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特征解析
2021-03-04王越
王 越
仝 晖*
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是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借助大运河申遗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机遇,济宁市正在积极实施“以河兴市”的政策,着力打造运河古城、江北水乡的城市特色[1]。运河是济宁的城市之魂,研究运河及区域水环境影响下济宁古城的发展历程与风貌特征,对于研究济宁城市特色及延续城水相依的水城风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济宁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扼要位置,济宁段鲁运河地势较高,其北侧的南旺分水枢纽成功破解了运河水脊的难题,确保了全线通航,被誉为“运河都江堰”。因运河而兴的济宁古城也因此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景体系,是运河城市研究的重要案例。然而快速城市化发展使济宁的运河城镇风貌及城市意象正在逐渐消失,古城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运河与城市的联系被切断,因此对于运河景观与古城风貌的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学界在区域水环境变迁及运河水利建设[2-4]、济宁城市建设、空间结构演化[5-6],以及景观变迁[7]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总体而言,缺乏鲁运河水利景观风貌的系统梳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营建的济宁古城风貌特征的解构分析。本文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聚焦于鲁运河水利体系及水环境因素驱动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特征2个核心问题。
1 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的组成
以学界对风景空间、风景营造等方面的诸多研究为基础,可知风景体系是由城市内外山、水等自然风景要素,以建筑、街巷等为主体的风景社会空间,以及由欣赏、体验活动为基础的风景延展空间组成[8]。风景体系这一概念紧密贴合了中国古代山水城市意象内涵和传统风景营建特征,直观反映了古代“山-水-城”的空间范式,将城市外围区域尺度山水要素纳入研究范畴,打破城池边界,形成城市与风景的整体性研究,帮助理解城市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风景体系聚焦于山水要素与城市营建的关系,包含城市与山水相融的物质形态及延伸出的文化、风俗、意象等非物质空间。
济宁古城所处的区域山水环境中,鲁运河对其城市建设与风貌特征起到核心影响作用。因此本文将鲁运河这一重要水文要素纳入研究体系,构建其影响下济宁古城“山-水-城”的风景体系研究框架,并探讨二者的互动共生关系。其中,运河水利景观由自然水系和水利工程组成,本文系统梳理了自然、人工结合的运河水脊水利景观的组成与风貌特征;古城风景体系则由山水环境、实体空间及城市意象构成,涵盖“山-水-城-景”四方面风景营建要素,进而从城址变迁、城池形态、水网体系、水利营建、功能格局和城市意象6个方面进行探讨,由宏观到中观、实体到意象空间搭建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图1)。
图1 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构成(作者绘)
图2 南旺水利枢纽系统(作者绘)
图3 南旺水利枢纽图示(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9])
2 鲁运河水利营建及风貌特征
济宁以北南旺附近是泰山分支分脊处,地势高耸,运河在此处难以跨越。明代修建的南旺水利工程引水、集泉、立水柜、置河闸,四位一体,解决了运河水脊的水源供给问题,对南北方的物质文化交流和农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图2、3)。
2.1 引水工程
明代黄河屡决,会通河淤塞,济宁至临清段舟不可行。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改水运为海陆联运,耗资巨大,跋涉艰辛。因此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复开新河至寿张沙湾入运河故道,恢复漕运[10]。但河无成水,因此白英①献策参与治运工程,主要包含以下3项措施。
1)筑戴村坝。元代曾在宁阳县北筑堽城坝引汶水,堽城以下有今康王河等多条支流汇入,水量陡增,因此在堽城下游筑坝水源更为丰富。且堽城坝已于元末废弃,不宜继续作为坝址,因此选择嵩山南麓汶上县南旺筑坝。戴村坝通长126尺(约42m),高度5尺(约1.67m),由乱石坝、滚水坝组成,以备分泄,保证运河不被冲决,以免农田湮没[11]。枯水期,水低于坝,引汶水南流经小汶水入运河;丰水期,水高于坝,任其漫坝向西由监河入海避免运河洪涝,有效调蓄运河水量。
2)开小汶水。修建戴村坝的同时,白英又开挖新河道——小汶河,用以将汶水水源引入南旺运河。河道北起汶河南岸开口,南至运河制高点,直线距离约30km,高差13m,为避免对入运河分水口的较大冲击,设计80余处转弯,增加河道距离以保持适当流速。
3)导泉补源。运河所处山东段地势较高,引水不便。但因鲁中山区岩溶地貌发育,溶洞、溶蚀情况较多,因此易于河水下渗形成富集的地下水资源。山麓地带的地下水涌出形成泉眼,成为运河水源补给。因此白英收集泉水汇集入运,汶上城北开沟南引,为北泉河;城东南各泉西南引,为南泉河,两泉河合流后流入南旺。“山东泉源,分五派以济运道……是为分水派、天井派、鲁桥派、邳州派和新河派”[12]。五派水系分别来自兖州、青州、济州三府境内的泉眼,是漕河命脉。
2.2 分水工程
南旺运河水量北少南丰,为平衡水量,白英在南旺制高点、河道汇流处设置分水工程,人称“龙王分水”。分水口设置在小汶水与运河交汇的丁字口对岸,砌筑长约220m、高约4m的迎水石堤。石堤用以抵抗汶水水流冲击,同时中间河底设置鱼嘴形分水尖,通过改变分水尖的形状、位置和方向调节南北水量比例,保证南旺至临清段的水源补给。
2.3 蓄调系统
2.3.1 设立水柜
为平衡运河水量,实现动态控制,在运河设水柜以蓄洪,设陡门以泄涨。“水柜即湖也,非湖之外别有水柜也。漕河水涨,则减水入湖,水涸,则放水入河,各建闸坝,以时启闭”[13]。鲁运河沿线有两大湖泊群,即北五湖与南四湖,其中“蜀山、马踏、南旺、安山、马场诸湖,皆辅汶北流者也;独山、微山、昭阳、吕孟诸湖,皆辅汶南流者也”[14]。明清时期2个湖区作为运河重要水柜,承担蓄洪补水的重要功能,其湖泊组成及面积均有一定变化(表1,图4)。
图4 明清时期济宁区域水环境变迁图4-1 明代济宁区域水环境(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15]50-51)图4-2 清代济宁区域水环境(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15]22-23)
2.3.2 设置河闸
为调节水量,南旺诸水柜上相地置闸,建有进水闸、积水闸、平水闸和减水闸,以时蓄泄。“陡门”,即减水闸,“自南旺分水北至临清三百里,为闸二十有一;南至镇口三百九十里,为闸二十有七”[16]。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工部朗中杨恭又增修了南旺南北闸,南闸名柳林闸,北闸名十里闸,两闸相距5km。此外,还有寺前闸、十里闸、开河闸等辅助闸口形成河闸系统,明显提升了南旺湖的蓄调能力(图5)。
河闸的设置共有2个作用。其一,平衡水量。“今此二闸,最宜斟酌启闭。若浅于南,则当闭北闸,使分北之水亦归于南;浅于北,则闭南闸,使分南之水亦归于北”[18],可知南旺分水枢纽置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二,蓄水滞沙。“南旺上接汶河及徂徕诸泉平时固皆清流,霖雨骤至,则数百里之沙泥尽洗而流入汶河”[19],泥沙在二闸横栏,保证河水通畅。
2.4 运河改道
明永乐以后,黄河河患增加,会通河屡遭黄河冲决,阻塞漕运。因此,自明嘉靖六年(1527年)起的80年间,开凿南阳新河和泇河,济宁至徐州段运河全面改道。明隆庆元年(1567年),新开南阳新河自南阳湖东出,走昭阳湖东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开凿的泇河使运道继续东移,避开黄河河道,缩短航程。泇河开凿后,山东运河全线渠化,成为京杭大运河全线唯一完全由人工开凿的河道。
鲁运河济宁段通过引水、分水、调蓄体系的建立,形成了筑坝拦水、南北分流、动态控制的水利设施体系,结合泗水、汶水、北五湖、南四湖等天然河湖,形成运河水脊区域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运河与济宁城市发展具有共生互动关系,运河穿城而过,深刻影响着济宁古城的城址变迁、形态特征与功能布局,建立起鲁运河独特区域水环境之上的古城风景体系。
表1 运河水柜概况
3 鲁运河影响下济宁古城风景体系特征
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带来了济宁的城址迁移和城池的扩张,深刻影响着内外城的布局特征,以及城池内外独特的景观风貌。鲁运河水利景观风貌影响下的古城风景体系研究主要从城址变迁、城池形态、水网体系、水利营建、功能格局和城市意象6个方面展开。
3.1 因水而生的城址变迁
济宁古城的发展始终与运河息息相关。历史上济宁古城经历了2次城址变迁,分别是秦至五代位于明清济宁城南50里(约25km)的“任城”时期,这一时期大野泽时常泛滥,水患频仍;唐至宋代,城址位于元代开挖的大运河南岸;元代大运河开凿后因运河南岸地势低洼不便转漕,故在运河北岸渔山高地修建土城,升济州为济宁府,治任城,济州州治因迁任城而得“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后于明代“易土为砖”并一直沿用至清末,改称济宁州[3]。运河穿城而过,形成天然河湖、水利体系与济宁古城共生发展的格局(图6)。
图5 明代运河闸坝(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17])
图6 济宁州城区位(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0])
图7 清末济宁城厢图(作者改绘自济宁市博物馆“济宁城厢图”)
3.2 内外双城的城池形态
内城“旧以土筑,明洪武三年易以砖。高三丈八尺,顶阔二丈,基宽四丈,周九里三十步”[21],城门四,门上各有月城和城楼,东门外有水门。明代扩建城池为济宁州城后,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3年),在州城外修筑外郭,形成内外双城格局。环城外郭周33里(约16.5km),有18个城门,垣高8尺(约2.67m),利用府河、月河天然河流加东南部人工城壕作为护城河(图7)。
3.3 内外贯通的水网体系
济宁所处区域为北五湖、南四湖的中央,城中有京杭大运河穿越,城南有运河支流月河,城外洸河、府河绕城在城东北汇流,与人工城壕连接构成城池的护城河。“汶泗洸府诸川,南旺、蜀山、马场、南阳、昭阳皆在其所辖之内”[22],城内有金线泉、蛇眼泉、浣笔泉、砚泉、太和桥泉等诸泉,以及位于城墙四角称作“海子”的蓄水坑塘;城外有泉河、牛头河、赵王河等主要河流,另外有王母阁坑、冰窖坑、马家大坑、莲花坑等大小不一的水塘十余个。济宁城池内外坑塘、泉、渠、河、湖相互贯通,是运河沿线典型的河港水乡[22](图7)。
3.4 排蓄相宜的水利营建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区域水文地理条件,排水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沿线城镇的洪涝灾害,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其一,马场湖蓄积能力有限。洸河、府河在济宁州城东北合流后汇入马场湖,出现了“湖不能容,旁溢四出”的情况,洪水“既无行道,又无出路”。其二,洸河河道淤塞,造成洪水汇聚。洸河为汶河支流,为减少汶水注入洸河流走,避免影响运河水源供给,历朝历代均减少对洸河的疏浚,导致河道淤塞,洸、府河交汇的城关地区几乎年年为灾。其三,黄河决溢致洪涝不断。据统计,公元前602年—1938年的2 540年间,黄河下游漫溢、决口、改道约1 500次,下游决口地点在鲁西南鱼台、金乡一带,洪涝灾害不断。随着明中后期南阳新河和泇运河的开凿,南四湖区成为黄河泄洪区。其四,水柜变为民田,水无所归,泛滥为灾。清代以来,南四湖区、安山湖湖田垦殖,济宁、嘉祥、金乡、汶上等县洪灾频发。
为解决洪灾问题,济宁古城建设了河道闸坝-护城河-碎石围护-城墙防御的御洪体系。
1)排水体系。济宁内、外城外坑塘遍布,均有护城河环绕,形成城池内外的排水体系。城墙内东南角和西南角的蓄水坑内建有穿城墙而过的下水沟,与护城河、府河、运河相通。洪水来时,经城壕入玉带河,也可由洸河、府河入西侧水柜马场湖泄洪,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内的洪水淤积。
2)设闸调蓄。济宁周边的闸口设置主要有3个作用。其一,进行运河的南北分流。鲁运河济宁城池周边元代建闸18座、明代建17座、清代至民国建3座,共计38座,有著名的天井闸、安山闸、任城闸、南阳闸等,其中天井闸、任城闸的启闭用以运河的南北分流(图5)。其二,减少运河清淤量。于府河上设置的杨家闸,可使汶水、泗水从北护城河外环城流至马场湖,沉淀泥沙后流入运河,减少运河泥沙量。其三,分杀水势。为避免洪水经洸、府河交汇处直接对济宁城墙造成冲击,在两河入城前,设置杨家闸、任城闸、天井闸等减水闸缓冲水势。
3)碎石围护。济宁古城十分注重城垣防洪功能的设计。为进一步削弱洸、府河汇流处对济宁古城的冲击,城垣东北隅外墙设置了排桩碎石以保护城垣。
4)城墙防御。济宁州城于明代筑土为砖,并多次加固,东城门外设有水门,用以城池内外的水量调蓄。城门结合月城、城垛等配套设施,共同构成防御洪水的坚固防线。
图8 清代济宁治河及相关机构分布(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7])
图9 清代济宁商业分布(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7])
图10 清代济宁古城园林景观空间分布(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2])
3.5 因河而兴的功能格局
漕运发展深刻影响了济宁古城的城市格局,治河机构、商业布局及游赏空间特色分明。内城、外城具有明显的功能区分,内城以治河机构、行政机构为主,城池格局较为规整;外城则因运河商贸而兴起,呈现不规则的自由格局特征。
3.5.1 治河机构
因济宁地势高亢、水源不足,因此运河能否顺利越过水脊是运河贯通与否的关键所在。为方便运河治理与管理,元明清三朝均将全国运河最高管理机构设置于济宁。元代最早的黄运管理防务机构水监、明代最高河道管理机构河道总督、清代管辖河南和山东黄运事务的河东河道总督均设置在济宁,影响着古城行政空间的布局。除治运最高机构以外,其下属的各类机构,如运河道署、泉河通判署、管河通判署等,以及服务于漕运的军事机构,如运河兵备道署、卫署,还有朝廷派驻的布政司行台、治水行台等机构也分布在内城区域,构成济宁的核心行政群域[23]58(图8)。
3.5.2 商业布局
明清时期,济宁是鲁西南地区最大的商货集散地,“南船北马,人物殷实”,拥有药材业、皮毛业、粮食业等“十八行”,并形成了以城内南北、东西大道为主的30余条专业性商业街巷和市场。商贸活动最发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运河、月河两岸,形成长达16km的郭城商业区。运河沿岸的皮坊街、粉房街、扁担街、竹竿巷等为手工业聚集的行业街道,月河至南关之间也拥有密集的行业街市,许多街巷仍保留至今[3](图9)。
随着商业发展,济宁外城面积远大于内城,南外城为商业聚集区,占地最为开阔。其中按照行业划分的市集集中分布在城墙内外的各个专业街巷中,19个大类别的集市大都分布在外城,其中南关、南乡占7个[5]。其面积随着商贸发展仍在扩展,至清咸丰年间,南关外又增加糖房巷、驴市街等市集。最终形成了以济宁为中心,围绕其周边的城镇、闸口、乡村由运河联系在一起的商业层级发展网络。
3.5.3 游赏空间
漕运发展带动了济宁的经济繁荣,明清时期兴起私家园林建设的热潮。明嘉靖年间对河道进行2次集中治理以后,漕运畅通,经济发展达到鼎盛,成为私家园林建设的黄金时期。这些园林大都集中分布在运河沿线,营建者多为官员。据统计,明清时期济宁所建私家园林多达53座,遍布内城及城东郊、东北隅等区域。“济宁州素繁华,人物风雅,园亭池馆之胜甲于诸州”[23]274,被称为“江北小苏州”(图10)。园林营建具有典型的北方园林特色,又糅合了南方造园技法。文人墨客在运河、洸河、府河之上建园结舍,又选择松、柏、梅、柳、榆等丰富园林景观,寓意人格志向。随着大运河淤废,极盛时期的私家园林逐渐消失,皆无迹可寻。
3.6 依托山水的城市意象
济宁位于古运河畔,历史悠久,商贸繁荣,曾有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赏居住,吟诗抒怀,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以太白楼、浣笔泉为主体的济宁古城八景包括“行宫春树”“峄岫晴云”“白楼晚眺”“南池荷净”“墨华泉碧”“凤台夕照”“西苇渔歌”“麟渡秋帆”[24],虽然八景意象大都已不再,但仍能从诗作中感受到繁华的运河城镇风貌(图11)。
图11 古城风景体系(作者绘)
4 结语
区域水环境影响下的济宁古城内外风景体系主要包含鲁运河水利景观风貌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古城风景体系。运河水利景观风貌由自然水系与水利工程组成,在北五湖、南四湖、泗水、汶水等天然河湖的基础上,建立引水、分水、蓄调系统,形成了筑坝拦水、南北分流、动态调控的水利枢纽体系及运河水脊独特的水利景观风貌。鲁运河穿济宁城而过,古城因水而生,结合古城内外天然坑塘、府河、洸河等天然水系而呈现城水相依的北方水乡风貌。城址的2次迁移及内外双城的城池形态均与运河密切相关,因济宁地处运河水脊的特殊地理位置,内城分布有大量运河管理机构,外城则因河兴市出现了沿河带状商业区及因市而荣的园林景观。运河与古城共生共荣,带来了济宁的繁荣发展,深刻影响了济宁的城池选址、实体空间格局和城市意象特征,形成了运河沿线城镇独特的景观风貌。
直至今日,济宁仍保留有丰沛的水网体系及水工遗迹,包括济州河、会通河河道、南四湖水柜等水源设施,以及天井闸、金口坝、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等水利工程设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运河水利景观遗产,其中南四湖、戴村坝、洸府河等依旧发挥着水利功能。目前,济宁对运河两岸文化遗产已进行了相关保护,包括古运河、月河全线水系整治,运河两岸代表性建筑的维修与保护,以及水利水工设施的考古挖掘与恢复性重建,使运河文化得以重现光彩[25]。在京杭大运河申遗、南水北调和济宁重视古运河保护与发展的背景下,面对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与挑战,研究济宁区域风景体系营建特征、运河发展与古城的互动共生关系,对于运河景观保护、文化传承和城市风貌更新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 白英,字节之,汶上县白家店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运河会通段淤塞,经工部尚书宋礼等16万余人治理仍无济于事,于是宋礼请出农民水利家白英辅佐,以白英之谋引水济运,终解决运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