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021-03-04饶玲
饶玲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思想政治工作;作用
引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层面,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居住、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全,增强与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作为目前新时期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倡要创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效用与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渠道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达到党的领导的主要渠道与重要保障
目前能够将群众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统一化思想、凝聚力量、紧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使群众体验到党与政府的温暖,加强社会群众对党与政府的认可与信任,使得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提升,促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范围下,有效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为达到自我效益,创建和谐社会而奋斗。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根据创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与主题,弘扬和谐发展理念,推广相关和谐知识,创造和谐环境,丰富和谐含义[1]。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主要政治任务的主要保障
创建社会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战略性任务的提出,就需要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予相应的崭新条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主题提出全新的规范。和谐社会的创建离不开重要价值目标的建立,但是此种目标是否能够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在全社会构成一种相同坚定信念,并且形成群众的行为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在思想政治工作效用发挥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公正以及诚信友爱的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基于此目标与主题,宣传和谐观念,推广和谐知识,创造和谐环境,持续充沛群众的和谐精神世界,加强人们的和谐精神力量,实现群众和谐社会的精神需要,为社会治理给予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一)防御和处理社会问题
第一,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单单是其自身实践的产物,还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理念的影响。当负面的价值观念步入到群众的头脑并且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时候,群众也会在其引导下造成关于社会矛盾的误解认识,进而引发社会矛盾。所以,重视对社会舆论的指导在对社会矛盾的处理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将群众思想认识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把握主流传播介质紧抓社会的整体舆论引向,促使群众在正确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看待利益问题与社会矛盾[2]。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经过指出不好思想观念的漏洞协助群众在认识的前提下将其从脑海中摒弃,丢掉错误思潮对人们认识形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有利于群众以科学的观念认识为指引方向来正确对待社会矛盾,最后处理社会冲突。第二,经过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广大群众当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使得群众在正确观念认识的领导下构成广泛联系、综合发展的世界观念,并且将其当作观察与探索事物的基础与前提,进而正确了解社会矛盾与冲突。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传播能够利于人民树立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促使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进而利于群众在正确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客观冷静的对待利益冲突,在正确处理个人效益和国家效益、当下利益与日后利益之间的关系中构成关于利益问题的科学合理看法,最后解决社会矛盾。
(二)维护公共安全
尽管目前在新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促使群众对自然界的影响与把握与以往对比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在自然面前人民的力量仍然是薄弱的。特别是自然灾害的破坏性,使得人们出现较大的恐惧感。在人民群众观念的认知水平囿于时,其还会把此种恐惧感无限扩大,成为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进而为积极进行防灾工作带来负面性的影响。所以,在防御灾害的时候,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助于群众从思想认识上感悟到防御的可能性与重要性。经过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党与国家能够将关于灾害的正确认识传播给群众,这不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其内心的恐惧感,还可以助于人民群众意识到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灾害进行防御,进而使灾害的损失率降到最小。
(三)思想政治工作利于单位树立忧患意识与问题意识
经过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于相关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建立忧患意识与问题意识,及时察觉破坏社会安定的苗头并且将其遏制在萌芽时期,进而达到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高效地防御社会风险离不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各种部门的负责人而言,唯有具有忧患意识与问题意识,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社会上具有的多种潜藏问题加以注重,才能够发现其中的不安定原因。所以,在防范社会风险过程中,需要经过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有关单位部门的责任人构成忧患意识与问题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用宣传教育的模式,经过在有关单位部门的负责人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得他们从思想上体会到忧患意识与问题意识的养成对风险防御的必要性。
结语
综上所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考核,着力于从思想政治教育参加社会治理探讨思想教育和社会治理结合,在调查与研究当中能够清楚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其基础上寻找到互相配合之处,能够为一同促进我国社会治理充分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张贵群.社会治理共同体:理论内涵、时代价值与建设路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03):124-132.
[2]李静.社会治理视域下社区教育主体学习权益诉求研究——以广东湛江海昌社区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20,24(03):42-48.
[3]周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研究——基于理论创新和研究体系的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9,35(04):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