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饭后散步活动的创新管理实践探讨

2021-03-05董宇涵

红豆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幼儿

【摘要】饭后散步活动作为幼儿园日常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作为一种日常化的存在,具有独特的自主性、开性性与随机性。组织幼儿进行有效的饭后散步活动,会为幼儿园教育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幼儿园和教师要对幼儿饭后散步活动的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用游戏的方式来凸显幼儿园教育独有的魅力,这也是对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本文对幼儿饭后散步活动的现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幼儿;饭后散步;创新管理

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组织幼儿进行饭后散步活动,能够将幼儿教师的管理智慧充分体现出来。由于这项活动没有很强的目标指向,也没有其他教学活动的组织严谨,导致这项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教师要利用好这段时间,使幼儿在身心放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良好的随机教育,防止其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隐患。

一、幼儿饭后散步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目标性。在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后,饭后正是带领幼儿进行放松的最佳时机。幼儿园很多教师认为,散步根本不需要有目标,而只需带幼儿在操场上漫无目的的转转。

(二)活动组织缺乏有效性。由于饭后散步活动具备的随意性和开放性特征,使得教师也有了随意的想法,也就不愿再去进行有效地组织这项活动,或与班级里的其他教师闲谈、玩儿手机等,放任幼儿自主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隐患。

二、开展幼儿饭后散步的益处

(一)有助于幼儿消化食物

《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中明确提出了,幼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两个小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三个黄金时间,即幼儿户外体能活动时间、户外游戏时间以及饭后散步时间。幼儿在活动过后会消耗大量的体能,通过午餐的营养补给,来平衡幼儿的体能和消耗,而饭后散步环节也就显得必不可少。散步并不只是简单的走路,而是让幼儿在轻松、自在的大自然环境中,使身体的大部分骨骼及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锻炼,从而改善幼儿的呼吸系统,加快他们的新陈代谢,帮助幼儿更好地消化食物,进而促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

(二)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可以发现,幼儿时期多接触阳光,能够大大降低未来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通过太阳光线的照射,能够帮助人体增强免疫系统,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肠道炎症等疾病。多晒太阳可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D,并对肠道健康十分有益。组织幼儿进行饭后散步活动,可以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阳光,并在愉悦其身心的同时,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三)有助于幼儿获得新知

在幼儿进行饭后散步的过程中,依据既定的散步计划与要求,对身边的事与物进行随机观察和研究,如树叶四季的颜色变化、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之后,教师再按照幼儿观察的结果进行恰当的指导和鼓励,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散步氛围,他们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新知,并会对学习和探索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欲望。

(四)有助于对幼儿开展礼貌教育

幼儿饭后散步时间,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接触到其他班级的教师和比自己小的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幼儿开展礼貌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会使用诸如:谢谢!对不起等的礼貌用语。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互助游戏,使所有的幼儿在共同活动中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从而在幼儿的相互交往中更好地开展礼貌教育。

(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在大自然中散步,可以观察和学到室内所接触不到的教育资源,大自然环境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为广泛的观察范围和广阔的探讨内容,幼儿探究的兴趣也更加浓厚。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在散步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耐心倾听他们的谈论,对于幼儿提出的疑惑和问题,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指点,并将问题解决的方式向幼儿分享,同时向他们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供他们研究和探讨,让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力进行更具挑战的观察和探索,这样能够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产生促进的作用。

三、幼儿饭后散步活动的创新管理实践策略

(一)调整位置,开展平等的教育模式

1.由“顺走”转换为“倒走”。在幼儿饭后散步活动中,教师往往是组织幼儿排好队形,并拉着第一排幼儿的受向前走,这个时候的幼儿只能看到教师的背影,教师也无法对身后幼儿的情况做到时时的关注,也不能对幼儿的突发状况做到及时的反应。基于此,教师在饭后散步时应用自己的双手拉住第一排的幼儿,面对着所有的幼儿倒着走,这样可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行为表现。从“顺着走”到“倒著走”的改变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的转换,却能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尊重,这样能够将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

2.由“领走”转换为“跟走”。在幼儿饭后散步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教师无论是顺着走还是倒着走,都是在引领着幼儿散步,主动权和指挥权都在教师的身上。要组织有效的饭后散步活动,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将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和方式散步,并由他们自己掌控散步的目的地。此时的教师则只需站在所有幼儿的身后或队伍的一旁,对幼儿队伍做出适时的引导和调整。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并能对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比如,队伍中有幼儿不小心摔倒,使得队伍出现断节或混乱,教师可以立马帮助幼儿做出调整,如果教师站在队伍的最前端,则会对后排的幼儿兼顾不到位。

无论是从“顺着走”转换为“倒着走”,还是从“领走”转换为“跟走”,都是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和提升的体现,通过让幼儿主动参与饭后散步活动,使得他们的身份逐渐变成了主人,而不再是教师的追随者。

(二)创新方式,建立新的管理格局

幼儿饭后散步活动作为一件幼儿园教育中每天都开展的活动,如果活动方式陈旧、单一,不进行有效创新,无论是幼儿还是教师总会出现倦怠的心理。如果幼儿散步活动处在无人组织、无人管理的状态中,幼儿则会随意的打闹、嬉戏,或者出现脱离队伍等的状况,从而容易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教师要对这些情况和活动方式做出新的尝试和调整。

1.“新教师”带“新幼儿”。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每天都需面对同样的教师,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厌烦的心理,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幼儿也是如此。基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妨试试在平行班级或跨年级之间组织“换教师”的游戏,让“新教师”尝试带领一个班级的“新幼儿”,这样必然会为幼儿带来新鲜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不自觉地将新教师与自己班级的教师做比较,加上对新教师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新教师的身上,不管新教师提出什么要求,幼儿都会及时做出响应。从另外的一个层面来看,这也为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面临着新的挑战,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一种全新的考验和锻炼。

2.“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饭后散步活动中,通过让大班的幼儿与小班的幼儿一同活动,大班幼儿会将自己视为小班幼儿的兄长或姐姐,会从他们心底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对小班的幼儿更加呵护。他们也会自觉负责其小班幼儿的安全,并会时刻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有的大班幼儿还会将小班幼儿介绍给自己班级里的好朋友,带着他们一同探索新事物和新发现。这对幼儿教师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管理压力,教师只需在活动中引导大班幼儿明确自己需要负什么样的责任,并提醒大班幼儿要在活动和游戏中注意自身与小班幼儿的安全。

(三)打破常规,组织多元化的游戏模式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将游戏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实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饭后散步活动主要是以“走”的这种单一的方式来呈现,长期下来幼儿和教师都会感到枯燥、乏味,一味地墨守成规、不思创新,会使这项活动失去其原本的价值。因此,将这种固定的散步模式转化成为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以其多元化的方式让走路变为“玩”,教师也要抓好这个时机对幼儿开展教育,这样势必会使幼儿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和进步。

1.在排队中玩。在幼儿饭散步活动中组织幼儿排队时,教师可以说:“准备好要去散步了吗?快来搭上前边小朋友的肩膀,一起搭火车啦!”这样可以很好地激起幼儿的兴趣,并对还未排到队伍中的幼儿说道:“快来!快来!火车要过山洞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撞到哟。”这样幼儿就会加快进入队伍的步伐,并能快速整理好队形。或者教师可以教幼儿一个手指游戏,让幼儿在排隊中也能玩。

2.在走路中玩。在幼儿园的地面上,教师可以用颜色和形状各异的图纸拼出幼儿的走路路线,这在幼儿眼里就是一个独特的小桥,教师在开展散步活动时,提醒幼儿“马上要过小桥了,大家一定小心,千万别掉下桥去哦!”或者,可以将走路路线设置成小型的迷宫,并在其中放入一些障碍物,这样可以为走路环节增加一些趣味性,同时也强化了幼儿的耐心和好胜心,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沉浸到这种散步游戏中,玩的忘乎所以。

3.选择民间游戏玩。在幼儿饭后散步活动中,由于幼儿刚吃饱肚子,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是不建议带他们进行一些紧张、刺激的游戏,或追逐打闹等比较激烈的游戏的,而对于民间游戏而言,可以选择其中具有轻微运动量的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啦”“123木头人”等,这些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只要游戏儿歌响起,幼儿就都能玩起来。这样既不会因为激烈的运动导致幼儿的肠胃不适,又能为饭后散步活动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从而使这项活动不再枯燥、呆板,幼儿和教师也都愿意参与其中。

4.跟随音乐节奏玩。幼儿饭后散步活动通常是比较轻松、自在,且是安静的,教师可以在这个时间利用班级内的音响设备为幼儿播放一些相对来说比较舒缓的纯音乐,并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指挥,边散步边模仿教师的动作或做一些手指操。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播放他们学过的或者熟悉的儿歌,让他们在轻松的哼唱中快快乐乐的度过这段饭后散步时光。

5.在探索中玩。大自然是幼儿天然的游乐园,其自身特有的神奇和奥秘对幼儿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操和探索精神,通过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进行自由的探索,可以为他们展示一个动与静相结合的多样化的美丽世界。教师可以利用饭后散步时间带领幼儿到室外的草坪上或小丛林等的场地中,让幼儿随意地去观察树叶、虫子、小草,去研究蚂蚁搬家的轨迹或者蜗牛的爬行速度等。随着四季的变化,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园内的四季变换,并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大自然、关注大自然,在散步中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借此来向幼儿进行拓展教育,并使他们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好地感知与学习,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饭后散步活动作为幼儿园日常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帮助幼儿更好地消化,增强他们的睡眠质量,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另外,教师也要抓好在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契机,并将活动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幼儿,采取有效的对策激发幼儿对饭后散步活动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在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中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爱琴.幼儿园餐后散步活动的智慧管理[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115.

[2]邹国英.幼儿自主散步有效组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11-12.

[3]周洁.幼儿餐后散步及午睡活动中游戏精神的融入[J].新课程,2021(27):34.

[4]林丽红.审美化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快乐情感——以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阅读活动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20(04):36-38.

[5]居洪梅.浅谈幼儿餐后散步活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南国博览,2019(09):217.

此文为2021年度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课程游戏化视角下幼儿散步活动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董宇涵(2001.10-),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溧阳市文化幼儿园,大专,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