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途径的探索

2021-03-05郭辉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郭辉明

摘要: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更具有特殊性,它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年龄小、学段较长,而学生性格、习惯的差异性又使班级管理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这需要小学班主任具备极强的教育智慧,用艺术的班级管理措施来推进各项工作,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那么,如何来具体开展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呢?结合长期一线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良好习惯

引言: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的保证。小学班主任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接受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而小学生年龄小、差异性大,意味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小学班主任发挥教育智慧,用爱心、耐心和恒心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抓好细节,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细节决定成败,针对现在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而独立自主能力较差的现状,需要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物,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做得不太好,班主任要有耐心、多鼓励,如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能够完成一些简单劳动,这对学生来说都是锻炼。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学会遵守时间、珍惜时间以及合理安排时间,这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条件,班主任可以从每天按时到校这一件小事抓起来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了责任意识,他们才能够知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进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压力才可能减小。具体来说,教师在给学生提要求的同时,要陪伴学生。如每天班主任自己早晨、中午就早早到校,坐在前面收發、批改学生作业。当学生看到老师做出的榜样,学生自然而然容易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之中。

二、疏堵结合,预见性地开展班级工作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最头疼的就是反复强调的问题学生依然是问题不断。实际上,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完全避免出现任何问题是不太现实的,这也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堵”与“疏”二者结合起来,不仅要“亡羊补牢”,更要“防患于未然”,减少班级管理中的被动。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意预见性开展工作。如在每学期开学初,学生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假期,生活和学习都比较懒散。对此,教师在开学初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要求要“紧”,通过召开“新学期新开始”的主题班会,给学生树立努力的方向,然后对于“重点”学生一定要多关注,严格要求,提升学生的紧张度,使学生顺利融入新学期的学习中。

三、不断提升班主任素质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

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教育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班主任的教学能力也是展示教师魅力的重要途径,用一堂堂优质的课,能够获得学生极大的信任。重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要紧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求,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使教师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时代需求相一致。同时,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既需要教师的说教也就是言传,还需要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就是身教,而对于学生来说身教往往是更重于言传。所以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也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教师对自我要求一定要严格,通过自身的示范来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也要做好。例如,每天教师一定要按照学校要求准时到岗,并且引导学生做值日、准备早读和午读;课间有时间一定要按照要求及时到班里转一转,发现地上的纸屑教师自己就要捡起来,同时给学生必要的提醒;对于凌乱的讲台,班主任也要注意随时整理;课间操班里无人,要随手关灯,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班级的物品注意轻拿轻放,并且用完后要收归原处,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的意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教育和引领,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四、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主任可以依据班级实际和学校工作要求来组建班干部队伍,在进行班干部人员选择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积极自荐;同时,班主任也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真正选出工作能力强、有表率和引领作用的班干部队伍。在日常的班级事务管理中,教师要大胆锻炼班干部;对于学生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尽快成长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使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还能够更好地发挥班干部的引领作用,促进班干部的成长。班级管理调动学生,还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班级氛围对于班集体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要想使学生都关心、关注班级管理事务,需要用良好的班级风气来影响学生,特别是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同时班主任也要耐心听取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建议或者意见,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级管理调动学生,也要使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部分学生会要么是对班级管理工作不理解,要么是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其他同学,造成班级的不和谐。对此,班主任要注意把每一名学生都调动起来,逐渐培养“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的意识。如可以实施“值日班长制度”,让班级中每一名学生轮流来担任班长,每人至少担任一天,来体验班长的管理职责,也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这样的岗位体验,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认同感会不断提升,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

结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和智慧的工作,也是落实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需要广大班主任结合时代新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来持续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相信一定能够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聂玉霞.陶行知思想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J].教育艺术,2021,(07):31.

[2]陈正永.情感管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1,(21):21-22.

[3]薛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探究[J].新智慧,2021,(20):57-58.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