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美国报纸对华儿童状况报道之研究(1870—1922)*

2021-03-03朱季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报纸儿童

■ 朱季康

清末民初,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批报纸出于各种动机,以多样的形式、多维的视角,对中国儿童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相当篇幅的报道。在1870年至1922年长达半个世纪的跨度中,这些报道是当时美国民众,乃至西方民众,了解中国儿童、眺望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也是考察当时西方媒体,乃至西方社会在中国儿童相关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及作为的直接参考。

一、时间、区域分析

1870年至1922年间,笔者通过对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报纸资料的搜集整理,在137种报纸中共发现有关于中国儿童状况的226篇(次)报道。其中不乏《亚利桑那共和报》(The Arizona Republican)、《洛杉矶先驱报》(Los Angeles herald)、《纽约论坛报》(New-York tribune)等当时美国的业界名报。这些报道的年度频率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表1 美国报纸报道中国儿童状况年度频率

民国初期11年间美国报纸所刊发的关于中国儿童相关报道篇次数虽不及清末41年,仅为其数量的62.59%,但年均相关报道篇次是后者的1.77倍,几乎倍增。除了美国报纸报道量的自然增长因素外,这种报道量明显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其时美国报纸对于中国儿童状况报道兴趣的提升。即在美国报纸年均报道篇次数相对较少的清末时期,相关报道频率也呈现出阶梯性的上升。以十年左右为界,其年均报道篇次分别为0.7(1870—1889年)、3.8(1890—1899年)、7.91(1900—1911年)。且20世纪开头11年间的发文篇次与民初11年间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这种巧合体现了美国报纸在对中国儿童状况报道兴趣、频率上的稳定性。

从区域分布来看,发刊篇次处于前列的为中大西洋地区、中西部地区、太平洋海岸区,而西南地区、上密西西比河谷地区、南方地区、东南地区、新英格兰地区、落基山区及海外地区位居后列。其中,中大西洋地区、中西部地区、太平洋海岸区共发文129篇次,占总篇次的57.1%。夏威夷州虽在海外地区,但发文12篇次,是其中的特例。从区域的州(直辖特区)均发文篇次来看,除去海外地区的夏威夷州,最突出的是太平洋海岸区,州均发文9.67篇次。其次是中大西洋地区,州均发文6.5篇,但若去除华盛顿特区,则州均篇次下降为4.57。其中的新泽西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及西弗吉尼亚州皆为空白。再次是中西部地区及西南地区,皆为州均6篇次。东南地区州均4篇次,上密西西比河谷地区州均3.4篇次,南方地区州均2.5篇次,落基山区州均1.67篇次。

太平洋海岸区是大部分中国人渡过太平洋,到达美国后的第一落脚之处。当地的华人社区不但为美国报纸了解华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也促使一些美国报纸产生了报道中国儿童的兴趣。中大西洋地区处于大西洋沿岸,也是华人赴美的孔道,更因为有华盛顿特区的存在,也对来美的华人具有一定吸引力。且以上两大地区的多元种族文化交流频繁,报纸集聚而活跃,有着关注中国儿童状态的舆论基础。夏威夷州是美国与亚洲大陆海上交通线的重要节点,来往于中美之间的轮船大多都会在此短暂停留。清末开始,不少华人移民,在此生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华人社区,中华文化在此也有较高程度的保留与传承。因此,不难理解该地区出现较多的对于中国儿童状况的报道。

从这137种报纸分布的城市来看,既有各州首府,亦有较为重要的大中城市,也包括小城镇。关于中国儿童状况的报道在这些城市的出现体现了这类报道的受众在美国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中为各州首府城市的有菲尼克斯、檀香山、印第安纳玻利斯、托皮卡、兰辛、圣保罗等13座城市及首都华盛顿。此外,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较大的城市如洛杉矶、旧金山、布里奇波特等20余座城市。还有一些是中等城市,包括霍尔布鲁克、麦迪逊、盖恩斯维尔等。这些城市各拥有一些接纳此类报道受众的基础,有一些是位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上,具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便利。如罗克艾兰位于伊利偌伊州的西北部,处于罗克河与密西西比河汇合处的罗克岛上,有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也是当时该区域的铁路交通枢纽。甚至一些只有几万乃至数千人口的小城镇也有报纸报道中国儿童的状况,如比斯比、麦迪逊、开罗、普利茅斯等。但这些小城镇也有一些具有独特的内涵,使得它们具有承载这类报道的需求。如迪尔伯恩是工业重镇底特律的卫星城,1917年福特公司迁至该城后,包括华人在内的各国移民不断涌入,该市的《迪尔伯恩独立报》也是在1919—1920年间对中国儿童情况进行了报道。

进行过相关报道的市数在5个或以上的州有8个(见表2)。有4个城市(地区)涉及中国儿童状况报道的报纸数量达到或超过3种,分别是檀香山6种、里士满4种、纽约市4种、华盛顿特区4种。发文量达到或超过5篇的城市有8座,分别是比斯比、旧金山、夏威夷州的檀香山、威奇托、奥马哈、纽约、埃尔帕索及华盛顿特区。

表2 报道中国儿童状况的州名与城市名

发文量达到或超过5篇的报纸有9种(见表3)。这9种报纸共发文59篇,以占6.57%的报纸数刊发了占报道总数26.1%的篇次数,成为当时美国报纸报道中国儿童情况的中坚力量。

表3 收文量达到或超过5篇的报纸

二、内容分析

去除21篇次所报道的内容较为复杂、难以归类的,剩余205篇次相关报道的主要内容及篇次如表4所示。

表4 报道篇次及内容

(一)“儿童关系学”内容是该时期美国报纸报道中国儿童状况的主体部分

因为儿童与家庭成员的联系最为密切,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至大,所以中国家庭的成员关系、生活状态对儿童的影响是美国读者最关心的方面。这类报道中有代表性的为《中国的家庭生活》①《中国生活》②《人身所有权在中国》③《富人家的中国儿童》④等。它们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去报道中国家庭成员的身份状态、相处模式、家庭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儿童在典型的中国家庭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受到何种待遇,是它们想回答的问题。中西方对于家庭观念上的一些文化差异,是这些报道的核心。此外,它们也会考察中国家庭经济与儿童的关系等内容,如《讲述中国人的家庭生活》⑤就谈到中国人是讲究节约的,甚至将节省作为了一种持家手段,谈论这种家庭经济理念对儿童的潜在影响。

人权问题一直是美国舆论界热衷的话题,也是当时美国报纸关于中国儿童状况报道的卖点,这类报道集中于谈论中国儿童被买卖、被虐待与童工使用等方面,有《儿童买卖在中国》⑥《交换或买卖儿童》⑦《古老光辉的中国乞讨真相》⑧等文。它们向西方民众展示了中国儿童生存环境中最负面的东西,并对造成这类情况的原因作了一些探讨。

清末民初,妇女觉醒运动正在中国逐渐兴起,西方社会是否会关注中国儿童性别差异而引发的社会现象,美国报纸给出了答案。《弃婴塔》⑨《中国的男孩与女孩》等文描述了中国人对待不同性别儿童的不同态度。此外,也有《教育女孩子读书》等这类介绍中国儿童在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的文章。

神秘而迷人的东方文化与异域风情让西方读者在了解中国儿童状况的同时获得了更多颇有趣味的内容。《孩子们的假期》《新年在中国》《中国的共和国》《风筝节》等报道描述了中国儿童在风俗、节日中的待遇与表现,满足了这些读者的要求。

(二)“儿童教育体制机制”内容的报道主要是宣扬美国社会支持中国儿童近代教育事业发展而进行的一些观察

《幼儿园在中国》等文谈到晚清及民国政府的教育系统中都有学前教育机构事业的顶层规划或一些具体实施计划。《女人开始在中国设立幼儿园》介绍了美国教育家玛丽·莱迪亚德(Mary Ledyard)女士应中国政府之邀,来华建立幼儿园的消息。《幼儿园培训》讲述了中国女子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幼儿园联合训练学校进行培训的情况。《中国苏州的幼儿园工作》所介绍的也是类似的内容。《在中国为美国孩子设立的学校将要被建立起来》则谈及在中国侨居的美国儿童们将得到专设学校的教育,体现出美国在华侨民对中国儿童教育体系的不信任与排斥。

在中国人对儿童教育的建议方面,美国报纸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中国人物。《前总理建议为中国孤儿建学校》谈到了退任总理熊希龄建议为水灾孤儿建设学校之事。《中国教育家高兴了》罗列了一些中国知名教育家赴华盛顿考察美国幼儿园后的思考。

(三)对中国人的儿童教育思想,尤其是传统育儿理念,西方人也颇具兴致

《远东儿童的室外运动》《中国人的方式》《这里是完美的中国宝贝》《中国儿童》等文对中国的一些传统育儿方法有粗略的涉及,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儿童状况的新通道。

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固守包括了儿童教育理念领域。探索中国儿童养育与传统文化两者的联系,也是美国报纸报道的一个思路。《中国人言谈举止》《中国的孩子》《奴隶制在中国》等文或其中的部分篇幅就是摘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儿童教育的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除了理念上的中西方差异,美国报纸也试图更多地去揭示中国施教者们的具体方式。《大度的胜利者》《中国成长的一代,能够决定东方命运的男孩子们》《遥远的人们》《宽容大量的胜利者》《中国》等文就是它们进行尝试的结果。

(四)对“儿童心理及保育类”内容的报道则将眼光聚焦于中国儿童的生存状态与现实遭遇

游戏、玩具等“恩物”概念在近代西方儿童教育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与推崇,因此中国儿童与玩具、游戏之间的关系,也是美国报纸关注的领域。《来自中国的玩偶》《日本、中国和韩国的玩具》《日本奇怪的玩具》等报道都是围绕这一方面而展开的。《比斯比评论》还特意于在1905年的圣诞节制作了一辑特刊,以整版的篇幅,谈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玩具。《中国小孩如何被抚养与教育》《西方的运动在远东流行》《中国人的鼻子》等报道则对中国儿童的心理关照方面有一些评估与评论。

《如何照料婴儿》《反对毒品进中国》《中国青年》《儿童在中国》《没有用的肥皂》《为了中国的健康》《中医》等文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人的婴幼儿保育事业进行了描述。

谈到中国儿童的死亡率,美国报纸的结论是令人沮丧的。《给中国宝宝一个公正的待遇》等报道向读者们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儿童地狱。

有关“儿童教育发展研究类”的报道主要是采集了一些中国人对于儿童教育发展的理想,大多是一些个人想法,零碎且不系统。

“其他”领域的报道则是以美国各个教会组织在中国儿童教育事业的相关活动为主。

这些美国报刊对中国儿童状况报道的观察角度比较多样,阐述内容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着一些空白与相对薄弱的领域,如对当时中国儿童保育教育的政策与制度方面仅提供了零散的只言片语;对中国儿童教育机构的具体情况也缺乏微观的个案报道;在中国儿童教育与养育机构的具体措施、活动课程等方面也没有比较充分的阐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报道配有大量的插图,既有真实的照片,亦有围绕报道内容而专门设计的图画。比如像《中国骑马人玩具》《体操玩偶》等直观刻画中国儿童所用玩具的插图;也有《生活在拥挤的街区》《中国宝宝照片》等揭示中国儿童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的配图;还有《儿童集体照》《中国富商和他的女儿》等直接展示中国儿童个体或整体形象的插图;更有《广州婴儿苦力》《母亲叫卖孩子》《中国人卖孩子》等表现中国儿童悲惨命运的插图。这些插图有助于读者们更加形象地去理解报道的内容。

三、真实性与立场

从传播学的理论来看,任何媒体都很难在完全没有预设的前置立场下进行报道。美国报纸通过远距离观察中国儿童,存在着语言、文化上的很多障碍,这些报道的真实性较难估量,立场也并非完全客观。

(一)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分析

在中国从大一统专制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儿童所处的环境经历着持续的剧烈变化。作为外域观察者,限于观察条件,美国报纸不可能彻底全面地掌握那个时期中国儿童的整体状况,无论是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还是从报道观察的视角、层次上,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但是这些报道所反映的很多事实情况,尤其是对大部分具体事件、具体状况的阐述有一定的真实性,臆造的成分并不多见。

尽管单个报纸或单篇报道的视野不够开阔,但综合来看,美国报纸对中国儿童的观察涉及了众多类型的儿童群体,具有相当的广泛性。这些报道对象包括男孩与女孩,城镇儿童与乡村儿童,不同职业、产业、地位家庭中的儿童,健康儿童与残疾儿童,本土儿童与侨民儿童等不同维度的群体。在这些报道中,所有的儿童都不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而存在,而是被赋予了特定的群体性属性。

这些报道基本涉及了中国儿童的全部生活,其中有关于儿童生长发育领域的,如从中国儿童的死亡率、胎教开始,到产妇生产的情况,再到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等方面的内容;有关于儿童生活领域的,如儿童家庭居所环境、家庭教育、儿童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内容;有关于儿童教育保育领域的,如各类保育机构、儿童教养相关政策、儿童玩具游戏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关于儿童与社会关系领域的,如儿童的买卖与虐待、儿童性别差异、儿童与中国风俗、儿童福利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出于观察的便利与宣传的需要,美国报纸用了较多篇幅介绍美国各个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在中国儿童教养事业中的活动与作用。这些报道涵盖了中国儿童成长发育、生活娱乐、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如此的报道宽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性。

有些深度报道涉及了与中国儿童相关的其他深层次问题,这些衍生的观察从多个层面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中国儿童的信息。如有报道揭示了儿童买卖现象在整个中国,乃至整个南亚、东南亚地区都广泛存在的事实。除了中国,印度、朝鲜等国家的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消息也被美国报纸广泛报道。像弃婴塔(一种用于存放弃婴的设施,以砖土垒成,外形似塔。有开口,便于弃婴者将婴儿放入,等待慈善人士前来领养或任其死亡。)这样的特殊事物是它们的兴趣所在。这些报道是以事实或数据而呈现的,都有很强的真实性。

(二)报道的立场分析

1.作者群体的构成制约着相关报道的立场

这些报道的作者主要包括驻华记者、通讯员(含兼职)、自由投稿者等。美国各大报刊驻中国的常驻记者或通讯员是专业新闻人士,兼职通讯员的来源较为复杂,而自由投稿者则身份百样,有在华外交官员、宗教人士、商人,甚至还有游客。在这些报道的作者中,专业的教育界、保育界人士较少,这种作者群体的构成客观上削弱了这些报道的专业性,具有更多的倾向性。

由于信息来源的不充分以及当时美国报纸特定的转载方式,很多相关报道并非原创,而是二手复制的产物,有些甚至经过三手、四手、五手的转载,如《中国的幼儿园》于1912年3月13日发表于《托皮卡州杂志》后,被《共和时报》于当年7月26日转载。1890年6月18日,《真实的北方人报》的《中国儿童》一文在8日后被《自由论坛》转载。更甚者如1897年发表于《威奇托每日鹰报》的一篇相关报道,先后被《堪萨斯城市周刊》《岩岛阿格斯》《托皮卡州杂志》《奥沃索时代》等数个报纸转发。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美国报界是正常现象,无可厚非,但这对于我们考察这些报纸的真实立场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从这些报道的作者立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相对来说,具有教会神职人员身份的作者持有相对单纯的态度。排除显性的政治目标之外,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扶植建立起具有基督教性质的中国儿童教育机构,在意的是如何实现基督教思想在中国儿童头脑中的浸入。相对于一些“无知”和盲目的其他观察者来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些持有强烈宗教布道使命的作者对中国社会、中国儿童群体,是没有太多恶意的。虽然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作者通过此类报道来丑化、妖魔化中国儿童与中国社会的形象,但这样的作者显然还是少数。

2.对主观性负面报道的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数量看,那些具有主观性负面立场的报道占比并不高,绝不是当时美国报纸看待中国儿童状况报道的主流。我们也要注意这些主观性负面报道的立场与其报道内容的客观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非揭露中国儿童状况负面内容的报道就必然代表作者的负面立场,但主观性负面的报道立场肯定会导致其报道的不客观。具体而言,这些主观性负面报道主要由以下的优越感与歧视意识所导致。

一是有些作者持有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优越感,以宗教道德的立场来评论中国儿童的状况。《布里奇波特时代与晚上农人报》在《给中国宝宝一个公正的待遇》中谈到:“当基督教文明没有照耀到这个国都的时候,杀婴这种残忍的行为一直在这个国家内部延续着。”作者由此批判中国人在没有接受基督教文明的开化前,其传统文明不具有拯救自己儿童的能力。《蓝草叶》在题为《真理使你解脱》中称:“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证实‘耶稣基督的福音’有益于中国,或者这可以改变人民的心灵,指引他们正确的信仰。”威廉·T.埃利斯在《弗吉尼亚企业报》上所发之文《追随美国传教士的脚印》,副标题就是“中国不想有传教士,但是需要他们”,文章还引述了一名充满激情的西方传教士的演讲词:“无数中国人在渴盼福音!”

二是一些作者在并不全面了解事实的基础上,便率性进行臆断。《佛罗里达星报》刊发的《中国人充满骗局》一文,仅从题目便可见作者的立场。虽然作者在文中用貌似客观的文笔描绘中国儿童的乞讨现象,但行文中充满了主观臆断与假想。《马布尔希尔出版报》的《中国儿童》一文中举例论述作者对中国儿童的认知,开篇不久便说中国人是天生伪善的,认为中国人对儿童的指导就是这种伪善人性的证明,“他们被教导不要诚恳”。这篇文章还说接受着这样教导的中国儿童“很快就学着理解了商业行为、工业投机,还有所有证券业务的流氓行为”,但这些儿童已经变得和他们的父辈一样伪善。“这些小数学家看上去有一颗枯萎的心,而且明显的没有直率与天真的感觉。他们没有慷慨的愿望与高尚的情感,我们只能从他们斜视的眼睛中看到流氓、贪婪和狡诈的目光。”这篇报道还描述了一个中国护士粗暴对待外国小婴孩的故事,“当这个孩子从她的摇篮中被移走的时候,这名中国护士没有给她留下好印象”“给了她持久的伤害”,并一直对小孩进行着语言攻击:“我要撞你;我要踢你;我要骂你;我要打你;我要杀了你。”但作者并没有解释这名护士的恨由何而来,仅是渲染这种暴力的情绪,表达中国人先天具有莫名的暴力倾向。《每日情报员报》发表了署名“睿智的通讯员”的文章《奴隶制在中国》,这个“睿智的通讯员”认为中国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奴隶制社会,而且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里都存在着邪恶的奴隶制种子,中国人走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这些邪恶的奴隶制“恶果”。“这个可恶的系统已经被种植在我们的海岸,蔑视我们的法律。通过这些异教徒的心弦,被欺诈的呼喊‘自由’口号的政府照顾、滋养着。而痛苦的真相只有每一个太平洋海岸边的智慧的市民才能有切身体会。”他还援引美国驻上海总领事贝利(Bailey)提交给国务卿的调查报告,说:“奴隶制在今天的中国已经生根,甚至成为了中国政治与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特征”。这篇文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性及中国移民影响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

还有一种报道是出于作者在人种及文化层面的优越感,甚至有民粹主义思想夹杂其中,展示他们对黄种人及东方文化的歧视态度。《每日门户城市》的《日本问题讨论》一文不只局限于对日本儿童的讨论,也扩展到对整个远东地区人类与文明的妄议。文章称:“让美国的孩子们去学校和那些远东的孩子一起学习,是一件明显的罪行”。作者认为每一个在日本和中国定居的美国、欧洲人,当他们的孩子年及10岁时,都应将他们留在家里进行教育。因为如果把这些孩子送入到日本、中国的学校中去学习东方文化,这些父母将成为罪犯。作者恐吓这些家长,“除非你希望他们的道德感回到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标准”。整个报道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种族与文化的歧视,即:“远东人对待心灵与道德的标准是不能让人相信的”。

在优越感之外,还有报道提到了西方社会中流传久远的“黄祸”论。《卡尔麦特新闻》引用罗斯教授的“转变中的中国人”研究的“成果”,称虽然中国婴儿的死亡率高,人口质量差,但是中国人可以凭借人口数量优势,很快实现对高收入白种人的社会的“淹没”。但这篇报道也谈到通过对中国儿童表现的观察,证明中国人并非具有好战的基因,“旅行者告诉我们中国男孩子以一种女孩子的方式进行争吵,斗争大多通过他们的下巴。他们摆出很多姿势,但是几乎没有打一拳。一个作家描述争斗中的苦力时用‘他们的语言丰富性远远超过他们种族的打架技术。’”这篇报道以《中国佬的未来》为题,言辞中充满了对中国人的“恐惧”。《埃尔帕索先驱报》刊文《东方真正的危险》,援引一位从远东地区回来的宗教工作者博维尔(Rev.R.G.Boville)的话,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如果世界上没有一个建立在基督教信仰之上的国家联盟来做为强大的屏障,美国的安全是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的。这个威胁并不来自于欧洲与南美,“在有千万愚昧无知儿童的中国和西伯利亚,可能将是美国毁灭的根源”。他说在中国有6500万儿童,“其中有6000万没有教师,没有学校,没有学习课程,没有教育方面的任何准备”。这批巨大的未受教育的人群,使得这位博维尔先生相信,毁灭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的危险潜伏在中国儿童之中。虽然他也承认这么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并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麻烦,但是他依然固执地相信不能忽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不断地提醒读者们警惕这种来自未来中国儿童的危险。

四、一些衍生的思考

从动机上看,除了一些客观性的新闻消息外,当时美国报纸对中国儿童状况的报道大多源于对一些现实情形的揭露。首先,大多数此类报道起初仅为阐述一些有关于中国儿童的基本事实,这些事实与美国儿童的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既激发了一些美国报纸采访、报道的兴趣,也吸引了一部分美国国内读者的关注。其次,美国报纸对于中国儿童状况的报道有很大部分是独立成文的,也就是说,美国报纸大体上是将中国儿童状况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而进行整体观察与设计的。这种报道模式体现了美国报纸回应美国社会对于此方面新闻客观需求的努力。第三,这些报道并非单纯着眼于中国儿童的保育、教育等领域,而是兼及很多其他领域,如对中国儿童保育不良状况的阐述等,当然其中亦有很大程度上有为了宣传、鼓动更多的美国读者去中国开辟基督教事业领地的考量。如对中国有关儿童的风俗、习俗的介绍,也具有向美国读者普及中国社会基本情况的思考。客观来看,这些报道的目的仍是遵循美国报纸主流办报宗旨下的行为,是服务于美国近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作为。

宏观来看,美国报纸对于中国儿童状况的报道产生了以下几个主要影响。这些报道满足了美国民众对于中国儿童状况乃至中国社会进行了解的愿望,将中国儿童状况在美国社会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介绍。从鸦片战争开始,中美之间的民间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批华人进入美国,侨居于此,并努力融入美国社会。但其时普通的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社会、中国儿童依然缺乏了解,加上长期以来流行于西方世界的所谓“黄祸”论的宣传,对华人的歧视意识在美国社会仍普遍存在。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社会、中国儿童存在着恐惧、猎奇与排斥的心态。这些报道至少在美国民众对中国社会、中国儿童的了解方面,建立了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无形中为中美民众的接触了解、情感沟通、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这些报道是按照报道者的主观理解,在美国民众心中初步塑造了近代中国儿童的整体形象。这个形象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虽然不尽全面,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这个形象无论美丑,都已经留下了历史的印迹,且配合着当时美国报纸对于中国其他方面的报道,共同为美国民众建构了中国人、中国社会的景象。通过系列的观察,这些报道刺激了更多的美国基督教人士关心中国儿童问题,也使美国儿童教育、慈善等界有所触动,尤其是那些描述中国儿童生存状态的负面报道,使得呼吁他们前往中国、投身基督教儿童救济、教养事业的号召更好地得到了回应。

通过美国报纸的这些报道,我们不但能够看到处于清末民初的中国儿童的生存、发展状态,也能体会到美国报纸、美国民众对中国儿童状况的了解程度,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及中美关系提供了更多可能。

注释:

②LifeinChina.Sacramento daily record-union,1890-07-05,p.4.

③HumanPropertyinChina,The Gainesville Star,1904-01-22,1904,p.1.

④RichChineseChildren,The Memphis appeal,1889-03-04,p.4.

⑤FrankCarpenter.Nothing Wasted,The morning call,1894-06-24,p.11.

⑥SellingBabiesinChina,Arizona Republican,1920-11-08,p.7.

⑦BarterandSaleofChildren,Rock Island Argus,1911-04-26,p.4.

⑧TheAncientandHonorableBeggersinChina,The New Enterprise,1908-01-23,p.3.

⑨ChinesesbabyTower,Marshall County Independent,1900-09-14,p.7.

猜你喜欢

报纸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报纸
烤焦的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