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能不能被称为教育
2021-03-02杨颖秀
杨颖秀
常态化补习不能被称为教育,它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都具有消极的影响。补习只能是针对青少年儿童在知识基础和学习品质上表现出的不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活动,不是补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补得越早越好。走出常态化补习的误区是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什么是教育”有着诸多看法,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从诸多教育家对“教育”的理解来看,教育是基于每一个学生特点的差异教育,是引人内省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成长路径。显然,如若背离这样的初衷,任何活动都无法被称为教育,更无法被称为有意义的教育。
那么,越演越烈的常态化学生补习活动(本文指的是学科类培训)能不能被称为教育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不但不能被称为教育,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而目前的问题是,很多家长认为不报班、不补课就是拿孩子前途开玩笑。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补课鄙视链”。然而,补习对孩子来说,不应是常态,有缺才应有补,“有时补有时不补”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可能现象。对全体学生来说,“个别补”“少数补”才是教育过程的必然结果。“集体补”“全时补”的补课现象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常态化补习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呢?
首先,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身体发育上不仅需要足够的营养,还需要足够的活动。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认为,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找到发泄的方法,对儿童来说,消耗这种过剩精力的最好形式就是游戏,儿童剩余的精力越多,需要的游戏就越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游戏形式,但运动始终是游戏的重要形式,游戏可以使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社会性发展同步进行。而目前常态化的补习占用了他们大部分课余时间,他们每天都在从家到学校再到补习班的生态圈中周旋,没有时间去进行他们喜欢并需要的游戏活动,身体的过剩精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泄,疲劳得不到必要的缓解,摄取的营养也无法被很好地吸收。长此以往,孩子的体能必然下降。
其次,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没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心理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在情感方面的发展具有两极性和不稳定性,不仅会经常表现出肯定和否定、积极和消极、紧张和轻松、激动和平静等相互对立的情感特征,也会在情感上表现出反复无常的跳跃特性。在学习上,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可能欣喜若狂,而一旦成绩不如意就可能垂头丧气、一蹶不振。青少年的这种情感特征源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迅速性和客观供给的差异性之间的冲突。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非常迅速,各种需要与日俱增,其身心发展速度与社会及家庭的客观供给之间可能产生冲突,由此他们就会表现出“反抗”性的负向行为特征。如果此时,家长通过常态化补习束缚孩子的课余生活,他们就可能在压力之下产生苦恼、烦躁、愤懑等情绪,并会采取行动进行反抗。由此一来,补习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心理感受,严重者还可能产生心理疾病,甚至以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进行抗争。
最后,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一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需要在恰当的社会交往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需要时间、环境、方法等条件的支撑。心理学家贝特森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meta-communication),也就是在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识别、理解对方交际表现中的隐含意义的活动。这意味着,游戏等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体会和理解他人在社会生活中各种行为的现实意义、真实意义,理解行为背后的隐藏意义或引申意义,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改变思维方式、学习评价不同行为的道德伦理价值、体会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但常态化的补习活动使青少年儿童长时间处于与书本知识的文字交往及被成人設计好的思维模式中,并不是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现实场景,并不具有灵活多变的智慧呈现,也不具有或很少具有复杂的社会交往形式和机会。如此,孩子就很难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社会生活中恰当的人际关系,很难产生换位思考、同情理解、礼貌谦让、乐于助人等优秀行为品质和社会情感。特别是独生子女较多的这一代,由于缺少家庭中的同辈交往,与家庭成员的交往呈现简单化的纵向直线关系,横向或纵横交错的交往逐渐减少。仅仅在学校或补习班上的活动,很难替代复杂关系中的交往活动。因此,占用孩子大量课外时间的常态化补习,只会削弱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降低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面对大量的课后补习活动,家长如何摆脱“不得不补”的从众心理困境?我们还需回到原点上来,思考究竟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按照孔子因材施教的观点,是否给孩子安排补习活动首先要看孩子是否需要补。事实上,大多数孩子是不需要补习的,他们在新时代的教育条件下,有着较好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在此状态下,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进而使他们有权利去学想要学习的知识,去做想要做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让他们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比别人先走一步的补习活动上。因此,要使孩子从无意义的补习活动中解脱出来,首先是家长要从从众心理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冷静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应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当然,那些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基础知识较差或学习品质欠佳的孩子的确需要适当的补习,但绝非是补习时间越长越好。孩子对补习内容也需要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需要充沛的精力去参加与同龄孩子共同拥有的校内外活动,需要和其他孩子一样理解生活的意义、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无论是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补习都不可能是常态化的活动。
为了让青少年儿童拥有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和社会需要形成和谐互动的育人系统。如果说学校是学生发展的内部循环系统,那么社会就是学生发展的外部循环系统,二者需要协调统一。芬兰的基础教育广受赞誉,中小学生放学后能够自主决定他们的课余生活,要么到体育场参加他们喜爱的运动,要么进图书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要么在社区进行游戏或公益活动。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体能得到了提升,对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有了深入的理解,逐步成长为对国家发展有用之人,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孩子的发展是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的缺席或不成熟都可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少年强则国家强,而少年的成长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付出。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