任教的态度方面,有42.7%的父母表示支持;45.2%的父母表示无意见,尊重子女的任何决定;只有12.1%的父母表示坚决反对。[7]73家庭所在地会影响师范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对于乡村的认知,进而影响相关选择。由此提出:
假设1: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有显著独立影响。
假设2:不同的家庭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有不同的影响。
假设3:师范生家庭所在地的不同会影响家庭支持情况。
(二)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作用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基于促进乡村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战略计划,这项计划的实施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改变乡村面貌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而其根基在于教育的振興,因此,作为培养师范生的地方高校在乡村振兴计划实施过程中便大有可为。[8]14大学除了具有被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种功能之外,还有第四功能,即引领文化功能。这四大功能密切相关、互相配合、互为支撑,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综合作用。[9]28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挥高校的文化教育主成效,[10]22将文化教育融入到教育实施的方方面面,使高校践行乡村振兴思想,并以乡村振兴为高校教育实施指明方向,通过高校的文化教育平台,培养乡村振兴的实践者,进而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11]61
当师范生受到包括家庭支持情况在内的各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在“避农”和“趋农”之间摇摆不定时,高校文化育人的作用便凸显出来。文化育人是通过文化的内在力量塑造,改变人的认知与行为,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12]65师范生在与高校文化育人过程中所呈现的乡村元素的反复接触中,会首先在外在形成对于乡村学校的直观认知,或纠正原本对于乡村学校的错位认知;其次,高校文化乡村元素逐步深入,在师范生的价值观念上也会逐渐呈现潜移默化的变化。而高校的这种文化育人的作用不仅仅指向于学生群体,在口耳相传的社会大环境中,也会对学生所在的家庭有着间接的影响,进而产生文化影响的循环,在家庭支持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由此提出:
假设4:高校文化乡村元素在家庭支持力度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及问卷质量
本研究依据相关文献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问卷主体两个组成部分。基本信息包括被试的年龄、性别、所在年级、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问卷主体包括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作为自变量的家庭支持情况;第二维度是作为中介变量的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第三维度是作为因变量的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任教意愿。问卷主体部分中的所有项目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式选项设计,项目程度逐渐减弱,分别赋值1-5。
本研究对H省的6所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师范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 000份,有效问卷4 746份,有效率为94.92%。研究使用软件AMOS22.0和SPSS20.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问卷的Cronbach's Alpha为0.925;问卷的测量模型拟合指数中CMIN/DF=44.151;NFI=0.951;RFI=0.927;IFI=0.952;TLI=0.928;CFI=0.952;RMSEA=0.095;SRMR =0.0603;整体的结构模型拟合指数中CMIN/DF=24.013;NFI=0.973;RFI=0.960;IFI=0.974;TLI=0.962;CFI=0.974;RMSEA=0.069;SRMR=0.0450。问卷模型拟合指数均达到了推荐值,表明问卷质量较好。
三、研究结果
(一)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独立影响
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目前师范生家庭支持的均值为2.97,基本处于一般状态;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情况均值为3.08,处于一般与比较差中间,偏向于一般;师范生乡村任教意愿的均值为2.54,处于一般和比较愿意之间。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意愿、家庭支持、高校文化乡村元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些数据显示家庭支持与高校文化乡村元素都是影响高校师范生乡村任教意愿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见表1。
由于师范生不同的个人背景信息会或多或少对其乡村学校任教产生一定影响,为更好地揭示家庭支持与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因此将被试的年龄、性别、所在年级、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信息作为控制变量投入模型,采用分层回归来分析家庭支持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程度,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数据显示,在不考虑被试背景信息时(模型1),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任教的解释力为22.7%;在考虑被试背景信息时(模型2),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任教的解释力为27.6%。由此可以判断,当把家庭支持放到师范生个人信息背景因素下,情况发生了变化,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任教意愿的整体解释力有所提高。对比模型1和模型2,加入性别、所在年级、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信息后,师范生乡村任教产生显著性差异。由此可推断假设1成立,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任教的影响应该考虑师范生的背景因素。
(二)不同家庭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
为更好地揭示家庭支持力度对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本研究将家庭支持按照力度分为高支持和低支持,分别统计分析两种情况下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具体情况。统计结果见表3。
表3数据显示,在不考虑被试背景信息时(模型1),家庭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具有显著影响,解释力为5.5%;家庭低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影响不显著。在考虑被试背景信息时(模型2),家庭高支持力度及低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都有显著影响,家庭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解释力为10.5%,家庭低支持力度的解释力为6.9%。由此可以判断,不论是否考虑师范生的背景信息,家庭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任教的影响比家庭低支持力度的解释力更强。由此推断假设2成立。但对家庭支持力度而言,不论是家庭高支持力度还是低支持力度,当考虑师范生背景信息时,其解释力均明显提升,因此,在讨论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时应该考虑师范生的背景因素。
(三)不同所在地的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
对于不同家庭所在地的被试进行家庭支持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可发现,家庭所在地为市县的支持力度低于家庭所在地为乡镇及村屯的支持力度。三种不同的家庭所在地在家庭支持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且由事后检验LSD同样验证上述结论(见表4)。不同的家庭所在地会影响家庭对于师范生乡村任教的支持力度,由此推断假设3成立。
(四)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作用
为了检验高校文化乡村元素在家庭支持与师范生乡村任教之间是否起到中介效应,将不同的家庭支持力度分别作为自变量,将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作为因变量,把高校文化乡村元素作为中介变量投入到模型中;将被试的性别、所在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变量中的非连续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投入模型中。使用 PROCESS V3.3中的模型4,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重复抽样5 000次获得中介效应估计值、BootSE、95%置信区间,从而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表5中家庭高支持力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支持力度的直接效应显著,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显著,总效应显著,由此推断假设4成立。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值为0.0321,家庭的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直接效应值为0.5997,总效应值为0.6318;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家庭高支持力度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94.9%。
表6中家庭低支持力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低支持力度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显著,总效应不显著。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值为-0.0099,家庭低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直接效应值为0.0123,总效应值为0.0024。其中,高校文化乡村元素中介效應的估计值为负值,说明高校文化乡村元素在家庭低支持力度的模型下起到的是延缓或阻碍作用。由此再次证明,假设4成立。
四、讨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果讨论
1.家庭支持力度是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前面的数据分析发现,家庭支持、高校文化乡村元素都是影响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意愿与家庭支持力度、高校文化乡村元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力度越大、高校文化乡村元素越多,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越强烈;师范生个人的背景信息在家庭支持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中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以师范生家庭所在地为例,家处市县、乡镇、村屯三种情况在家庭支持力度上有明显差异。数据显示,家庭所在地位于村屯的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家庭支持力度明显高于家庭所在地位于乡镇和市县的师范生。
2.不同的家庭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有着不同的影响力
统计数据显示,不同的家庭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没有外在其他因素的限制,就单一家庭支持力度这一维度来进行衡量可以发现,家庭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力要比家庭低支持力度大。当多维度考虑师范生的背景信息时,家庭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影响力仍然比家庭低支持力度大。
3.高校文化乡村元素中介作用显著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在家庭高支持力度模型还是低支持力度模型中,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但家庭高低两种支持力度模型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家庭高支持力度模型中,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呈显著的积极影响,家庭高支持力度通过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任教意愿的提升;相比之下,家庭低支持力度模型中,高校文化乡村元素的中介效应为负值,其在家庭低支持力度与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间起延缓或阻碍作用。
(二)政策建议
1.通过行政引领,落实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社会支持
行政与社会支持对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加强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行政引领从政策上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外在吸引力。首先,完善现有的各级政府经济补偿保障机制,依据乡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客观地测算其因在乡村学校任教而产生的额外经济损失,确定合理、合意的经济补偿,确保各级政府“不仅有的补,而且能补得起”,并且在市场物价等发生变动的时候能实现动态调整。[13]1其次,要加强对于乡村学校文化的重构与宣传,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保留和恢复乡村学校及教学点,让日渐消逝的乡村学校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强化乡村教育振兴的宣传,通过社会支持的舆论力量带动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力度。
2.通过政策宣传,提高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家庭认可度
家庭是师范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境。在考虑外界因素的情况下,家庭高支持力度对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意愿有着显著影响,即同等条件下,当家庭高支持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时,师范生乡村任教的意愿会显著增强。因此,要加大针对师范生家庭的乡村学校任教宣传力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乡村教师的各项优惠政策出台了很多,但其政策宣传仅停留在高校、学生层面,针对学生家庭的宣传较少,而家庭的支持又在学生的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各种媒体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师范生家长全面了解和认识乡村教师的职业及其价值。此外还要组织专门的人员与高校辅导员、教师等进行合作,尽可能地让“政策入户”,进而强化师范生到乡村任教的家庭支持力度。
3.通过乡村文化元素创设,增强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意愿
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生源等方面的优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切入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面渗透乡村元素。首先,增加乡村教育课程模块,实现乡村文化等信息内容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较多的乡村教育的理念、思想和内容。其次,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活动走进乡村学校,强化师范生对于乡村学校的直观认识。[14]181-182再次,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高校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列为常规工作,进一步突出高校文化促进师范生乡村学校任教的正向积极作用;学校外在环境的设置中,可以通过乡村学校专题展板的布置、学校常规助农活动的宣传外放于高校外在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更多的师范生投身于乡村学校的任教中。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7.
[2]金久仁.从资本差距到场域隔离:城乡教育的家庭支持差距研究[J].教育科学,2019(01):1-8.
[3]Jilyn Oliveira.Predictability of teacher retention in montana's rural elementary school[D].Montana: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2015.
[4]Patricia C H,et al.Rural teacher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practices: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national survey of rural superintendents,and case studies of programs in Virginia[EB/OL].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89143.pdf.[2020-03-09].
[5]封子奇,姜宇,杜艳婷,等.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7):69-75.
[6]姜超,羅建河.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04):89-91.
[7]柯文进,邓飞,姜金秋,等.农村籍师范生农村任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师范院校的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8(04):73-79.
[8]朱尔果,沈愈,吕瑶磊.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实训实践教育的实行和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44):14-17.
[9]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上海教育,2007(Z1):27-29.
[10]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J].农业工程技术,2020(27):21-22.
[11]羅肖华.基于乡村振兴的高校文化教育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05):61-62.
[12]张峻峰.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逻辑进路[J].中国高等教育,2021(Z3):64-66.
[13]于海英.经济补偿越多越能留住乡村教师吗?——基于组织承诺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OL].当代教育论坛:1-9[2022-01-02].DOI:10.13694/j.cnki.ddjylt.20211125.001.
[14]于海英.乡村教师质量监控问题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181-182.
[15]马原,赵小云.师范生的任教意愿及其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114-117.
[16]李志超,杨敬民,于海英.师范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31-133.
[责任编辑]王立国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Support on the Willingness ofLocal Normal Students to Teach in Rural School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Rural Elements in University Culture
LI Chunjiang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upport and the willingnes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 teach in rural schools,this study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in 6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of H Province.The study found:(1)Family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teaching of rural schools.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ength of family support and the embodiment of rural elements in college culture and the teaching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rural schools.(2)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mily support on teaching in rural school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Whether or not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s considered,the high degree of family support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of rural school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han the low support of families.(3)High family support has actively promoted the teaching willingnes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hrough college cultural rural elements;however,the rural elements of college culture play a delaying or hindering role between the low family support and the rural teaching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Therefore,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 teach in rural schools,we can implement the social support of rural schools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eaching through administrative guidance;improve the family recognition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eaching in rural schools through policy publicity;enhance the willingness to teach in rural schools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rural cultural elements.
Keywords:family support;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teaching in rural areas;rural elements of colleg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