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3吕梁市会计学校

财会学习 2021年5期
关键词:顺利进行稳健性实务

吕梁市会计学校

引言

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又被称之为谨慎性原则,其主要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对某项经济事务会计事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选择针对性方案,并且需要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从而可以合理地开展各个环节核算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进行整理。稳健性原则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一项工作,需要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确保在开展各项涉及经济的事项都能够始终秉承谨慎的态度,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限制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

(一)稳健性原则的客观前提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作为稳健性原则的客观前提,从宏观角度来讲,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正在起步,部分会计实务工作制度没有得到完善。而且加入WTO后需要参加国际竞争经济,导致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从微观角度来讲,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自身会计管理有着一定的联系,再加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除此之外,企业内外的不确定经济环境导致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存在风险,无论是哪种活动与投资行为,都会有利益与风险,而且利益越高,潜在的风险越大,若不想遭受较大的风险,则应该强化对各个环节工作的重视,使得稳健性原则客观存在。

(二)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因素前提

稳健性原则的前提为契约理论,而且在企业契约当中,需要涉及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以及债权人和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再加上这两种契约存在一定的矛盾,甚至较为严重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所有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中,稳健性原则是能够递减所有者过于乐观的一种方法,从而可以避免因盈余过高而出现的诉讼。除此之外,税收也是稳健性原则的主要前提,需要得到有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确保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优化企业所得利润,为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而且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可以延迟收入确认和加速费用确认,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扩大企业管理层业绩,为各个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帮助[1]。

二、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中不确定的关系

(一)稳健性原则的内涵

稳健性原则又被称为谨慎性原则,同时也是保守意识的重要变现,其实针对经济活动中不确定因素所设计,保持谨慎的态度开展会计实务,尽可能降低企业的风险与损失,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再加上稳健性原则以是一种精神和意识,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根据现实经济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优化,主要目的就是减少不确定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影响。

(二)稳健性原则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众所周知,不确定因素会导致会计实务工作受到影响,而且经济活动在实践延伸和会计信息档期披露时,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结果进行评估,即便这种评估会导致会计工作的不确定性,但仍然需要开展,并在实践工作中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对稳健性原则与不确定性关系的理解。与此同时,会计中的不确定还可以分为外生性和内生性不确定性。外生性主要指的是信息系统之外的不确定性,主要受财务环境因素影响。而内生性则会人造信息系统的创新,需要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并且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得信息确定与记录效果有效提升,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外生性不确定性具备较强的客观色彩,而且会存在人们所面临的环境当中,而带有主观色彩的内生性不确定性,在特定时期人们的认知水平与技术水平等因素会都对其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需要得到有关工作人员的重视,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对每一项工作涉及的关系有着充足了解。

(三)会计中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考察的关键

稳健性原则同会计不确定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稳健性原则的讨论应该根据会计不确定性进行,并且应该特定时期开展各个环节工作,掌握其存在的状况与实际认识,从而决定了不确定性存在的问题。再加上稳健性原则决定了不确定性在人们披露信息时的重要程度,只有将重视程度进行转移,才能够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减少影响因素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损失与风险的出现。而且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工作进行优化与创新,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到会计不确定性的关键意义,解决若干因素影响[2]。

三、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对策

(一)存货的期末计价法

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推动下,存货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正在不断变化,恰当的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有助于完善各个环节工作,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会计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稳健性原则有着充足的了解,并根据对存货的了解,制定针对性核算与计价防范。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过程中,存货成本计量应该遵循各项规则,而且存货成本高于可变净值时,可以按照成本高于可变净值的差额进行计算,详细地对当期损失与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从而可以在后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进行优化与创新,最大化发挥稳健性原则的价值。除此之外,针对存货期末计价法的运用,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对各个环节工作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计价优化方案,及时对成本原则进行修正[3]。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无论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在实际开展运行的过程中都应该强化对各个环节工作的重视,这样可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预期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而且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充足的了解,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计提折旧时,需要不断减少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使得固定资产回收期相对减少,从而符合稳健性原则。而且加速折旧防范的运用,可以将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优化,并适当地对损失存档进行记录,避免受技术进步或新设备的价格变动影响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坏账损失的核算

坏账指的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相对较小的账款,即便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仍然需要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从而能够定期地对其进行核算,这样能够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并通过稳健性原则预计可能发挥的坏账现象,同时应该注重分析与探究,寻找坏账的因素,运用计提坏账的方式,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评估,这样能够事先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尽可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除此之外,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应该适当地运用备抵法对坏账进行分析与计算,这样可以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记录到当期费用当中,使得报表使用者更加清楚企业的发展现状,而且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稳健性原则的作用[4]。

(四)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企业在实际开展会计核算等相关实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会计准则,还应该对可回收金额进行计量,并根据实际结果对各个环节工作进行优化,使得资金可回收的金额大幅度提升,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回收金额,同时应该将减记金额作为企业损失,将其记录到当期损失中,并做好资产减值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存货的减值来讲,企业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加强对公允价值模式的重视,适当的将其融入会计实务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扩大稳健性原则的使用范围,促使会计工作可以真实的反映资产有效价值,使得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幅度提升。真正地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的价值,并借此机会更加真实稳健的运用会计信息,保证企业可以长效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在各个环节工作开展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还应该事先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对各个环节工作进行优化与落实,强化对稳健性原则的重视,围绕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提高资产减值损失核算的效果,更加高效的降低企业风险。

四、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注意事项

企业会计实务在运用稳健性原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产和利润不实的情况,再加上稳健性原则具备隐蔽性特点,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得到企业工作人员的重视,只有不断强化对各个环节工作的重视,才能够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减少影响因素[5]。

(一)提升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

稳健性原则的使用与会计工作人员综合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会严重受到其影响,为了能够正确的使用并把握稳健性原则,应该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判断能力,促使其更加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做好较为全面的优化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视,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招聘方案,尽可能选择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并定期地开展培训工作,使得其对各项工作掌握较为充分,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分析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只有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才能够最大化发挥稳健性原则的作用[6]。

(二)完善并落实运用程序及方法

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具有客观性原则及可比性原则,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如稳健性原则需要严格按照会计核算要求进行,对各个环节口径及问题进行优化与创新,但是要想做到统一口径,还应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工作,使得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影响因素的同时,避免受冲突的限制。因此,国家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优化并解决原则之间的冲突,企业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工作进行优与创新,寻找稳健性原则运用的平衡点,发挥其效果的同时,保证稳健性的会计程序与方法顺利进行[7]。

(三)制定法律制度体系

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和规范工作来讲,稳健性原则的具体防范存在分化的特点,而且某些条款的运用具有可操作性[8],同时有很多工作开展不够明确,限制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针对折旧方法的运用来讲,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稳健性原则具备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而且在资产减值准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会受可变现净值的影响,展现不确定性,导致稳健性原则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一环节工作。因此,国家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与落实,这样可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可以保证稳健性原则的顺利进行。如可以按照行业及具体情况设定不等同层次的前期准备,这样可以更加全面保证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使得企业会计实务顺利运行,降低多种可变因素的限制,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强化对内外部监督工作的重视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避免受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风险,则应该对内外部监督工作加强重视,并完善内外部控制制度,在加强执行力度的同时,提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组织地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每个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更加全面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9]。而且企业在聘请审计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使得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针对违法违纪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并根据实际情况追究其责任。所以说,国家应该加强审计工作的完善,引导并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较为完善的制度,提升其自身找工作的能力,强化内外审计工作效果,为企业的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稳定发展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帮助,但仍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限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其中会计实务工作作为企业重要的一环节,在开展工作时应该重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并广泛的将其融入企业或个人发展当中,扫除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但由于稳健性原则有正面和负面作用,有关工作人员应该树立实事求是的辩证观点,确保能够最大化发挥其积极方面的作用,促使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为了更加高效抑制其负面影响,则应该在实务工作开展与实践中不断开展分析,对已经出现或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顺利进行稳健性实务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改革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利用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