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上混乱将至

2021-03-03高桑

青春 2021年3期
关键词:弗拉基米尔幸运儿戈多

高桑

有一段时间,在那些缱绻又困乏的午后,我自由地陷在床上,手机在播放我喜欢的歌曲,大都是些旧时代男人的嗓音,他们在空气里散漫地传播,带着时间的凝重感。窗帘被全部拉开,下午的阳光坚毅又安静,狭隘的房间里,我分不清声音和光线哪一个占据着更多的空间,谁包裹着谁。在这个时候,陈汐总是上身一丝不挂地坐在窗前,面对着那些无聊的书籍,直到书籍上的文字在百般琢磨之后终显无谓。我正对阳光,眯着眼睛看陈汐赤裸的背影,在强光之下,我只能看见一个柔软的黑色轮廓,那些身体上细微的绒毛都开始虚化,整个画面如同死亡一样不再真实。

年后的春天,我们像是迁徙一般把被子、书籍,以及所有维持我们生活的物件都搬到这个地方,在没有整理之前,这里乱得像是废弃的工厂,可那时的我们也正和春天所有的物种一样,浑身布满了力气。陈汐扎上头发,用抹布和扫帚不断开垦着这个了无生机的地方,而我把垃圾一次次抛却,仿佛把一些负担扔进凡尘。就在完成铺床的最后一个动作之后,陈汐与我相视一笑,空气里腾起的灰尘在我们目光交汇之处肆意旋转,可是那无关紧要,似乎我们两人都觉得,生命的内部正在发生着一些积极的改变。此前,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走进了大学生活的末端,陈汐决定了继续深造,不仅是出于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更是对一切偏离既定路线的不安。在做决定的时候,她没有经历多少徘徊,看似她主宰着自己的生活,可我知道,在她的心里,还是任由自己在生活的水流里漂浮,正如她做出这个决定,并非出于自己的欲望,而更像是出于一种妥协,一种为了结束争论而尽快选择的妥协。这和她对待所有事件的态度不谋而合,永远用静默如谜的冷淡包裹着自己。在我的印象里,她从来没有向我索取一个拥抱,可是我张开双臂的时候,她总是能让拥抱的热烈最大化。有時候,她的态度也让我莫名地伤感,在看着她无欲的眼神时,我觉得映在她眼睛中的我,对她来说,也只是个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存在。与她相比,我分不清自己是不是一个悲剧,就在我日复一日地思索到底是接着读书还是工作的时候,我已经悄然地把这两者的最佳时机都错过了,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间屋子里陪伴她。陈汐不停伏案的样子已经让我麻木,当然让我麻木的远不止这些,还有她的电脑里不断涌出的英语,窗外一成不变的风景,有时候,我觉得甚至是时间本身,都叫我不可接受。每天我都等待着无所事事的午后,空洞的歌声和阳光,还有陈汐身体的剪影,如果永恒这个词语有一种特定的样子,我希望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虽然陈汐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但我总还觉得,春天对于我们是值得留恋的回忆。我们多数是在白天近乎疯狂地缠绵,彼此的身体被不可阻挡的幻想深深吸引着,让我以为这个封闭的空间之外一切都不再重要,单单是这绳索般的情欲就能维持我度过余生。陈汐梦一样的沉默对我来说更是一种囚禁,她和空间本身一样,叫我无法逃脱。可是在几十天之后,我第一次走出那些房间的时候,感受到了外面的太阳真实地落在我的身上,空气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那些情欲的墙壁在我面前悄然裂缝。树叶上的绿色好似要冲破树叶形状的束缚,蝉的叫声也在冲击着广袤的天空,我走在两边种着香樟的路上,漫无目的。我重新走回学校,每天不知所措地在校园和那间房子之间徘徊,眼前尽是些迷茫。我以为这是夏天的缘故。

我再也无法忍受那些无聊得腐烂的时光,我在学校的礼堂,叫来那些我以为是我朋友的人们。一年前,我还是话剧社团的社长,现在我面对着这些曾经共事的人,其中包括我的后辈,我告诉他们,我想最后演一出话剧,他们几乎没有思索就同意了,然后他们一本正经地问我,演一出什么,我停顿了片刻,说出了已经准备好的答案,《等待戈多》。就在我说出这四个字的瞬间,他们异乎寻常的热情叫我反感,我知道他们大多都没有读过原著,而这种病态的热情只是出于“等待戈多”四个字如雷贯耳,但早晚有一天,热情会变成厌倦,厌倦会变成对那些长篇累牍的无聊台词的愤怒,这个过程就像对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的态度一样。

我分不清对于陈汐,对于我们之间的爱欲,以及那一间承载着一切的屋子,我的态度是到了厌倦还是愤怒,抑或是还长久地停留在不可一世的热情阶段。四季的变化沉缓又分明,习惯于昨日和今日没有差异,可是累积的变化总有一天让人招架不住。夏日伊始,空气里黏稠的质感已经把春天的回忆扼杀,我几乎目睹到了这场杀戮的血迹。皮肤上无处不在的浮躁汗液让我们逐渐排斥开来,阳光不再是寂静,而是耀眼的色泽,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不论碰到哪里,都是难受的滋味。我常常看着陈汐赤裸全身,烦躁地在她的书籍之间走来走去,因为汗水,我能察觉到她每一个毛孔上的汗毛都侵略性地展开,她腰间的赘肉,大腿内侧不协调的轮廓,还有她消极的表情,让我聒噪不已。她不时烦乱地挥动着双臂,像是在驱赶蚊子,也如同在驱赶一个看不见的愤怒的魂灵。眉头总是皱着,嘴里发出不耐烦的咂舌的声音。如果这个时候,她的英语磁带再一次响起,那些机械的无意义的音符再来冲击我的神经,加之汗液在我的头发之间肆意流淌,那我注定忍无可忍独自离开。总之,我觉得我和陈汐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可是我说不出来,就像是那天空气中破碎的声音,但我不断告诉自己这只是夏天的缘故。

百无聊赖之际,我只好专注于《等待戈多》的排练,我选择了两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去演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一个没有胡子的人去演孩子,而我选择了波卓这个角色,至于幸运儿,一开始难以定夺,但最后,是一个体态臃肿的人来饰演。我决定让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穿褶皱的西装,而波卓和幸运儿穿奇装异服。就这样,在炎热得连树叶都无力的下午,我们在沉闷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咀嚼这些台词,风扇在我们头顶不知疲倦地转动,起初,我们的热情还赋予了这涌动的气流一些意义。可正如我所预测的一样,他们对于那些干燥的文字和淡薄的情节很快失去了兴趣,一切重归沉闷。也因为我的自负和烦躁,我总是觉得他们不得要领,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就像两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群众演员,刻意地夸张,死板的动作不止一次让我愤怒,每当演到“我们走吧,我们不能走,为什么,我们在等待戈多。”弗拉基米尔说我们不能走的时候,摇头摆手的动作让我恶心得想要呕吐,爱思特拉贡还报以疑惑的表情,最后,当弗拉基米尔说:“我们在等待戈多。”他们两个就像不折不扣的傻瓜一样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我一再告诉他们把这些愚蠢的肢体语言统统删掉,尽量演出一种冷淡,最好是暗地带些情感的冷淡,如果做不到,那就单纯地冷淡好了,可是这些浮夸的动作像是刻在血液里一样坚韧。一开始,我还热情地喊一声“停下”,最后,我只是冷漠地挥挥手臂,他们就不耐烦地停下表演。渐渐地,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也莫名冷淡,再加上四处奔波去申请表演的场地,以及纷繁复杂的宣传工作,到头来,无非筋疲力尽。如果说我、爱思特拉贡、弗拉基米尔等等在这个过程里面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夏日的时间在我们肢体的空隙里平滑地流走,纵使缓慢得出奇。

不知道为什么,在漫长的排练期间,我丝毫没有向陈汐说过一丁点关于演出的事情。也许是她过于冷漠而又烦躁的态度让我退却,可是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的胆怯让我没有开口。在她每日认真的伏案之中,我去把排练《等待戈多》一本正经地告诉她一点也不比《等待戈多》本身少一点荒诞的色彩,所以我们之间只能一如既往地沉默。交谈本身如同一个虚词一样虚无,再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那天我回去的时候,她难得穿着整齐,格外安静,汗在她的面颊上流淌她也置之不理,只顾自己坐在床边,没有机械地去书写那些题目。等我进门的时候,她看了我一眼,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什么也没有做。那天她的声音很干爽,像是冬天沙一样的雪,让我联想到顺滑的裸体。在这样黏稠的日子里,偶得的性欲让我兴奋。我怀揣着新鲜感把她压下,在我的手掌之下,所触碰的每一个地方都和室外的空气一样燃烧了起来。我贴紧她,把脑袋埋藏在她的胸膛里,这间房子的气息似乎一下子灌注进去了一些活力,直到我听见她的鼻腔里发出笑声。我警觉地支起身子,跪在床上,看着在我面前完全展开的身子。她的眼睛斜着,对着左上方的一个角落。她笑了起来,急促,断断续续,起初她只是把手臂若有若无地去遮蔽她的胸膛,笑得故作天真。而我正一丝不挂地跪在那儿。之后她开始蜷缩起来,朝左侧躺,两条手臂裹着自己,从鼻腔里发出纯粹的冷笑。我的身体一阵冰凉,我问她,笑什么。她就停了下来,甚至没有缥缈地看我一眼,说,就在刚才,她觉得很可笑。一阵羞耻紧紧地梗在我的喉咙深部,就在那一刻,紧绷的性欲退去。到底有什么可笑!离开时我喊了一句。出门之后,我望了一眼那个房间,陈汐还躺在那儿,我与她的距离第一次让我感到如此难以捉摸。

幼稚的自尊和愤怒一直在作祟,成了一道屏障,让我很久都不去触碰她的身体,换句话说,想到那羞耻的一幕,心中只剩下无力的徒劳感。我故意做出敌对的姿势,甚至睡在电视机前面的沙发上。我刻意避开与她相遇,相遇的时候又刻意避开她的目光。可是她一如既往,没有因为我改变一丝原来的轨迹,这样让我更加体会到了无趣。最后,长期的沉默变成了一种容易上瘾的惯性,我们无法摆脱,甚至都不想再去摆脱了。我们和那些上班时间错开的夫妻一样,把要说的话写在一张一张的便签上,贴在冰箱的正面。可笑的是,我们就在彼此的眼前,看着对方去读取自己写下的文字,其实也都只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罢了。即便我有的时候绞尽脑汁,想去找到一个可以持续下去的句子,可最终没有一点收获。我们两个像是枯竭的电波,而那些便签成了我们在彼此的世界存在的唯一标志,可慰藉的是陈汐和我都还没有放弃希望,起码我们总还是试图证明自己在对方眼睛里的存在。

这样细微的联系反倒让我们之间更加稳定了,而我也无暇顾及。排练的进展总是和我的预期差了太多,不过事情总是这样发展的——永远比预期差了太多。特别是幸运儿仅有的一段台词,贝克特称之为“思想”的那一段,无论怎么演绎都让我失望。最后,我也不再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演出的时间也定了下来,排练的机会不再多了,我便只顾自己的角色。最后一段中波卓成了盲人,我在无聊之际用布蒙上了自己的双眼,既当作体验,也当作游戏。等我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我可以感受到火辣的阳光洒在我的肌肤上,却置身于彻底的失明之中,我才体会了贝克特的幽默之处——在一个明朗的日子一觉醒来,发现我瞎得和命运之神一样。我不禁莞尔。等把蒙住眼睛的布摘下来之后,我才发现,没有什么两样,我同样不知所措。

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在排练结束之后,总是同我一起走在学校里,我以为他们是我的朋友,可是临别之际又陌生得可怕,原来我们可以癫狂地谈论一场足球比赛和路上的一个漂亮女人。可是现在只有些贫瘠的话语。

爱思特拉贡问我:“你最近在做什么?”

“沒有什么,我在不断练习这出戏呢,就是《等待戈多》。”

“哈……我想他在问你的主业,不是说《等待戈多》,是说些长远的事情。”弗拉基米尔说。

“诶,好像没有什么事情。”

“你准备干什么?我现在实习了,我想等我一毕业就十有八九进那个公司了吧,想想也真是无聊,可是有时候还真是觉得不错,是不是挺矛盾。”爱思特拉贡说。

“我没有想好,说出来也就是这样,我真的什么也没有做,我只是和女朋友租在外面,她在准备考试,要继续读书,我陪着她,就是这样,至于我自己,我不想去想了,说句老实话,我真的只是想把波卓演好。”

“这样或许也行,在这个节骨眼上,很多人不知道做什么,多想想也有好处,起码能做一个好的决定,你呢?”爱思特拉贡又去问弗拉基米尔。

“我也找了些工作的地方了,不过实习还没开始,但一拿到毕业证应该就有个着落。”

“怎么样都行。这也不错。”

这时,我们经过了自己挂出来的条幅,我们停了一会儿,看见几个走过的人对它指指点点。

我问:“演出那天会有人吗,这样宣传行不行?”

“会有的,话剧总是很受欢迎,大家都无聊得很哪,反正没事做,不如去打发时光。”

“他们看到都想些什么呢?”

“等待戈多,他们会想,等一个永远不来的人,仅此而已,没几个人真的看过书。”

“但他们会想看看的,毕竟这是一部那么有名的剧。”

走了几步,我突然说:“其实,不能说我就没有什么事做,我在等待戈多。”我朝他们笑笑。

弗拉基米尔看着我:“你也别入戏太深了,再说了,等的人是我,波卓可不在等待戈多啊,哈哈……”

我期盼着沉默能有个结束。

我挑衅般走进原来的房间,陈汐如任何时候一样,低着头看书,她明明听见我推门的声音,可还是没有抬头。我慵懒地睡在床上,开始播放手机里听了上百遍的音乐。我试图眯着眼睛,去看陈汐的背部轮廓,去感受照进来的阳光,回到那个永恒的定格的瞬间,然后陷进这张床里,继续动物伤感。可是我没有那种感觉了,也正是这个时候,陈汐恶狠狠地转过身体,她如此恣睢的表情我很少见到,可是我熟悉她脸上燥热的汗液和浮动的四肢。

“你把那音乐关了,行吗?”

“为什么,我放我的,又不关你的事。”

“怎么不关我的事,你怎么回事?”

“放音乐怎么了?”

“你放音乐让我烦死了,你不知道吗,我什么都干不了,你就不能在这大热天里安静点吗?”

“我又不是第一次放了!”

“你别在这捣乱,你又不是没看见我在准备考试,你知道我的日子多难吗?我得去考试,那么多东西看不完,还有那么多题目,我感觉一说话就要出汗,所以你不该在这里捣乱,我真的烦透了,谁知道我有多少事情要做。”

“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噗,你不是孩子了,好吗?你不要总是说着以前不是这样的,你看看你在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的,在这里那里走来走去,你也该干点正经的事情吧,比如现在就该安静些,如果你真的没什么事的话,至少你该安静。”

“我在做正经的事情,不是就你有事做,我在排练一出话剧,《等待戈多》,你知道吗,快要演出了。”

“你真以为自己是孩子吗,行了行了,你快去排练去吧,至少让我安静些。”

“你以为呢,你以为就你整天看些愚蠢的书,做上几百几千道题目就是正经的事情了对吗?还有整天听那个洋人读一些英语,至于我,反正在你眼里从来没有什么正经事!”

我关掉音乐,在闷热的寂静里,我们就这样坐着,沉默了很久,她盯着反光的墙壁,而我看着关了的手机。窗外可能有一些知了的声音,我宁愿真的有一些,不然这安静太残酷了。我注意到这屋子空空落落,陈汐似近还远,她颓丧地低着头,我知道她在沉默中开始柔软,她从来不是一个坚硬的人。可等她示弱地转向我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避开她的目光。

“我听过,我听过《等待戈多》。”她说。

“谁没听过。”我似乎还有些愤怒的余烬。

“是说有人在等待一个叫作戈多的人,可是他从来没有出现,对吗?”

“如果用一句话去总结的话,也只能这么说了。”

“确实挺怪的,不过听上去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我不明白它为什么这么出名,是不是很出名?我都听过,大概是很出名吧?”

“是,是很出名,就因为戈多没有来,所以出名,要是来了,就成了真没意思的东西了吧。”

“我不明白,不明白。”

“就像我们所有人都在说完整的句子,可是《等待戈多》的作者突然说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我爱你,可是他只说了‘我爱,至于爱谁,没人知道,所以才很特别。”

“哦,大体上有些明白,那这里面有什么名句吗?”

“名句?什么破名句?”

“一个剧本不都是有一些很出名的句子吗?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是这样感觉的,就像莎士比亚的什么,或许是《哈姆雷特》,或许是别的,我也记不住了,里面就有一句,一句……我也记不清了,好像是人生就像一场闹剧,充满了喧哗与躁动,却没有一点意义。大概是这样的,我没空去读全文,所以有时候从这些句子里去看看这个作品,莎士比亚不用说,名句是很多的。”

“名句?《等待戈多》挺特别的,都是些重复无聊的短句。这些东西和莎士比亚可不一样,不过我倒是挺惊讶你还知道些莎士比亚的东西,我以为你不知道。”

“那就是说,《等待戈多》没有什么好的了?”

“呃……不能这么说,还是有些我喜欢的东西,比如这一句,我说给你听听好了,正好是我演的角色的台词,所以我正记得清楚。”这个时候,我的身体才转向她。

“说吧。”

“世界上的眼泪自有其固定的量,某个地方有人哭了,另一个地方就必然有人不哭,笑也一样。如此,我们就不要去说我们时代的坏话了,它并不比以往的时代更糟糕,我们也不要去说我们时代的好话了。让我们都别说了。”我停顿。

“挺有意思。”

“我还没说完呢。还有最后一句:‘的确,人口是增加了。”

“啊,我不明白,这下我不明白,恰恰是加了最后一句我就不明白了。”

“怎么不明白?”

“前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你知道吗,以前,在我小的时候我有个想法,我一直以为世界上的人口是固定的。每天有人死去,有人生下来,我就觉得一个人死去的那一瞬间,一个人出生,像是轮回一样。可是后来我发现错了,人口在变多。但我觉得一定有什么固定不变,我想不出来,现在他说出来了,就是眼泪和笑,我觉得很有意思,但这没有法子计算啊。至于最后,我不明白。”

“我倒不这么理解,我觉得重点就在最后一句,贝克特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这最后的一句。”

“人口增加,怎么了?”

“你想啊,笑和眼泪的总量不变,可是人口在增加,每个人的笑和眼泪就都变少了,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你想想。”

“我不知道。”

“我觉得他在说,每个人的感情都淡漠了,我们不再酣畅淋漓地哭泣,不再酣畅淋漓地大笑,我们情感的喷发一代代地减弱,我们甚至都有些不像人了,不像情感动物了,我们太理性了,于是也就冷漠了,你说对吗?”

“是吗?是这个意思吗?说实话我没想到这层,似乎我还不太认同。”

“不是吗?”

“或许有点道理,其实我觉得也许他只是说,我们的时代永远都是这样的,你明白吗?就是大概都这样,绵绵不绝,从来如此,我这么理解,我没想那么多。”

我低下头,反复思忖着陈汐的话。我把我的稿子重新翻了翻,陈汐走了过来,坐到我的边上,似乎我成功地利用了这个契机,让我们之间的沉默结束了。

过了一会儿,我说:“我觉得也对,你说的也许更对,《等待戈多》的主题似乎就是这样,可是我看到那句话,我就是这样理解的,也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到那里去了,但我的确就是这样去想的。或许是我过度解读了,你要知道,贝克特最讨厭的人是批评家,那些搞文艺批评的,因为在《等待戈多》里面,两个角色互相对骂,骂人的最高级别竟然就是批评家,贝克特这个家伙,哈。”

“你说得也对,你挺喜欢这些东西,你就好好演得了。”

“你会去看吗?”

“看吧,我最近真的非常烦躁,但我觉得我会去的,我会去的。你是个主角对不对?”

“我不是,我是说,从台词的多少来看,我真的不是,但是我看不出《等待戈多》有什么不重要的角色。”

“那是什么角色?”

“我演波卓,波卓,等待戈多的人,等着等着,波卓来了。”

“波卓,波卓,戈多,波卓,那么波卓是戈多吗?”

“说实话,真有人这么想,可是不是,至少我觉得不是,如果波卓是戈多,我宁愿它没有波卓。”

“那你们演得怎么样,你觉得?”

“不行,不行啊,太学生气了,我想不会太好看。但你还是愿意看看我怎么演的,对不对?”

“是啊。”

我以为一切会如初,可是第二天早上,我还是看见了陈汐赤身裸体地走到客厅,在桌上写下一张便条,然后贴在冰箱的正面,匆匆离开。等她走后,我茫然地去看了一眼,上面只说她要出去很久,仅此而已,没有更多的内容。我有一种淡淡的愠怒,好似昨天的一切都成了梦影,我平静地凝视着她的肉体,看她一件件穿上衣服,竟也有了冷笑的欲望。我们终于还是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看到了索然无味的根底,当肉体不再是欲望的符号,而纯粹是其本身,丑陋的细节被放大,风流的动作也是无谓,于是我们两副躯壳之间便是引人发笑的荒谬。也许那天她无情地冷笑也正是看到这荒谬的缘故罢。性欲像是一路地铁,会在炎热的日子里猛然踏进我的身体,可是只是在表面之下的阴暗里快速穿越,最后又离开我的身体,什么也没有留下。当一切都被沉默的惯性拖拽,无法改变,就只能任其肆意延伸,往后的日子,只是夏雨般连绵冗长,叫人看不到终点。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话剧的排练到了尾声,场地布置得差不多了,演出的服装也就绪了。这对我来说丝毫没有什么可紧张的,唯一提醒我的只有一点:时间流逝,也到终局了。我回去之后,立马写了一张便签:

后天晚上六点,学校的小礼堂,《等待戈多》演出,你会去吧?去不去都不用回复了。

日复一日的排练,几乎磨损了《等待戈多》所有的语言的吸引力,人们总是需要变化来刺激感官。等我们都穿上了正式表演的服装,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最主要是我的幸运儿重新有了巨大的兴趣。而我穿上又厚又怪异的衣服终究还是引来了他们不加修饰的嘲笑,但我还是有意为之的,不是出于对怪异的癖好,我只是觉得《等待戈多》不是一出沉闷的表演。我们走进礼堂的舞台,下面有两百个座位,现在空无一人,只有阳光探进来,灰尘如同蜉蝣,我们发出的每一丝声波都好似幽灵在偌大的空间里游走。舞台上没有灯光,只有自然的灰黄色,脚步声格外空灵,我们几个人穿着可笑的服装在这里,暗合了所谓的荒诞。明天,也许这里会坐满了人,无心的喧闹和掌声会把今天格外突出的东西全部无情地掩盖。我们开始了最后一次排练,没有什么值得描述的地方,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无聊地谈话,在那棵树下寻求自杀的可能,然后波卓来了,幸运儿开始他奋力的思想。波卓又走了,戈多终究没有来。第二幕开始,一切如旧,最后,弗拉基米尔说我们走吧,可是他们没有走,坐在那里,直到帷幕拉上。一切都按部就班,对于我们来说,明天只要也达到如此的效果,就没有什么更好的结局了。当我脱下厚厚的衣服时,浓重的汗水在夏日的风里竟然让我肃然发凉。等幸运儿最后一个离开时,他问我怎么还不走,我说,我还想留下一会。我缓慢地扫视了一眼准备室,想到明天就结束两个月来所有的时间流逝,我仿佛遁入虚无。这一切是不是也是我的策划,也是我在无力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的一部分,仅此而已。消遣来了,在一刹那一切都会消失,我们又会变得孤独,生活在虚空之中——贝克特这个家伙,说话从来不留情面。

演出的时间不会不来,爱思特拉贡和幸运儿早早地到了那里,一直在摆弄自己的衣服,我和那个孩子一起到了后台,弗拉基米尔在门口迎接着人群。现在所有人都准备就绪了,我重新套上怪异的服装,汗液在我的额头上倾泻而下。五点五十的时候,大门几乎关闭,窗帘拉上,灯光还没有熄灭,台下是观众细碎的声音,舞台没有一点动静。我拨开帘子,看着台下。两百个座位大约坐上了一百四十个人左右,对于一次不太隆重的社团活动,也说得过去。现在走道里没有人走动,大家都看似虔诚地等待着这部名声显赫的剧上演。我突然感到紧张,就在我从最后一排开始,一个一个检索这些观众的时候。直到五点五十七分,我把所有人都看了一遍,我没有看到陈汐。我对爱思特拉贡说,我突然想上个厕所。他温和地对我笑笑,不用太紧张,你去吧,反正我和弗拉基米尔演一会你才出场,不要太紧张了。我离开他们的时候,几乎觉得毫无意义,我不得不承认,似乎我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陈汐的到来,可是陈汐没有来。陈汐和戈多一样,在死水般的夏日里在我的脑海荡漾,却终究不出现了。

四周暗了下来,灯光已经关闭,台上细碎的声音离我很远,我知道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已经在那棵树下,在惨白的灯光的焦点之中了。我推开了后门,夕阳的强烈让我有点睁不开眼睛,这下子,黑暗和台词都彻底离我远去,我开始背着礼堂行走,我知道汗液在脸上流淌,可是厚厚的衣服里的闷热已经让我没有什么知觉。校园里正是青春靓丽的时光,他们穿着短袖和裙子,笑声像是远古的寓言,他们对我指指点点,我看上去是不可避免地怪异了一些。我越走越远,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以为我是去寻找陈汐的,可是我没有,我向着所有熟悉的地点的相反方向走去。现在,二十分钟过去了,应该是波卓上台的时刻。幸运儿和孩子一定在四处找我,爱思特拉贡和弗拉基米尔在台上,对于他们自身表演的危机也许还一无所知,但是他们总会知道。他们会刻意拉长台词的声调,来等待波卓的上场,可是波卓不会再出现了,他们一定陷入慌乱,观众开始大声议论。爱思特拉贡会向他们鞠躬致歉,会拉上帷幕企图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这也许成了一件好事,他们也有可能歪打正着成了一幕先锋的实验剧,《等待戈多》再缺失,可是作为剧本它总还是完整的,现在只有随着波卓的离开,才真正有所缺失。他們到底怎么样,我终于不得而知,那些而今成了对我来说不存在的东西了,我能看到的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路人惊讶地看着我,我也一个个报以微笑。

我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直到脚底的酸胀提示着我人类不可避免的体力局限,我才停下来,选择在一棵树下坐下,一个和弗拉基米尔他们相同的位置——一棵树下。我说过,我也在等待戈多。这时候,天已经开始黑了,路灯不约而同地亮起来,我喜欢看城市里绵延不尽的灯光,我隐约中似乎看到了陈汐亮起的那一盏,她还在面对那些无谓的文字吧。

现在一群爱思特拉贡从身边经过,他们对着我友好地欢笑,我也看着他们欢笑,不过他们没有问任何一个问题,就匆匆离开了。

紧接着,那个人像是幸运儿,因为他背了一个很大的包,在剧本里,幸运儿也背着很多东西。他经过我身边的时候好像被我的奇装异服吓了一大跳,“哎呦”地叫了一声。

至于他,我分不清是个爱思特拉贡还是弗拉基米尔,等到他问我,你穿这么多不热吗?我才确定,他还是个爱思特拉贡。我告诉他,热不热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来说就是一件琐碎的小事。他笑笑就走了,显然觉得我是个失常的人。

后来,有一个孩子踢着一块石头,每走一步都踢一下,当石头在我的面前滑进下水道时,他叹了一口气,然后看到了我。虽然他是个孩子,却不是《等待戈多》里的那一个,他就是个普通的孩子罢了,他坐在我身边。

“你的衣服真奇怪。”他说。

“如果穿得人多一点,就不奇怪了。”

“可是这太热了,你不热吗?”

“热不热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是一件小事。”

“那么你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什么?”

“我在等待。”

“等什么。”

我没有回答,他也没有再问,他坐了一会儿,有几回转过来看着我,最后又一蹦一跳地离开。现在黑夜正以黑夜该有的黑暗面对着我。夏天潮湿的微风拂过我的头发,只要在我没有脱下这套戏服之前,我的消遣就不会在一刹那完全消失。如果說我真的有所等待,我在等待着夏天离开我存在的位置。

责任编辑 菡 萏

猜你喜欢

弗拉基米尔幸运儿戈多
公司是自贸区的“幸运儿”美安康斯榕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号核潜艇
两位弗拉基米尔干架
“幸运儿”也难逃青瓦台魔咒?李明博身陷多事之秋
一个漫长的下午
戈多是谁
戈多是谁
一个股灾“幸运儿”的生存之道
康达新材:最后的“幸运儿”?
与弗拉基米尔·普京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