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021-03-05张海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工作小学

张海婷

摘要:在實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目标。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实施班级管理,使德育目标贯穿于各个方面,是提高德育效果,培养班主任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作用很大,班主任要担负起教师的职责,同时也要负责班级的管理,其工作内容比较繁琐,但是大部分的班主任都可以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把班级管理和教学任务分开,从而提高了班级的管理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小学班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要重视实效性的培养,以实际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小学班主任的综合业务能力

班主任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是影响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工作态度,还是问题的处理,都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体现。为此,必须强化班主任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德育的分析和阐释,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并明确其主要的方法和能力,并通过学习和训练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其次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学生的成长规律、个性特点,将德育与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并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并自觉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才能确保德育真正地帮助学生提高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第三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仪表,掌握德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小学生缺乏人生阅历,他们善于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社会行为准则来指导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在不断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更新思想,不断地吸取先进的德育,使之与当代教育思想相适应。

二、通过丰富德育活动,影响到他们的正确行为

在影响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上,通过开展德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发挥,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德,成为一个讲文明、讲公德的好学生。通过班会来进行主题道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从德育的一面去体会德育。例如,在德育课上进行活动,班主任说:“各位同学,今天的“争当文明小学生”德育活动课,主要讲的是德育规范,你们知道什么是行为规范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对行为规范的理解最深?”在今后的竞赛中,班主任可能会问:行为规范有哪四大部分?《小学生守则》有几条?分别是什么?在学校,同学们应该怎样相处?请说出五种文明礼貌用语;在升降旗仪式上,应该怎么做?另外,在国庆节临近的时候,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会的机会,组织同学们一起唱国歌,看一些有关爱国的电影,做一些国庆小报,让同学们自己体会爱国主义的心情。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可以使学生在个体参与中体会到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正确行为。

三、通过故事情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抽象的道德教育思想

学生对抽象德育教育的认识是不彻底,所以把抽象的观念转换成直觉的方法,使学生能直接地参与和接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以情景模拟或者故事叙述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自觉。人们在对道德行为进行评判时,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省,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透过故事情境模拟,能使学生对抽象的道德观念有更深的了解。比如,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电视直播,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注意到录像的状态,并能向观众提问、反馈。你可以播放一个小学生在校园内乱扔垃圾的录像,向学生提问,问出问题的原因,并问学生应该怎样做,让学生明白垃圾的危害,环境的污染对周边生活居民的危害,让他们懂得怎样处置垃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观念。

四、运用混合指导方式,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理想教育、劳动教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要保证一一落实。要了解相关知识,仅靠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当前的德育工作方式上进行改革。首先,小学的孩子们年纪尚小,他们的理解能力很差,他们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加深对事情和价值的了解。为此,应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理论指导和实践相结合,丰富自身的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其次,要在德育工作方式上不断地创新,拓宽德育工作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传统的知识与思想的内涵结合起来,让学生吸收正面的道德思想,使他们具有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等鲜明的特点,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第三,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课外道德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有关道德准则和道德准则,如看望孤寡老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可以让学生吸收更全面、更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

结束语:

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德育工作,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重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起表率作用,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把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从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乡妮.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9(24)

[2]蔡然然,蔡英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

[3]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工作小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