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鳝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2021-03-03杨代勤何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鳝水产品养殖

杨代勤,何力

(1.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5;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23)

黄鳝(Monopterusalbus),隶属于合鳃目合鳃科,是分布在稻田、池塘、湖泊及沟渠等浅水水域的淡水小型经济鱼类,在中国的资源比较丰富,除西藏之外均有其分布。中国关于黄鳝研究的文献最早见于1944年,刘建康[1]通过对黄鳝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了其特殊的性逆转习性。由于黄鳝是中国人喜食的鱼类,而野生资源存在季节分布不均性,夏秋季资源丰富,冬季则极少,为了保证全年均有黄鳝供应,20世纪5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的不少地区开始有人探索黄鳝的人工养殖技术,最早采用的养殖方法为水泥池埋土静水养殖,即在水泥池内填埋20 cm左右的泥土,种植一部分水生植物,模拟黄鳝的自然生长条件进行养殖,但由于尚未掌握野生黄鳝的引种投放与驯养技术,加之这种方法在养殖过程中水质、水温不易控制,养殖成功案例极少,使得黄鳝的养殖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长期停滞不前[2-4]。90年代中后期开始,长江大学黄鳝研究项目组在湖北省洪湖等地开始探索稻田网箱养鳝技术[5],1998年在湖北省洪湖市戴家场镇采用稻田内放置大型网箱(8.0 m×4.0 m×1.5 m)进行网箱养鳝试验,在 100只试验网箱内进行,当年6月共投放野生鳝种6 400 kg,年底产商品黄鳝1.20万kg,销售收入240万元,获纯利润70多万元,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种养殖模式的成功,迅速地带动了当地黄鳝养殖的发展,1999年人工养殖黄鳝初见规模,当年湖北省人工养殖黄鳝产量达到2 000 t。由于该技术对养殖条件要求简单,技术易推广,迅速在中国的湖北洪湖周边地区得到推广,到2001年全国黄鳝人工养殖产量达到3万多t。2000年前后,长江大学又在池塘中进行网箱养殖黄鳝试验,与稻田网箱养鳝相比,这一养殖模式更易驯食、防病和捕捞,养殖产量和效益更好[6-7]。2003年这一养殖模式很快替代了稻田网箱养殖黄鳝模式,并在湖北省迅速推广,到2004该后该养殖模式逐步推广辐射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省、江西省和湖南省等[8-13]。

随着黄鳝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黄鳝养殖的方式在池塘网箱为主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发展大棚温室流水养殖黄鳝、鳝-虾-稻综合种养殖等模式,并正在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14-16]。

1 黄鳝质量安全总体概况

1.1 产业总体概况

由于黄鳝养殖效益好,销售价格高且一直比较稳定,在中国适合进行水产养殖的地区均有黄鳝的养殖,其主要养殖地域包括湖北、江西、安徽、湖南、四川、江苏、广东、河南、广西及山东等地,养殖规模和产量较大的一直是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表1)。中国的黄鳝养殖产量从1999年的2 000 t上升到2016年的最高年产量386 137 t,2017年开始受到小龙虾(Procambarusclarkii)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的影响,部分养殖黄鳝的水面开始养殖小龙虾,其养殖产量有所下降,2017年养殖产量为358 295 t,2018年养殖产量为319 000 t(表2)。

表1 中国主要黄鳝养殖地区近5年养殖产量Tab.1 The eel farming areas in China and their farming production in the past 5 years t

表2 近5年中国黄鳝养殖产量变化Tab.2 Changes of eel breeding yield in China in recent 10 years t

1.2 产品质量概况

1.2.1 黄鳝产品质量总体概况

黄鳝养殖的方式主要为池塘网箱养殖,养殖过程中要在网箱内种植喜旱莲子草(俗称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整个养殖过程通过水花生对黄鳝代谢产物及排泄物等吸收,可以有效净化水质,同时近年推广黄鳝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已将池塘中网箱的布置比例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因此黄鳝的养殖过程中基本能做到养殖黄鳝水体的有机物对外零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极小。影响到黄鳝产品质量主要来源于养殖环境及投入品等。

养殖环境污染存在多方面因素。如黄鳝养殖区域农田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和生产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等,使得养殖环境对黄鳝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环境中重金属、农残及药残等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食物链及其他途径,影响到黄鳝产品的质量。

本团队2010—2015年在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时,对中国黄鳝养殖区域最大的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南昌)、浙江省(湖州)和江苏省(苏州)等省份不同城市的黄鳝体内农药残留进行了调查,主要检测了敌敌畏、氟虫腈、五氯酚钠和林丹等4种农药残留。从检测结果来看,黄鳝体内这4种农药的残留情况总体良好,敌敌畏和氟虫腈都未检出,林丹和五氯酚钠个别样品有检出。推测这2种农药的检出可能因养殖过程中水体受到了其他污染源的污染,也有可能由于养殖环境中使用过林丹或六六六杀虫,用五氯酚钠进行过清塘,导致养殖环境本身残留有这2种农药,具体的污染途径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2013—2015年对中国黄鳝主要养殖区的重金属进行了摸底排查和取样验证工作。从检测结果看,养殖环境下的黄鳝其体内重金属超标不普遍,而野生环境下的黄鳝,尤其是黄鳝苗,其体内重金属超标的风险较高。

黄鳝养殖的投入品主要是饲料与防治病害的药物。黄鳝养殖饲料分为动物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动物饵料主要为水蚯蚓、蚯蚓、蚕蛹、黄粉虫、蝇蛆、螺、蚌和小鱼虾等;人工配合饲料为粉状料、颗粒饲料、微囊颗粒浮性饲料。对黄鳝配合饲料的检测未发现重金属超标,未检测到雌二醇、己烯雌酚和甲基睾酮等性激素。

2013年对安徽省和江西省采集的黄鳝样本进行了雌二醇、己烯雌酚、炔雌醇、苯甲酸雌二醇、甲基睾酮、苯丙酸诺龙和丙酸睾酮等几种激素的检测,全部未检出。2014年选取湖北省仙桃市、监利县和潜江市3个有代表性黄鳝养殖基地,采集不同生长时间段黄鳝样本,取其肌肉组织,捣碎后用乙酸乙酯-叔丁基甲基醚萃取样品中残留的27种性激素(雌激素:己二烯雌酚、己烯雌酚、雌酮、己烷雌酚、雌二醇、雌三醇、炔雌醇和苯甲酸雌二醇,共8种;雄激素:群勃龙、诺龙、雄烯二酮、勃地酮、睾酮、炔诺酮、美雄酮、甲基睾酮、康力龙、苯丙酸诺龙和丙酸睾酮,共11种;孕激素:孕酮、21α-羟基孕酮、17α-羟基孕酮、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共8种),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结果表明黄鳝在苗种、小个体和大个体整个生长过程中均未检出性激素超标,可推断该批次黄鳝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并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来促进生长。

用于防治黄鳝细菌性及真菌性病的药物主要为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磺胺类等,防治寄生虫病害的主要为阿苯达唑。

2013年抽取16个批次的黄鳝样品,有3个样品检出氟苯尼考、11个样品有恩诺沙星检出、9个样品检出环丙沙星,但其量均未超标。氟苯尼考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率在抽检的养殖户中达到68%以上。

通过对湖北潜江、荆州及仙桃等地池塘网箱抽样检测阿苯达唑残留,共检测18批,有3批检出阿苯达唑残留,其残留量在0.23~ 0.26 mg/kg之间,虽然中国未对水产品中阿苯达唑的残留限量作出要求,但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阿苯达唑在水产品肌肉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 μg/kg的要求,阿苯达唑在其中检测的3批黄鳝肌肉中残留量均超标。

1.2.2 黄鳝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目前,消费者对黄鳝食用安全关心的热点有2个:一是黄鳝的寄生虫污染状况以及是否具有传染性;二是黄鳝养殖是否使用避孕药。为此,本团队作了专项调查、采样和分析。

(1)黄鳝的寄生虫污染状况

目前,国内报道的黄鳝寄生虫有18种。发现感染黄鳝的寄生虫有17种。在黄鳝体内发现有16种寄生虫,其中包括吸虫8种、棘头虫1种、线虫4种、锥体虫1种和绦虫2种[17-20]。

寄生虫在黄鳝体内的寄生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消耗寄主营养,破坏器官组织,影响寄主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寄主生长、发育,并诱导机体产生封闭性抗体,降低寄主对感染的抵抗力,引起其他继发性疾病的发生。在黄鳝肠内,94%的新棘虫集中固着在黄鳝肠前段的前3 cm内,并且多成丛集中固着在一起。在感染强度不高的情况下,少量寄生虫对黄鳝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感染20条以上寄生虫的黄鳝生殖腺有萎缩现象。解剖发现,感染较多新棘虫的黄鳝卵细胞发育不齐,大小悬殊,成熟卵减少。魏绍君等[21]认为,当黄鳝肠道寄生较多新棘虫时,肠壁不一定发生穿孔,而寄生虫数量少(只有3~4条)时,反而观察到了肠壁有穿孔的现象。罗宇良等[22]研究发现,新棘头虫和胃瘤线虫能引起血液红细胞数量下降,对黄鳝产生不良影响。

寄生虫病及防治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人鱼共患寄生虫的感染。中国黄鳝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即湖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及浙江省等地。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虽然,国内黄鳝寄生虫有18种,存在地理区域种群类聚上的差异。但是,大多寄生虫的生活史都发生在水体、水生生物和鸟类之间,人类既不是中间寄主、也不是终寄主,即不是人鱼共患的寄生虫,至今,中国没有本地黄鳝寄生虫对人存在传染性致病影响的病例报道。二是杀虫药物残留。黄鳝体内寄生虫来源于养殖水体中的枝角类(主要是剑水蚤)、水蛭,也来自于鲜活饵料中的鱼类、螺蚌类等水生动物,这些冰鲜饵料一般没有加热杀虫,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所含的寄生虫、虫卵、幼虫不可避免地进入黄鳝体内,因此,黄鳝养殖中药物杀虫或驱虫是长期的过程,杀虫药物的残留及安全性的问题为大众所关心。从几个黄鳝养殖大省的调查来分析,现今使用的黄鳝寄生虫药物主要是阿苯达唑、吡喹酮和中草药。部分地区使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由于左旋咪唑对虫卵作用弱、成本高,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因此,这2种杀虫药的使用率相对较低。三是杀寄生虫后的消炎药的使用。虫体寄生在黄鳝肠道内,会造成肠道损伤,易引起肠道炎症,在养殖过程中,通常在使用杀寄生虫药物后,会对肠道进行消炎,以防治肠炎的发生。黄鳝养殖户使用的肠炎病药物包括氟苯尼考、大蒜素和磺胺类等。在对黄鳝肌肉的抽样检测中,磺胺类和硝基呋喃类偶有检出,但检出率很低,说明在政策宣传和管理上,养殖者已能自觉减少禁用药的使用。

(2)黄鳝养殖是否使用避孕药

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其作用原理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鱼类卵细胞的排放。从理论上讲,投喂避孕药,可抑制雌性鱼类的繁殖行为,使鱼类的能量物质主要作用在生长上,从而提高雌性鱼类的养殖产量。黄鳝生长中会发生性别的转变,即前半生为雌性,后半生为雄性,在体长30 cm以下时,黄鳝一般为雌性,38 cm以上时,雄性占多数;53 cm以上时,绝大部分是雄性。也就是说,雄性黄鳝的个体大于雌性,在原始的理解上,如果尽早将黄鳝从雌性转变为雄性,将有利于提高黄鳝的养殖产量。但是,如果要将黄鳝从雌性转化为雄性,需要雄性激素或类似物的作用才可以实现,避孕药主要为雌性激素,显然不能将雌性黄鳝转变为雄性黄鳝,且没有孕激素能改变鱼类性别的报道。从避孕药的作用原理来分析,使用避孕药可以促进雌性黄鳝的生长,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使用避孕药并不能提高养殖效益,其主要依据为:一是黄鳝饲料中添加避孕药的试验表明,一个月内,黄鳝生长速度比不用药物的黄鳝快大约10%,但在一个月后开始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如在生产中使用,将会造成严重损失。二是使用避孕药可让雌鳝不产卵,提高生长速度,这一过程没必要通过避孕药(雌性激素)来完成。黄鳝有一种特殊的“同类抑制”习性,当喂养密度达到15尾/m2以上时,雌性黄鳝就不会产卵繁殖,在生产中,黄鳝养殖的密度在35尾/m2以上,这种情况下,不投喂激素,雌鳝也不会产卵,从而实现将雌鳝养得较大的生产目的。三是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养殖初期,黄鳝养殖技术不太成熟,部分地区存在使用避孕药的情况,事实上,生产证明黄鳝服用避孕药的效果并不好,得不偿失。四是国家和各省市,以及本团队近几年对黄鳝开展的产地检测中,黄鳝中性激素的超标率为零。

1.3 近10年黄鳝质量安全状况前后变化分析

黄鳝养殖在2000年以前,由于养殖技术不成熟,国家对渔药的监管也不严格,部分养殖户曾出现使用违禁药物与避孕药的案例。但2008年后,黄鳝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各地开始进行标准化的养殖生产,黄鳝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从本团队连续5年的取样分析,以及农业农村部近10年产地抽检结果可见,没有发现违禁药物与激素含量在黄鳝体内超标,近10年黄鳝质量安全是稳定的。

2 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

2.1 黄鳝苗种

目前黄鳝养殖的苗种有2个来源,一是从天然水域如稻田、湖泊、沟渠捕获的野生黄鳝,二是人工繁殖的黄鳝苗种。

野生黄鳝苗种由于生长在天然水域,其环境的污染程度会影响到黄鳝的质量安全。

在对黄鳝从养殖产地到暂养销售等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47尾黄鳝及其相关产品的重金属取样验证,检测参数包括汞、砷、铅、镉和铬。从检测结果看,养殖环境下的黄鳝其体内重金属超标不普遍,而野生环境下的黄鳝,尤其是黄鳝苗,其体内重金属超标的风险较高。

野生黄鳝苗(较小规格)体内的汞、砷含量较高,而较大规格或养殖条件下的黄鳝体内重金属含量超标率并不高,黄鳝体内高含量的汞来源于野生黄鳝自然生长的环境中,黄鳝体内高含量的砷还无法确定具体的来源途径,但黄鳝鲜活饵料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部分饲料重金属含量超标,可能会给黄鳝养殖带来风险。

人工繁育黄鳝苗种主要采用人工仿生态繁育的方式,整个繁育过程通过黄鳝自然交配、自然产卵与孵化完成。黄鳝苗种培育所用开口饲料为水蚯蚓,水蚯蚓的来源为人工养殖的,其方式是用猪粪发酵后培育,猪粪内残留的重金属可能会通过活饵料水蚯蚓而影响到黄鳝苗种的质量[23-26]。

由于黄鳝呼吸以口咽腔、血管壁呼吸大气中的氧气,其苗种的运输不需要充氧等措施,整个运输及销售环节不存在由于加入一些药物而对黄鳝质量产生影响的现象。

2.2 渔用药物

以潜江、荆州及仙桃等采用仿生态池塘网箱模式进行养殖的3个养殖基地作为采样点,抽样时间为6月中、下旬2次,7月份1次,8月份下旬1次,每个基地采回的黄鳝活体样品,进行阿苯达唑残留的检测。结果如下:6月中旬,随机挑选33尾,有3尾黄鳝测出阿苯达唑,结果为0.23 mg/kg,占整体监测量的9.09%,单个基地监测量的33.3%;6月下旬的养殖黄鳝监测中,随机挑选13尾黄鳝,结果全部为阴性;7月下旬随机挑选19尾,其中1尾检测出阿苯达唑,结果为0.23 mg/kg,占整体挑选监测量的5.26%,单个基地挑选监测量的16.67%;8月下旬随机挑选18尾,其中3尾检测出阿苯达唑,结果在0.25~ 0.26 mg/kg之间,阳性样品占整体挑选监测量的22.22%,单个基地挑选监测量的33.3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3个月的监测数据中,有一定比例的检出,按照国家对于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在禽畜牧动物产品中的安全限量值考量(总量为0.10 mg/kg),均为超标。且超标率按照养殖基地随机抽检尾数计,结果为16.67%~33.33%。阿苯达唑为脂溶性,在动物消化道内极易吸收,且有很强的首过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多鱼类在24 h内)会被转化排除,血浆和肌肉中的原型药很少或者未能检测到;而其他代谢产物,在水产品组织中消除速率较慢,保留时间长。检测结果发现大部分阳性样品为阿苯达唑,仅有1尾为代谢产物砜和亚砜。分析认为可能是在6~8月份预防寄生虫病高峰期,养殖户为降低损失,饵料拌投阿苯达唑导致的。根据阳性样品检测情况,很有必要将驱虫药阿苯达唑列入风险因子排查名单中,同时考虑目前养殖现状和市场上水产品驱虫药的流通,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他的驱虫药物种类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摸底调查。

2.3 养殖环境

黄鳝养殖池塘往往联建于其他农田,黄鳝池塘池埂上一般种植有其他农作物,因此,农药的使用对黄鳝质量可能带来影响。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及江苏省等地是全国最大的黄鳝养殖与消费省份,本团队对以上5省销售高峰期的黄鳝(随机抽取个体差异小的健康黄鳝)进行了取样监测,检测指标为敌敌畏、氟虫腈、林丹和五氯酚钠,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

试验中共采集了26个样品,检测结果见表3。从表可以看出,在所检的黄鳝样品中,都没有检出敌敌畏,表明这些样品中没有敌敌畏残留或者是存在的敌敌畏含量小于2.0 μg/kg(建立的敌敌畏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2 μg/kg)。

从表4氟虫腈检测结果可以看到,在所检的黄鳝样品中,都没有检出氟虫腈,表明这些样品中没有氟虫腈残留或者是存在的氟虫腈含量小于0.2 μg/kg(建立的氟虫腈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2 μg/kg)。

表3 敌敌畏检测结果Tab.3 Test results of Dichlorvos

表4 氟虫腈检测结果Tab.4 Test results of Fipronil

从表5林丹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所检的黄鳝样品中,大部分没有检出林丹,表明这些样品中没有林丹残留或者是存在的林丹含量小于0.047 μg/kg(GB/T 5009.19—2003中林丹(γ-HCH)的检出限为0.047 μg/kg)。南昌地区的样品中检出了林丹,且浓度较高,林丹污染的原因无法确定。

五氯酚钠残留检测的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氯酚钠检测结果可以看到,在所检的黄鳝样品中,大部分没有检出五氯酚钠,表明这些样品中没有五氯酚钠残留或者是存在的五氯酚钠含量小于1.0 μg/kg(SC/T 3030—2006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1.0 μg/kg)。南昌和苏州地区的样品中检出了五氯酚钠,浓度达到检出限,五氯酚钠污染的原因无法确定。

表5 林丹检测结果Tab.5 Test results of Lindane

表6 五氯酚钠检测结果Tab.6 Test results of Pentachlorophenol sodium

上述研究针对黄鳝养殖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农药污染,利用已有或者建立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黄鳝进行农药残留分析。从检测结果来看,黄鳝体内这4种农药的残留情况总体良好,敌敌畏和氟虫腈都未检出,林丹和五氯酚钠仅个别有检出。

2.4 渔用饲料

黄鳝苗种的喂养和驯化使用的饵料,主要是水蚯蚓和蚯蚓。在黄鳝主要养殖区都配备有一定规模的水蚯蚓养殖基地和冷冻蚯蚓。因此,蚯蚓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黄鳝苗,对此养殖阶段的黄鳝苗种质量有直接影响。2013年对仙桃市、潜江市等地的黄鳝养殖场进行了现场调研及采样工作,同时调研组还走访了仙桃市(黄鳝主要养殖区)某黄鳝贸易市场,并随机抽取了其冷库中贮藏的黄鳝饲料原材料:沙蚯蚓和旱蚯蚓,以了解水产投入品的情况。对蚯蚓中汞、砷、铅、镉和铬含量测定分析发现,蚯蚓中的汞含量较低,从未检出;砷含量为1.4~3.3 mg/kg,而铅、镉和铬的含量值都在17.0 mg/kg以下,由此推断蚯蚓对砷有选择性富集的能力。作为黄鳝饲料原材料之一的蚯蚓可能会对饲料中的砷有较大的贡献值。2014年本项目组人员对汉江螺类重金属富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认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6种重金属富集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Zn>Cu>Hg>Cd>Pb=As。通过与其他底栖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的研究作比较,发现汉江中下游铜锈环棱螺的重金属积累程度处于中等水平,Zn污染较为严重。说明螺、蚌也是黄鳝养殖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

2.5 非规范用药

黄鳝的人工养殖以池塘网箱养殖方式为主,此方式由于在网箱中种植了水花生,通过水花生对养殖水体污物的净化吸收,水质较稳定。只是在部分池塘内由于网箱布置较密,在每年养殖后期的9~10月份,水质会变坏,泼洒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EM等改良水质[27-29],也有部分养殖者使用中草药拌食投喂防治鳝病[30],此类物质不会对黄鳝质量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2.6 生物危害

危害黄鳝的生物种类主要有细菌、真菌、寄生虫及水蛭等。

2.6.1 细菌对黄鳝的危害

细菌危害黄鳝主要引起出血病、肠炎病、大头病、腐皮病和烂尾病等病害[31-32]。

(1)黄鳝出血病

出血病是黄鳝经常发生的一种主要流行病,其暴发流行的高峰时间集中在每年9~10月份和引种后的3~15天,感染对象为体重10 g以上的黄鳝,该病发生后死亡率达70%以上。经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病原菌鉴定和感染试验,确定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引起的。

发病的黄鳝口腔内有血样液体,倒置可流出来。体表布满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从绿豆大小至蚕豆大小,有时呈弥漫型出血,以腹部尤为明显,并呈长条状出血斑,逐步发展到背面或体的两侧。肛门红肿,外翻出血,似火山口状。有时浮出水面深呼吸,呼吸频率加快,不停地按顺时针方向打圈翻动,最后死亡。出血病分为以下3种类型:一是慢性型,腹腔内充满紫黑色的血液和黏液混合物;肝肿大、质脆,有绿豆大小的出血斑,个别部位有绿豆大小的坏死点;小肠、直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整个肾脏肿胀、质脆、出血,颜色呈煤焦油状。二是亚急性型,腹胸腔内充满紫红色血液和黏液混合物,肝部有绿豆大小的出血斑,肝体肿胀,颜色变深、质脆;脾脏肿大淤血;直肠黏膜点状出血;肾脏肿胀、质脆、出血。三是急性型,打开胸腹腔,有较多的血液与黏液混合物,心脏充血,心内膜有极少量的芝麻大小的出血点;直肠轻度出血;其他内脏器官没有发现异常的病变。

(2)黄鳝肠炎病

黄鳝肠炎病流行在每年9~10月份和引种后的3~15天,感染对象对黄鳝个体大小没有选择性,从鳝苗到成体均有感染。经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鉴定和感染试验,确定该病病原为一种嗜水气单胞菌。

病鳝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鳝体发黑,头部尤甚,腹部出现红斑,食欲减退,以致完全不吃食。发病早期,剖开肠管时可见肠管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没有食物,或者只在后段有食物,肠内黏液较多。发病后期可见全部肠道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差,肠内没有食物,只有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血水或黄色黏液流出,肠内无食,局部或全肠及肝部充血发炎。患病严重时腹部膨大,如将病鳝的头提起,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很快就会死亡,死亡率很高。

(3)黄鳝腐皮病

黄鳝腐皮病流行季节在黄鳝越冬与早春时期,在水温低于20 ℃经常发生,同时,夏秋季若黄鳝体表被水蛭感染后,也会继发性感染此病;该病多发生在体重大于20 g的个体。从病鳝病灶分离到待测菌株,经人工分离培养,再用待测菌株人工感染体重80~100 g的黄鳝, 感染的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黄鳝相似的症状,并从感染黄鳝的病灶中分离到与原菌株相同的细菌,经细菌的形态鉴别、培养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此病的病原为一种点状产气单胞菌(Pseudomonasalcaligenes)。

病鳝行动缓慢、无力,全天都将头伸出水面,捞起病鳝观察,其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体表出现许多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尤以腹部两侧较多,有些黄鳝的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的紫斑,有的皮肤腐烂,严重时,若剥去腐皮,可见骨骼和内脏。有时病鳝的肠道、肛门也充血发炎。病鳝食欲不振,不入穴,最后瘦弱死亡。

(4)黄鳝烂尾病

黄鳝烂尾病流行季节集中在黄鳝苗种投放到养殖网箱后的1~15天,感染对象没有选择性,多为黄鳝尾部受伤后的继发性感染。用待测菌株人工感染体重 20~30 g 的黄鳝, 感染的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黄鳝相似的症状,并从感染黄鳝的病灶中分离到与原菌株相同的细菌,经细菌的形态、培养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菌株鉴定为产碱假单胞菌。

病鳝感染后尾柄充血发炎、糜烂,严重时尾部烂掉,肌肉出血、溃烂,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逐渐溃烂,尾脊椎骨明显外露。病鳝反应迟钝,头伸出水面,食欲减退,因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5)黄鳝大头病

黄鳝大头病流行季节在每年的1~4月和9~12月期间,发病鳝多为生活在养殖网箱内水草过多或网箱底部有机质过多沉积的环境中,感染对象不分鳝鱼体重大小。从患大头病黄鳝的肝和肾中分离到致病菌株,分离菌株通过肌肉注射、划痕浸泡等方式对黄鳝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出现了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证实该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sadaceae)。病菌短杆状,两端圆形,只有0.7 μm大小。

病鳝头部肿大,是正常黄鳝头部大小的2~3倍,其头部表皮发炎出血,有时黄鳝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春季和秋季较常见。

2.6.2 真菌对黄鳝的危害

真菌性疾病主要是由水霉与真菌感染所致。真菌是具有细胞壁和真核的单细胞或多细胞体。水霉属于真菌类藻菌纲的种类,在中国淡水鱼的体表和卵粒上已发现的水霉有10多种。最常见的水霉其繁殖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3~18 ℃,为条件性致病菌,凡受伤的鳝均能感染,未受伤该菌则不能侵入。该菌在受伤黄鳝上繁殖极快,属于腐生性的,对鳝体是继发性感染。菌体呈丝状,一端像根一样附着在鳝体的受伤处。分枝多而纤细,可深入至损伤、坏死的皮肤和肌肉下面,称为内菌丝,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伸出体外的部分称外菌丝,较粗,分枝较少,长可达厘米,形成肉眼能看得到的灰白色棉絮状物。

在黄鳝种苗放养初期,水温在18 ℃以下时,由于操作不慎,可使黄鳝体表受伤而感染;或由于放养密度过大和饵料不足,发生黄鳝互相咬伤及敌害生物的侵袭,形成的伤口可导致水霉菌感染。霉菌孢子吸取黄鳝皮肤里的营养成分,使鳝体内、外长出棉毛状菌丝,菌丝迅速在体表蔓延扩展,菌丝向内深入皮肤和肌肉,分枝很多,像灰白色棉花,故有些地方又称之为“白毛病”。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酶分解黄鳝的组织,使黄鳝被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常表现为焦躁不安,并有与固体摩擦现象。往往病鳝常出穴独自缓游,随着菌丝的繁殖,菌丝逐渐在体表蔓延扩散,鳝体负担增大,患处肌肉腐烂,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而导致死亡。如果正在孵化中的受精卵受到感染,严重时就会终止胚胎发育,使孵化中途停止。春秋季水温在13~18 ℃时流行此病,不分地区,危害极大。

2.6.3 寄生虫对黄鳝的危害

黄鳝寄生虫病害主要包括毛细线虫病、锥体虫病、棘头虫病和隐鞭虫病等[7]。

(1)毛细线虫

毛细线虫属于蠕虫类毛细科,虫体细长如纤维,前端尖细,后端稍粗大,体表光滑,虫体2~10 mm,雌体大于雄体。卵随寄主粪便排入水中,幼虫在卵壳内发育,鳝吞食含有幼虫的卵而感染。

毛细线虫寄生在黄鳝肠壁黏膜层,破坏肠道黏液组织,有时包裹在肠壁黏膜内成肉裹状,使肠中其他致病菌侵入肠壁,引起发炎。若寄生量过大,寄生虫充满整个肠道,则引起病鳝离穴分散池边,鳝体消瘦而死亡。

(2)锥体虫

锥体虫属锥体虫科,寄生在黄鳝的血液中,以纵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锥体虫的寄生一般与水域中存在蛭类(蚂蟥)有关,蛭是锥体虫的中间寄主。水蛭吸鳝血时,锥体虫随鳝血到达蛭的消化道,并大量繁殖,逐渐向前移至吻端,当蛭再吸食黄鳝血时,就将锥体虫传到鳝体,进入血液之中。流行季节在每年的6~8月。

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数呈贫血状,鳝体消瘦,生长缓慢。

(3)隐鞭虫病

隐鞭虫属于原生动物,虫体呈柳叶状,7~10 μm长,虫体前端有两根鞭毛。一根倾向前方,称前鞭毛;另一根贴在虫体体表的一段和虫体面构成一条比较明显的狭长波动膜。活的虫体在血液中颤动,但很少迁移。隐鞭虫可以离开寄主,在水中生存1~2天,可进入另一寄主蛭体内,当蛭吸附在黄鳝身上吸血时,将隐鞭虫传入黄鳝体内而感染。全年可感染。

隐鞭虫可寄生在黄鳝不同的部位,活的隐鞭虫在血液中颤动,但很少移动。被隐鞭虫寄生的黄鳝明显发生贫血,吃食减少,病体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大量寄生于血液中会引起黄鳝昏睡而死亡。一般感染率较低,危害不大。

(4)棘头虫病

棘头虫属蠕虫类,虫体呈圆筒形或纺锤形,前部膨大,吻小,体有皱褶,呈乳白色,雌雄异体。棘头虫的生活史要通过中间寄主,中间寄主通常是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昆虫。成熟的虫卵随终寄主粪便排出,被中间寄主吞食后,卵中的胚胎幼虫出壳穿过肠壁到体腔内继续发育。当感染了幼虫的中间寄主被终寄主吞食后,幼虫在终寄主体内发育成成虫。鱼类则为棘头虫的终寄主。

棘头虫以其吻钻进寄主肠黏膜,用吻部牢固地钻在黄鳝肠黏膜内吸取营养,引起黄鳝肠道充血发炎。轻者鳝体发黑,肠道充血,呈慢性炎症;重者可造成肠穿孔或肠管被堵塞。鳝体消瘦,有时还可引起贫血,甚至死亡。

(5)航尾吸虫

危害黄鳝的航尾吸虫是鳗鲡航尾吸虫(Zgaagia),主要寄生在黄鳝胃中所引起。虫体体表光滑,圆柱形,背腹部稍扁平,淡红色。

感染后鳝体消瘦,生长缓慢,解剖检查,可见胃中有很多虫体,使胃充血发炎。

2.6.4 水蛭对黄鳝的危害

水蛭又称蚂蟥,在自然界中有2类蚂蟥是鱼类的寄生虫。一种是中华颈蛭(Limnotrachelobdellasinensis),常寄生在鲤(Cyprinuscarpio)、鲫(Carassiusauratus)鳃上;另一种叫尺蠖鱼蛭(Rhynchobdellida),主要寄生在鲤、鲫和黄鳝的皮肤上,此种蛭大多寄生在个体较大的寄主的头部。由于蚂蟥吸附在黄鳝体表,消耗黄鳝血液营养,病灶处表皮组织受伤,易引起细菌感染,还会带入多种寄生虫(蛭类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由于尺蠖鱼蛭牢固吸附于黄鳝活动皮肤上,以吸取黄鳝血液为营养,而且破坏被寄生处的表皮组织,引起细菌感染,黄鳝在泥中钻动也不能使之脱落。病鳝表现活动迟钝,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如果水蛭寄生过多时,会造成黄鳝死亡。在蛭病发生的养殖池中,常发现黄鳝死亡。

2.7 水产品流通

目前黄鳝产品以鲜活销售为主,还没有加工的产品大量出售。由于黄鳝呼吸以口咽腔、血管壁呼吸大气中的氧气,其运输过程比较简单,带水包装密封后加冰即可长途运输,整个运输及销售环节不存在加入药物等对黄鳝的质量产生影响的操作。

3 对策和建议

3.1 管理政策措施建议

3.1.1 改善黄鳝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水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江河湖海是中国水生生物的富集区。因此,要想得到无污染、高质量的水产品,就必须加强陆源污染物控制,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加强江河湖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法处理水域环境。

3.1.2 推进水产行业各类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实施HACCP、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切实加强水产养殖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水产养殖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3.1.3 加大水产品质量监督

由于水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到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加上水产饲料、渔业用药的产销缺乏统一监管。因此,水产品安全监管执行难度较大。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水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准入准则,建立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信用管理及分类管理制度,建立水产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与防范体系。积极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体,进一步明确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任务,并在相关规章制度制约和职能分工指引下,由渔业监管部门积极主动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质量监督、工商行政和检验检疫等部门相互配合并形成监管合力。从制度、政策和执法等方面保障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3.1.4 提高全民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城乡居民是水产品消费主体,也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直接受益者或受害者。目前,国内水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往往关注的是水产品的鲜活程度以及诚信经营等内容,却忽视环境污染、药物残留等造成的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因此,提高消费者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关注水产品质量安全,也是保障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全民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同时,通过提高全民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倒逼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注重和提升水产品质量。

3.2 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

渔业药物残留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瓶颈,急需开发出能替代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违禁渔药的绿色、环保和无残留渔业用药。可以围绕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疫病,加快开展水产养殖动物病原性疾病、环境性疾病等系列疾病病理以及非生物因素造成损伤研究,并在中草药防治、微生态制剂防治等新型渔业用药方面加大科研资金和科技力量投入,筛选安全有效的中草药成分或微生物制剂。

猜你喜欢

黄鳝水产品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狠 话
黄鳝销售价格出现“倒挂”,散养户亏声一片
捉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