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医改中进一步发挥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

2021-03-05马涛

商业文化 2021年35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医护人员医院

马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领域的各种体系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我国医院形成的医院绩效管理制度,为医院长远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但是在医改下医院绩效管理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通过系统地分析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作出贡献。

医院绩效管理的含义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发展顺应国际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发展的潮流,不断探索并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途径和方法。医院绩效管理是指为了提升医院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共同进行参与的一种持续循环的管理过程。医院的绩效管理包括医院(部门)绩效计划的制定、医院(部门)绩效辅导沟通、医院(部门)绩效考核评定、医院(部门)绩效结果应用、医院(部门)绩效目标提升。在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运营效率,推动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

医院绩效管理的主要成效

医院绩效管理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医院绩效管理可以通过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评价,合理地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与奖惩制度的有效结合,充分地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其次,在绩效管理对医护人员绩效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发现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并监督医护人员进行改正。在这样的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工作能力会与共同得到提升,形成医院与医护人员双赢的美好局面。最后,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还能够提升医院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医院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处理好医院改革、经济效益和公益性之间的关系。医院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医院文化得以提升,凸显公立医院的社会效应及保证公益性,推动医院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医改中医院绩效管理情况介绍

随着我国当前医改的不断发展,绩效管理理论体系也逐渐成熟。我国的医院绩效管理逐渐产生了以下特点:

首先,医院的绩效管理与医院的发展战略制定结合更加緊密。医院战略是对医院长时间发展的总体规划,绩效管理与战略制定的结合表明:绩效管理服务于医院的整体发展,并需要契合医院的发展方向;其次,医院的绩效管理逐渐表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在当前医院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激励等工作的方式逐渐多元化,这是由当前医护人员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导致的,为了提升不同各个岗位、不同职责的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多样化的绩效管理势必成为绩效管理方式的主流;最后,医院的绩效考核逐渐产生多维度化的特点。因为在当前的医院发展过程中,要想全面地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样貌,除了对其业绩成绩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其他维度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比如医护人员的个人状况、医院的发展现状、行业的稳定程度等。通过多维度的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对医护人员进行全面了解,进一步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

医改中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绩效管理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主要管理制度,需要医院管理者对其不断的进行更新和修改,以达到能适应医院发展、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益与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医院绩效管理实行中,仍有较多困扰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问题出现,如绩效管理有时无法与医院之前制定的战略规划相适应、很多医院管理者对绩效管理手段并不重视、某些管理者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定义相混淆、很多医院无法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等问题。这些是绩效管理手段在实践中屡屡出现的问题,只有仔细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才能科学地制定出更加有利于医院发展的绩效管理规划,才能更好地推动医院健康长久的发展。

医改中提高医院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医改的战略目标明确,需要具体落实,完成上级目标必须逐层分解落实任务到具体医护人员执行时。二是对医改实施过程中的诸如病案首页质量、电子病历的应用水平、医联体的组建涉及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时。三是向差异化激励转化时,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是推动医院内部规范管理,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公益性的功能定位,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是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竞争实力,促进医院稳步发展的科学手段。

医院绩效管理在医改中的作用效果

医院绩效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规范服务的工作意识,让医院的员工管理更加科学、舒畅,减少服务问题和工作失误问题的发生;医院绩效管理大大提高了医院在行业中的形象,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口碑,推动了医院的经营发展;绩效管理通过导向性的绩效考核指标能有效地降低病人住院费用、药品耗材占比、检查化验费用占比以及住院率指标。因为绩效管理手段的实施,医院能够更好地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决策管理能力,推动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

医院绩效管理与医改的互为影响

医院绩效管理可以让医院工作人员人员更好地意识到新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出精准的自我价值判断,提升责任感和归属感。而医改项目之一的收付费改革(C-DRG)在绩效分配角度,科学的评估医疗服务的内涵和工作难度系数,不仅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学科水平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在绩效评价角度,有效了提升医疗水平,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还能对同一病种不同诊疗组进行横向对比确立优劣。同时,及时的绩效沟通反馈也进一步加强了C-DRG与实施医院的契合度。

提高医院管理层、医护人员对医改重要性的认知

强化医院管理层、医护人员对绩效管理的重视度是促进绩效管理制度在我国快速推广、实行和完善的重要举措。通过在医院内部举行讲座、召开内部会议等方式,使医院管理者与广大医院医护人员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医院发展和医护人员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及时的绩效管理反馈,让医护人员切实体会到绩效管理对医护人员发展的重要帮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医院高层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可以定期派出医院管理人员去国际先进的医院学习管理经验,加强管理者平时的理论研究,通过短期绩效管理实验进行新的绩效管理制度革新。

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服务质量

通过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服务质量,能够促进绩效管理工作更顺利的展开。医院对员工的绩效管理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的互相提高的过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虽然是医院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与监督,但是医院也需要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对员工的有效指导,最大限度的激励他们,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并提供其成长的平台,推动员工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医护人员的共同进步。

完善医院绩效管理监督考核体系

我国医院当前的绩效管理建设过程中,缺乏明确清晰的奖惩措施和体系来约束医护人员的行为。没有规范的奖惩制度,医护人员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就无法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也起不到恰当的激励作用。

通过进一步细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病患负担、发展能力及满意度建立完善的医院绩效监督考核体系,对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作出有效监管。监督考核体系是进一步規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效率及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力手段,监督考核工作的严格执行,奖优罚劣,保障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提高医院绩效管理信息质量

通过提高医院绩效管理信息质量,推动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展开。医院绩效管理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来提高管理水平。绩效管理因为医院部门数量繁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导致绩效管理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工作压力非常大,而且在进行信息调用时非常麻烦。通过提高医院绩效管理信息质量,有效地提升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水平,推动医院绩效管理工作更好地展开,推动医院的稳步发展。

随着医改的不断进行,我国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对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地优化,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将其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经费核拨、医保政策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可以很好地提升病患满意度,规范并保障医保基金的使用与稳步运行、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医疗保障事业的稳步发展。

(福建省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清流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岳文静,杨敬宇.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医院绩效管理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41(08):573-576+580.

[2]贺婷,牛琨,洪伊敏,明诗滢,韩振龙,李东纯,练康潮,袁勇.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J].现代医院,2021,21(07):1046-1048.

[3]郑函,蔡宇晴,蔡媛青,王文娟.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1,11(04):51-56.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医护人员医院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我不想去医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