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拐弯的阳光,照亮角落里的孩子

2021-03-02王梦茜

教育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泽特教阳阳

王梦茜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启智学校(以下简称“启智学校”),坐落在老城区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校园不大,目前有145名在读学生,他们都是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其中70%的孩子是自闭症儿童,其余的孩子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智力发育迟缓或情绪行为障碍等疾病。马善波是这所学校资历最老的教师之一。2012年,启智学校投入使用,她也从佛山市启聪学校调任至此。时光荏苒,如今已是马善波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第20个年头。她和身边的老师们,就像一束会拐弯的阳光,在太阳照不到的角落里,温暖着一个个折翼的小天使。

她有一把特殊的“钥匙”

马善波是学校的德育主任,也同时担任生活语文教师和兴趣小组教学工作。在学校里,她要随时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情绪行为问题——上课拍打桌子、乱走动、打架推人、大喊大叫、崩溃大哭等,旁人永远无法预料下一秒这些孩子会发生什么事情。而在马善波看来,每一个孩子的异常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这代表着一种向你求救的信号”。

阳阳患有自闭症,现在九年级的他在一年级刚入学时,经常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伴随着尖叫,还会随时随地呕吐。经马善波了解,阳阳的呕吐已持续了很久,他的父母带他跑遍了当地的医院,做了详尽的检查,吃了许多药,依旧无济于事。“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往往因为他们沟通能力不佳,当身体不适时,很少直接诉说或寻求安慰,而是以问题行为代替语言。一般情况下,孩子们的异常行为,或是为了获取他人注意、或是为了逃避任务、或是因为感官的刺激,我们在对阳阳进行评估时,发现他好像不属于任何一种情况。”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善波发现阳阳在吃饭时,是整口整口咽下去的,甚至连青菜也是整根吞下去的。“我当时怀疑是因为阳阳的咀嚼敏感期没有顺利度过,吞进去的食物让他肠胃不舒服,所以导致经常性的呕吐。我问他的爸爸妈妈是否在孩子的咀嚼敏感期进行过咀嚼训练,回答是否定的,于是我们就开始对阳阳进行咀嚼训练。”马善波与老师们借助拴着的牛肉干进行训练,以控制阳阳吞咽的速度,增加他咀嚼的次数与时间。坚持了一个月后,效果很明显,阳阳不再呕吐,跑来跑去、大声尖叫的行为也基本消失了。

“大家谈起特殊教育,常常觉得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其实在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多重发展障碍儿童时,除具备这‘三心外,更需要我们有一双专业的慧眼,认真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在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像对待婴儿一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读他们的各种行为。透过繁杂的表象,从人的发展、生理、心理各方面找到处理问题的关键。”马善波表示。

然然也是一个自闭症儿童,总是喜欢从背后打别人的腰,趁人不注意,就猛地打一拳。马善波明白,然然其实是想偷偷地给人惊喜,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喜欢。每次然然从背后打她时,她就转过来面对面地与他握手。她说:“然然,你是喜欢我吗?你喜欢我可以这样握手,那样打腰老师会很痛。”马善波会一边说一边做出夸张的痛苦表情,然后再和然然握手,一遍遍地对他进行强化训练,让他明白表达喜欢的方式是握手。“以前我看到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会直接纠正,现在我会正向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用正确的行为替代错误的行为。”

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点燃另一个人,而自闭症儿童有社交障碍,对人缺少关注。马善波不禁问自己:“孩子们对我都不感兴趣了,我又如何影响他们?”于是,她从模仿孩子们的言行开始。有个孩子喜欢跳舞,不停地在操場上转来转去,马善波就和他一起转来转去,孩子很开心。之后每一次,马善波经过他的面前,他就会过来拉拉她的手,邀请马老师一起和他去操场上跳舞。“关系先于教育,要让孩子觉得我和他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建立起关系后,我才能去影响、教育他。”

“观其言行,读其心智,助其成长。”马善波用这十二个字形容自己的职业。在启智学校,每个孩子遇到的成长困难各不相同,老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观察和研究,对每个孩子的认知、情感、学习、运动、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并据此制定一套适合孩子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简单的文化知识、身体机能和生活习惯的训练、社会适应技能的培养等。在这个过程中,马善波还带领团队自编生活语文教材、体验式德育校本教材,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接受社会化的训练。“特殊教育的目标是成人,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即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好帮手、走到社会上是好公民。”

搭建理解与接纳的桥梁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为满足更多特殊儿童教育需求,教育部表示,在3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的基础上,鼓励支持20-30万人口的县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就佛山市而言,从十几年前仅有两所特教学校到现在有了七所特教学校,马善波见证着当地特殊教育的发展,也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在与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密切接触中,她切身感受到误解与偏见依旧存在,需要更多人为此付出努力。

有一次,两个一年级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碰撞,其中一个孩子的牙齿在碰撞中摔坏了。他们的家长各执一词,并逐渐在家长群体中形成两个小团体。于是,马善波将“相看两相厌”的两位家长请到办公室,调解矛盾。“我当时和她们说——我们都有个特殊的孩子,如果我们都不抱团取暖,互相不了解,谁还会来关心我们呢?”在马善波的开导下,两位家长逐渐打开心扉。小文的妈妈之所以对孩子被撞如此紧张,是因为她之前有个大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还很健康,后来肌肉萎缩,二年级后休学在家。她一直在家照顾着大儿子,直到他17岁去世,当时小文刚出生一年。而命运弄人,幼儿园时期还很健康的小文在一年级的时候被确诊为自闭症,同时伴有癫痫,更为令人痛心的是,肌无力的症状也逐渐在他身上表现出来。小泽的妈妈连声说着对不起,她自己的孩子也是自闭症,不会与人沟通。当时小泽只是想和小文玩,但因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力度,造成了小文的受伤。小泽妈妈也讲述了她的经历。有一次,她带着小泽坐公交车,小泽因为身体原因没憋住尿,结果被人围起来指着骂,还有人踹小泽。她哭着喊:“我的孩子是自闭症,我的孩子是自闭症。”周遭却没人理她。

马善波哽咽地讲述着这些故事。“其实,最难最苦的是特殊儿童的家长,每个人都非常不容易。”而作为特教教师,马善波也经历过许多误解。2015年,她参加全国德育年会,两三千人的会场中就她一名特教教师。她讲起自己的课题是《低年级智障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研究》。身旁的人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她说:“对于智障孩子,你在学校里看牢他们就好了,来这里凑什么热闹。”马善波很气愤,也很无奈,同是教师都无法理解特殊教育,更何况是社会大众。但她始终认为:“如果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把自己都封闭起来了,如何让学生融合,走到社会上与人沟通交流呢?当人们对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长尚未真正理解时,我愿意做两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马善波经常参加普校的各种培训,听普校的经验,也鼓励家长大胆发声,勇敢地走出去。

在马善波的影响下,家长的心态越来越开放,这种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从最初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有个特殊的孩子,甚至不敢将孩子送到校门口,到如今能够大方地出示孩子的残疾证,寻求社会系统的支持。每逢假期,社区会为特殊孩子开展公益课程,如摘星艺术团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兴趣体验服务,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展现他们积极的一面。每学期放假前,学校会积极联系一些庇护工场或工疗站。孩子们可以去那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做小手工、寄快递等,锻炼自己融入社会的技能,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特殊儿童是一群折翼的天使,相比普通孩子,他们的成长之路走得艰难曲折。马善波希望尽己所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他们带来更多快乐,给他们营造一个被接纳的环境,而不是走到哪里,大家都用一种诧异的眼光看待或用一些贬义词形容这些孩子。“特殊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改善特殊儿童的生命质量。我们强调正向行为支持,即通过分析内外因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生态,就像从家庭到学校、从社区到社会这样一个多元主体搭建起来的外界支持系统,然后静待花开,守候生命发生改变。”

跳出特殊教育,才能明白特殊教育的价值

每个特殊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无助的家庭,都有无数心酸的故事。马善波有时候与家长沟通后,回到办公室会忍不住大哭一场,“觉得很无力,我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太小了”。哭过之后,马善波不断反思,清楚地意识到: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有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如今,马善波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上,成就更多优秀人才服务特殊教育。2012年,马善波被认定为佛山市首位特殊教育的名班主任,2014年成立了区名班主任工作室,2018年成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带着团队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努力着。2019年6月,马善波出版个人专著《特殊学校班级管理——给班主任的37封信》。在书中,她以师姐马善波的身份,用书信的形式向年轻教师分享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经验。2019年,马善波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其德育成果《培智学校德育管理“WSCD”模式》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扎根特殊教育领域20年,马善波一直在实践中学习、钻研与思考。从教育好一个孩子到带好一个班,从引领一批年轻教师到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她基于每一个生命,以一种更为深入的认知、更为开阔的视野投入特殊教育事业。她越来越明白要跳出特殊教育,才能明白特殊教育的价值。她经常与年轻教师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一般到特殊。特殊教育如果想把孩子教好,一定是在遵循普通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只有了解普通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评估我们的学生在哪方面发展不均衡。”特教教师与普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许多相通之处,马善波带着年轻教师们,以一个更高的视点,透视教育的本质,从而更为理解特殊教育,也更为明晰作为特教教师的责任與价值。

“我们从江南走来,我们从塞北走来,来到这未开垦的地方,带着希望带着爱,拨响孩子们理智的心弦,启迪孩子们生活的信念……”这是马善波上学时的校歌,现在她也常常唱给她的学生们听。特殊教育犹如一片未彻底开垦的土地,而马善波与所有的特教教师们,就是这片土地上的拓荒者,温暖而坚定。

猜你喜欢

小泽特教阳阳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许愿树
交换秘密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疼不疼
聪明de猴子
鸠山力挺小泽继续担任干事长
编辑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