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实际的思考
2021-03-04时雪松
时雪松
关键词:数字通信原理;教学;仿真
0引言
数字通信原理是信息与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通信课程的基础,课程的难点在于研究信号传输过程,在实际传输中,因为信道中噪声的影响,对信号的时域以及频谱造成的影响,重点是学习几大常见的数字通信系统,研究数字通信系统中各种器件的作用,学会分析常见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性能,以适应现在信息社会对通信人才的要求。
数字通信原理这门课程,其理论性较强,数学推导较多,并且,如果没有数电、信号与系统的支撑,学习难度较高,在实际教学中,不易把握学生的基础,并且,教学的难度也比较高。
1在数字通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学的要求,问题也有很多,首先,理论教学与实际的通信技术联系不深,并且没有适时的更新教学的重点,其次,教材中的知识较为老旧,无法与通信的新技术共同发展,经常出现理论落后于技术的情况,最后,则是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模式出现了问题,本门课程,一般为较为年轻的老师进行授课,其对通信新技术的了解不深,对本书的理论内容掌握不牢,并且,教学模式以讲授式为主,注重公式的推导。
2数字通信原理的授课方法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教育,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掌握学生对前面支撑课程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教学内容的更定,教学内容需要抓住课程的主线以及每一章的脉络,理清各个章节的关系,从而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精简与简化。本门课程的知识是围绕着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展开的,前面,是对模型中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讲解与分析,后面,则是围绕系统框图来介绍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并依据信号与噪声的时域、频域的表现形式进行讲解;围绕通信技术中两个主要的性能指标展开分析和讨论,最后,则是对通信过程中的同步问题进行分析以及通信新技术的介绍,此部分,主要是与通信技术联系,让学生可以了解本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了解前沿的通信技术,起到理实结合的作用。
3教学改革
3.1 教学手段改革
数字通信原理作为完整的一门课程,内容较多,知识点比较分散,重点与难点不突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应该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信号的传输为主线,将通信的编码、调制、滤波等技术结合到主线上,将其进行融合,避免出现没有层次感、内容混乱等情况,以此,便于学生找到通信技术与原理知识的关联之处,将混乱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形成较为清晰、系统的知识框架。
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创新,利用仿真软件以及智慧黑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与手段,来进行创新型教学。对于公式推导显著,高等数学知识较多的内容,可以利用板书以及智慧黑板的交互功能进行教学,放慢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节奏,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的例子,辅助其进行学习。
3.2 利用Matlab仿真演示辅助课堂教学
本校目前的通信原理實验,主要是利用通信原理实验箱进行理论知识的验证,实验步骤都是事先确定好的,学生真正动手、动脑去通过理论知识来创造性的进行电路的搭建以及程序的编写,普遍,对实验兴趣不深,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是,对于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普遍对程序比较陌生,没有很好的电工、电子等课程的基础,设计实验时也有着一定的难度。
而利用仿真去与实验结合,可以较好的弥补上面的缺陷,极大地提高实验的设计性,在学生使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对软件的程序以及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设计系统方案,寻找适合系统的参数、器件,从而使得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4结束语
《通信原理》课程较为基础,理论性强,与工程结合密切,因此,教学内容要形成体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概念的介绍和理论公式的推导,又要注重对通信基础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讲授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的接受专业知识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实践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掌握通信原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 刘学勇.详解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朴燕,王宇,臧景峰.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和创新探讨[j].青年与社,2009(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