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在大学书法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2021-03-03乔昕
乔昕
摘 要:现阶段,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书法课,而书法入门字体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篆书是书法字体中简单易学,同时具有一定书写规律的字体,学习篆书能够帮助学生避免书体练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夯实学生的书法基础。篆书主要分为大篆和小篆,学生在这二者练习的时候应该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从而更好地掌握书法的结构和笔法。
关键词:书法教学;篆书;书法教育
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将书法教育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学科十分有必要。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院校都开设了书法专业课,但是部分院校没有对书法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因此,高校在开展书法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排课方面缺乏严密的顺序性,导致书法字体的练习先后顺序不一致。因此,教师在开展书法教学的时候要重视教学过程。本文主要对篆书在大学书法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促进篆书教学的发展。
一、高校开展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在开展书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严谨的教学体系,并且教学目标也要足够明确,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书法教学效果。大学书法教育面对的群体是青年学生,这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书法教育能够使书法跳出使用功能的限制,使书法的艺术价值得到提升。教师在开展大学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站在艺术教育的层次,从书法艺术的本质入手,让学生对于书法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对艺术的真谛进行更深刻的探讨。高校开展书法教学十分有必要。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级教研部门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要配备专职或兼职书法教研员,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及时组织经验交流,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然而由于书法教育被长期搁置,即使重新回到教学内容当中,也不能避免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与大学教育出现断层的现象。此外,校外的书法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是不一样的,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较差,很难让学生直接感受书法艺术的实质性魅力,导致部分学生的书写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大学中对书法教育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必须要明确书法教育的本质,选择恰当的入门字体,进一步推动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篆书作为书法基础的原因
学习书法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能促使其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书法教育入门字体的选择上,大多数人主张从楷书入手,也有少数人认为,从隶书入手比较合适。从书法的具体汉字间架结构可以看出,篆书作为入门学习的字体最为合适,它能够使教学更有系统性与计划性,这些优势对于其他字体来说都是很难达到的。
(一)篆书能够为其他书体的学习提供帮助
从文学角度来看,书法教学工作应该在“六书”的基础上开展,因此书法教育应该以篆书为入门字体。篆书的用字规范是后人正确使用汉字的重要参考。汉字在经过简化以后,大多数的字体与最初的造字本义已经没有了联系,这使得人们在对一些古今字和异体字进行认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而《说文解字》等各种资料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进行了整理,对于人们学习汉字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学习篆书可以明确书法字体的来源,从而准确地书写汉字,避免出现错别字。此外,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汉字具有较为独特的构造方式,可变空间比较大。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汉字太过熟悉可能会先入为主地对汉字结构进行认识,从而影响汉字的结构重组,这对于汉字书写方式的革新来说是不利的。现如今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资料被真实还原。篆书可以为整个书法创作提供新的动力。早期的文字具有十分丰富的象形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书法学者的兴趣。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将篆书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借鉴,对书法艺术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古代就有很多书法家通过合理地利用“六法”在可变的范围内对汉字的不同形体进行改造,革新了汉字的写作方式。现代也有很多书法家对篆书进行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果。由此可见,篆书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其他书体,并且能够使学生对书体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二)篆书的书写特点符合认知规律
在众多书法字体当中,篆书无论是用笔还是结字,都是比较简单的,并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基本吻合。在用笔方面,篆书与其他字体相比十分简单,因此它也是书法练习当中必须要掌握的方法。根据学习层次理论,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感觉和知觉都是较为基本的要素。楷书和隶书在书写的过程中,主要有八种基本笔画,而这些基本笔画又有长短曲直之分,因此在运笔的时候存在复杂的笔锋转变。在不同的字形当中,教师要根据形式的灵活变化,运用较为恰当的方式对初学者进行训练。小篆在书写中只有三种基本笔画,并且线条以平动为主,虽然变化比较少,但是这些复杂的笔法是最有核心价值的,对于书法的笔法训练来说具有较大意义。由于篆书的书法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学生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对线条进行掌握和了解,从而对字体的书写有更好的认知。篆书用笔训练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感知、书法能力进行培养,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笔法和握笔方式,从而对于毛笔的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从整体结构来看,篆书的书写笔画比较多,但是规律性和秩序性很强,看似很难,实则较为简单。篆书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在进行笔画倾斜的时候结构较为简单。篆书与隶书不同,隶书的字体有粗细对比,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笔画的倾斜,一旦出现变化,斜线就会比较多,结构也会更加复杂,对于学习者的变通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然而篆书的书写比较方正,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字体比较对称。从笔画上来看,篆書的笔画虽然较多,但线条的粗细比较均匀,在结构处理上的难度也比较小,比较适合刚入门的学生学习。
(三)篆书能够弥补其他书体的缺陷
笔法在传统的书法理论当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了笔法,才能够学好书法基础。楷书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字体,对于大多数的学者来说,他们期望达到的目标就是写一手漂亮的楷体。因此,楷体成为人们公认的书法学习基础。但是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学习楷书必须要经过专门的练习,做好前期铺垫,否则很容易影响后期的提升。很多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容易过分关注字体的表面形式,从而对表面结构产生迷惑,导致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很不利于书法教学。在书法教育中运用篆书这一字体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打牢基础,还能够为其学习其他字体奠定基础,让学生对于笔法的运用和字体的规律有更深刻的认知。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篆书的线性特征能够为其带来良好的书法学习体验。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书写工具较古代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书法的展现形式也从案头转向了展厅,对宣纸和大号毛笔的使用也变得频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篆书在书写的时候比较注重手臂和手腕的灵活配合,而由于篆书在书写的时候长线条比较多,所以学生要注重对长线条的练习。长线条的练习能使学生对于控笔有更好的把握,从而使其字形有很大的进步,同时长线条的练习也能很好地提高线条和结构之间的协调性。
在进行具体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清代的小篆入手,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律,之后再对秦汉小篆进行比较式教学。此外,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碑帖当中的两种用笔特征,让学生厘清对各种字体的认知,避免在学习中走弯路,同时也使学生提高书法书写技能。
三、结语
篆书与其他字体相比具有基础性特征,不仅学习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規范性,对于学生的书法基础练习来说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代静.大学书法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2(3):95-96.
[2]张明堂.关于大学书法教学的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3):33-36.
[3]邹建利.试论碑帖在书法教学中的五大功能[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2):107-109.
[4]解学晖,朱东海.《大学书法》课程中的教学与实践初探[J].大舞台,2011(8):242-243.
[5]苏洪强.论大学书法教学中的文化传授[J].美术教育研究,2012(5):74-75.
[6]潘绍雄.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J].学周刊,2014(2):220.
[7]范洁.高校书法教学相关问题诌议[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5):79-80.
作者单位: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