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财务管理 扎实开展审计工作
2021-03-05李洪芳陈伟伟
李洪芳 陈伟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拥有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为农村经济事业的完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也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财务管理与财务审计等方面。本文具体分析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强化财务审计和财务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以期为此后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预决算、支出收入、债权债务、集体经济等均属于农村财务工作内容,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实际生活。为了强化管理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如下。
首先,可以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相较第二、第三产业,农业发展速度较慢,科技含量较低,需要投入更大的经济成本,虽然农业生产中也使用了较多现代技术,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基本效益增长率依然较低,依然属于基层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发挥集体资金作用,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使农民更为体谅相关部门的工作,降低农民与农民、农民与干部之间矛盾的发生几率,促进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可以增强财务部门的公信力,强化财务管理力度,保证审计的透明化、公平化,可以在民众之间树立良好的公信力,拥有一定的民众基础,以便在此后推行新政策时可以获得积极响应,促进财务工作的高效运转,形成良性循环。再次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财务工作不但可以为民众带来福祉,还可以带动农业的快速发展。比如在进行财务工作时需要考虑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地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收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最后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素养,财务工作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多,实行难度较大。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可以财务人员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并在走访中感受农民真实的喜悦与感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基层干部班子的凝聚力,更好的造福于百姓。
缺乏专业财务人员
农村地方偏远、交通闭塞,经济环境较差,薪资待遇较低,很难吸引更多专业财务人员,即便部分专业财务人员来农村就业,也会在完成服务年限后去其他地方就业,真正继续服务农村的人才少之又少。且当地村民在接受高等教育后,也不愿意回来建设家乡,农村财务工作无法吸引、留住人才。同时,现有财务人员的年龄较大,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无法全面掌握最新的财务理念与技术,不能保证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工作衔接不紧密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划分区域进行,选择村级代理或负责人细化工作内容,虽然便于管理,但由于农村人口较为分散,公共交通不便,以致延长了文书的传递时间,工作衔接并不紧密,工作进度缓慢,降低了财政开展效率。
缺乏专业技术支持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若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减少人力、财力损耗,缩短工作时间。但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无法保证财务管理与财务审计工作的高效顺利完成。比如审计监督时,需要在村公开栏张贴公示每月财务进度、报告等信息,很容易被损坏。村民需要了解最新财务进展与审计情况时,需要到镇街财经中心查看,耗时耗力,不利于监督权的实施。且当村民需要紧急咨询财务建议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缺乏人性化与智能化。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立法
农村在财务审计方面的立法较为落后,对此,相关部门应明确财务审计的性质与地位,加强审计立法,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与财务管理的质量,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通过强化农村审计立法,可以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与审计流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并促进相关人员责任制度的建立,保证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与审计人员可以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依法查處财务管理与审计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并严格处理,保证农村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的规范进行。
完善财务审计制度
相关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运行制度。比如对于贫困县,应合理设定财政拨款,做好充分预算与规划,保证政策倾斜的同时,做到公正合理使用。当前农村依然存在集体经济模式,相关部门应设立公开制度,严格管理公共集体资产,比如可以在镇街会计委托代理中心设立公共账户,在镇街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公示每月的支出与收入明细,或者通过短信通知形式发送至农户手中,使每个农户均可以参与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在买卖公有集体资产时,应采用投票制度,力求得到全体村民的理解与同意,避免出现专断行事的问题。对于村民的投诉与不满,应设立完善的投诉机制,由专门的部门给予答复与解决。在进行财务审计时,应制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邀请各村代表人员听取审计报告,或者聘请专业的审计人员给予规范保障与监督,遵循全员参与、全员监督的基本原则,促进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的规范运行。除设定对外监督制度,还应设立内部管理机制,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范围,重点做好合同风险、现金管理、债权转让等工作,一旦出现财务问题,应及时启动止损与弥补方案,进行专门的追责处理,保证基层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为了改善缺乏专业财务人员的现状,应重视培养当地学生,给予具备财务工作意愿且家庭困难学生一定的扶持与帮助,签订对口就业协议,公费培养后回到家乡进行财务工作。同时,还应提高薪资待遇,给予更多实质性奖励,包括奖金、奖品、农业补贴等,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对于通过公务员报考后定向来本地从事财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地方政府应给予充分的关心与支持,由当地的财务人员带领新入职员工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避免因听不懂方言,降低沟通效率的问题。节假日时也应对财务人员体现出人文关怀,发放足量的单位工会福利补贴,日常还可以开展村级篮球赛等多样化的村级活动,拉近村民与基层干部人员的距离,通过生活中的良好相处降低沟通难度,促进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为了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地方财务部门应给予适当拨款,表现出重视态度,并通过新老员工的交流学习,使更多新员工掌握最新的工作理念与技巧。
做好财务审计基础工作
一方面应重视财务审计工作,注重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村的财务特点,根据实际村情制定可行的审计方案。期间应明确审计重点,结合内外调查模式,高效查账与取证,重点审计财务领导干部任期情况、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村资产管理使用情况、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等。审计期间应严格遵循财经法规与会计制度,严格根据既定流程,全面收集审理财务证据,及时公布审计结果,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违法乱纪行为,保证客观公正。除此之外,应逐渐扩大审计范围,除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的责任审计外,还应严格审计集体土地承包、村投资项目,明确村集体各项收支,并及时向村民公开,使每位农户了解集体收支明细情况。期间也应调动村民监督积极性,重点审计核查村民的举报问题,充分保障村集体与个人利益。为了提高审计质量,还应设立监督队伍,动态监管审计目标,并负责审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应强化财务管理力度,严格管理村集体各项收入,统一监管,包括集体土地、鱼塘、林地等承包费用;存款利息、投资收益等债券利息收入;土地征地补偿收益等。同时,还应严格管理收款收据,制定票据管理机制,严格控制领用数量,所有收入必须缴存入账,作废票据应统一盖上“作废”印章,不得撕毁。除此之外,还应严格设定报账程序,规范村级支出,主要包括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集体门面房、场地建设、公共场所构建等公益设施建设支出;村干部工资、奖金、补助等支出;村委会日常办公费用支出等。
引入先进信息技术
在农村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的前期决策、中期执行、末期核算等方面均应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在管理“三资”时,若仅采用人工整理方法,难度较高,工作量大,而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电子化处理,通过计算机进行清点盘算,变动时只需要补录信息并更新即可,真正实现“三资”的动态化管理。在审计工作中也应引入信息化技术,公示处理以阶段性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当人员发生变动时,需要检查审验工作的交接情况,若可以使用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中查询个人工作情况、进度等内容,并与纸质报告进行详细核对,为新任财务人员指明工作方向,减少耗时。
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财务管理由传统分散模式转向为集体经济模式,不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对此,应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力度,保证合理化、规范化运行,期间还应创新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流程,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水平,为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山東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办事处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欣华.新形势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产经,2021(08):172-173.
[2]黄仁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的必要性与审计要点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21(06):180-181.
[3]邓树勇,龚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