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细菌性脑炎危险因素分析

2021-03-04刘丽丽

青岛医药卫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脑炎细菌性口病

刘丽丽

(广饶滨海医院,山东 东营 257300)

手足口病属于典型的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为此疾病的高发人群,少数患儿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1]。细菌性脑炎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加快病情进展速度。在通常情况下,患儿病情由第Ⅱ期发展至第Ⅲ期仅需要几个小时,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存活患儿也极易留有后遗症[2]。明确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患儿争取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本研究主要对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细菌性脑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单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2~5岁,平均(3.81±1.19)岁;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1~5岁,平均(3.73±1.22)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观察组患儿经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明确诊断为细菌性脑炎。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死亡病例,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儿。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本院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两组患儿的病历资料,对手足口病患儿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次研究需要纳入的相关因素。经整理分析,最终将性别、呕吐、口腔溃疡、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差、神经反射异常、呼吸道感染、WBC计数、CK-MB水平以及PCT水平纳入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影响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性别、呕吐、口腔溃疡、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差、神经反射异常、呼吸道感染及WBC计数、CK-MB水平、PCT水平异常升高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性别及临床症状比较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性别、口腔溃疡、意识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呼吸道感染、精神状态差、神经反射异常的患儿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性别及临床症状比较[n(%)]

2.2 两组患儿WBC计数、CK-MB水平、PCT水平异常升高率比较

两组患儿WBC计数、CK-MB水平异常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水平异常升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WBC计数、CK-MB水平、PCT水平异常升高率比较[n(%)]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合并细菌性脑炎为因变量(赋值:无=0,有=1),以“2.1、2.2”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具体的计数资料指标赋值情况:(1)呕吐:无=0,有=1;(2)呼吸道感染:无=0,有=1;(3)精神状态差:无=0,有=1;(4)神经反射异常:无=0,有=1;(5)PCT水平升高:无=0,有=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神经反射异常以及PCT水平升高均是导致细菌性脑炎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高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感染多种肠道病毒后所引发的疾病,患病后主要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4-5]。大多数病情较轻的患儿预后较为良好,而少数患儿病情控制欠佳则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肺衰竭、呼吸及心率加快等症状,诱发脑膜脑炎等多种并发症,并可导致患儿留有后遗症,如不尽早诊断与合理治疗,可造成神经元性水肿,导致患儿死亡[6]。因此,有效明确细菌性脑炎产生的危险因素,对改善患儿预后尤为重要。

本文在分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基础上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细菌性脑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呕吐、呼吸道感染、精神状态差、神经反射异常、PCT水平升高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神经反射异常以及PCT水平升高均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细菌性脑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下对相关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3.1 神经反射异常

神经反射异常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就是肌阵挛、睡眠障碍等惊跳反应,其中肌痉挛属于重复、短暂、缺乏节律的肌肉抽搐。病理学惊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通过多种神经途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儿出现神经损害[7]。大脑皮质、小脑、脑干以及脊髓是惊跳反应产生的触发器[8],上述部位出现缺血、坏死会导致病情恶化,致使脑干下部血管收缩中枢以及呼吸中枢遭受破坏,并进一步导致血管功能出现障碍,诱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加重患儿病情。因此,在开展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高度警惕患儿是否频繁出现惊跳症状,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告知医生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患儿病情加重,诱发并发症的产生。

3.2 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化脓性感染后的常见疾病,细菌性脑炎患儿通常会伴有其他部位的细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9]。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等,机体内感染灶致病菌可通过血行播散至鼻咽部细胞,进而可转送至脑膜屏障,使脑膜遭受细菌侵袭。因此细菌性脑炎产生前通常会表现出前驱感染症状,应当高度重视患儿出现的前驱感染症状,并作为细菌性脑炎的重要预警指标,并及时给予脑脊液检查,通过脑脊液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便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10]。

3.3 PCT水平升高

发生病毒感染时,机体PCT水平不会出现明显升高,当机体出现细菌、真菌感染、脏器功能衰竭的情况下,血浆PCT水平升高,因此PCT可对机体炎症反应活跃程度进行有效反映,借助PCT检测可与病毒性脑膜炎相区分[11-12]。临床应当重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PCT水平的监测,当PCT水平出现异常升高时,应进行脑脊液培养,明确病情,以期为实施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呼吸道感染、神经反射异常以及PCT水平升高均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危险因素,临床当中应予以加强重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脑炎细菌性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警惕手足口病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