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 赋予英语课堂新的活力
2021-03-03沈晓晴
沈晓晴
(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江苏 苏州 215100)
很多学生在上小学之前,都会在校外的辅导机构学习英语。那里的学习形式多样,多以唱跳、游戏为主。学生很感兴趣,觉得英语学习真有趣。进入小学后,要系统学习英语并有作业要完成,慢慢得家长就有一些担忧:学生会不会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学校里学习英语的形式会不会比较单一?其实我明白家长的担心,他们怕学校统一的英语教育会磨灭孩子对英语的热情。其实,如何让学生对英语保持热情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我也想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现结合我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借鉴一些优秀老师的先进经验,来谈一下如何巧用英语课堂40分钟,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一、丰富并夸张肢体语言
著名肢体语言学家Fen.Lafle.Angles在《肢体语言》一书中曾经说过:“Once the body language was lost,a baby could not have grown into a normal person.”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肢体语言的帮助,婴孩就无法正常学习、正常长大。这句话就道出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英语单词或句子的意思,而且夸张的肢体语言可以调动整个课堂的节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低中年级,夸张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气氛并帮助教学的作用。
如我在教新版3B Unit4《Where’s the bird?》时,我编了一段chant:
What,what,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 bird looking at me.
Where,where,where’s the bird?I can see the bird in the tree.
这个chant简单明了,节奏感强,学生听完一遍基本就会了。我在示范读的时候,没有做拍手或拍桌子打节奏等常规的动作,而是配上丰富的肢体语言。“what,what”,双手摊开,头左右看一下;“what can you see”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成圆圈放在眼睛上,作望远镜状,并且画三个圆圈;“I can see a bird looking at me.”双手像小鸟的翅膀上下拍动,原地转个圈,然后双手指着自己;“Where,where,where’s the bird?”模仿一休哥,在头顶上画圆。最后一句“I can see a bird in the tree”表情夸张,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双手指着窗外,然后手臂升高,左右摇摆,做树枝随风摆动的样子。等我把动作做完,学生对这首chant的意思明白得差不多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试一试,等我让他们站起来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说的时候,学生的兴趣高昂,读的声音洪亮,节奏感十足。下一步我请学生上台表演时,学生的手举得老高老高,他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样一来,这首chant学生牢牢记在脑海中,我设计的这个环节效果达到了。其实老师不要怕难为情,有些肢体语言就是越夸张越能起到作用。
二、板书的卡通化
板书是一堂课的灵魂,在一堂课中,板书被喻为“微型教案”,同时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以简明的文字、生动的图画符号、精巧的结构造型等,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1]。借鉴好的板书,学生能直观感知和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增强识记的效果。如我在教家庭成员的称呼时,就很好地利用板书的作用。
看到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家庭成员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同时也借着这棵树,让很难解释的“family tree”变得简单易懂。在教完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family photo贴在板书相应的位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学生很乐意做这件事,他们愿意介绍自己的家人,在介绍家人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
又如在教动作的单词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记住这些表示动作的单词,事先我去网上找了点图片,课上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相应的图片
当学生看到这些简笔画时,齐刷刷地发出“哇塞”的感叹,课后问学生对这节课的感想,很多学生对那些简笔画念念不忘,很感兴趣,同时对老师的敬佩之意更深一层。
在我教授3A 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时候,我把板书就设计成一幅场景。因为课文是六个学生在户外野餐,我根据学生大多是本地人,就把地点设计成了木渎公园,学生一下子兴趣就来了,觉得一下子就拉近了书本和他们生活的距离。六个学生的图片放在花丛中,这样学生就知道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本课重要的句型就放在黑板中间,食物的单词放在黑板右边,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人物、主要句型和单词看得明明白白,重难点一下子就出来了。通过板书,木渎公园里有六个孩子在野餐,这样的场景立刻在黑板上显现出来。
所以,合理利用板书,既可以把书本知识更形象呈现给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谓是一石二鸟。
三、小组间的竞争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人的奠基基础。它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打基础,为人的身心潜力打基础。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2]。因此,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开拓和创新精神。但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需要同伴的帮助,所以在上英语课时,我选择小组竞争的形式。但单单的竞争会显得很枯燥无聊,所以事先我做了一些动物和昆虫形状的图片,每个图片代表一个小组。例如下图的昆虫小组大PK:每个昆虫代表一个小组,在课堂中我会设计很多比赛环节,哪个小组赢了,那个相应的昆虫就能往上飞一格,谁先采到花蜜,代表的那个小组就赢了。这样的小组竞争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有时我也会换成男女生比赛,这时我就会用脚丫子走路,一步一步向前走,看哪组先到目的地。每当这个时候,是班级气氛最活跃之际,因为没有哪个学生希望自己的队会输,就算是平时不怎么举手或者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会积极举手,抢着答题,一旦他们答对得分,整组都会欢呼庆祝,其实这样的欢呼何尝不是对那些后进生最大的鼓励呢?不管是什么形式,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学习的氛围很好,有时某个小组输了,想要赢一回,会很期待下一节英语课的到来。这周我会用昆虫的图案,下周我可能会换成动物的图案,让课堂不时充满乐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慢慢提高了。
四、联系当下的热门话题,让课堂生活化
有很多学生认为,平时的生活与英语联系不多,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课堂服务的,其实不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联想下,这节课的主题与当下的社会有关联吗?如果能把整节课的主题与社会的某一话题联系起来,学生们对这节课肯定印象深刻。例如,我在教授6A Unit7 Protect the Earth这节课时,我就联系到当下最热门的垃圾分类。我设计了一个Mr E,就是地球先生,他生病了,需要治病。怎么个治法呢?原来要对地球上的垃圾进行分类,这样地球先生才会好起来。那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呢?我就利用学生都喜欢的卡通人物——Peppa进行解说,当学生看到我解说时哈哈大笑,但在笑声中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垃圾分类的要点,从而明白保护地球,从垃圾分类开始。这样我的整节课的主题学生把握住了,热门话题: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学生也都记住了,整节课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
五、多样化的游戏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实践也证明;儿童也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他们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需要引入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拿我现在教的字母作为例子吧,字母的学习其实很枯燥,无非就是写写默默,根据大写写小写,或者写出所给字母的左邻右舍。看着学生学习的劲不高,我就设计了几个很有趣的游戏。
(一)name of group。老师分配好每组是什么字母,然后根据老师说的字母,那个小组就站起来,没站起来的学生要接受惩罚。
(二)抢读字母。老师拿起字母卡片,先说出来的学生获胜,这个游戏可以结合小组竞争。
(三)找好朋友。老师给出字母的大小写,并打乱顺序,让学生去配对,谁先配好谁就赢。
(四)What’s missing?老师给出所有字母的大小写,让学生去找哪些字母不见了,找得越多越好。
(五)听音摘字母。老师在黑板上贴出很多字母,让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参赛,老师说哪个字母,学生就去摘下那个字母,摘得越多者获胜。这考验学生的反应和听力能力。
……
游戏有很多种,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游戏还有个作用,可以很好地活跃班级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
要上完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不难,但要上好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有难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板书、肢体语言、游戏环节、chant等等,把知识藏于这些环节中,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去感受这些知识,去掌握这些知识,这远比死记硬背来的重要。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才能无拘无束的表现“真我”,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