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际博物馆发展与创新的模式探析*

2021-03-02邓雨星杨烨张亦驰邓然然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4期
关键词:博物文物博物馆

邓雨星 杨烨 张亦驰 邓然然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00)

受疫情影响博物馆的实物展览受限,文物的近距离魅力难以展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对于一国语言陌生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真正走进一个民族的文化。为此,探索“VR博物馆+语言”的博物馆发展新路径,力求实现资源整合,将线下博物馆文化移至线上,学习语言并了解背景国文化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在线上以VR的形式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感受文化,为语言学习和博物馆文化传播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博物馆和语言“活”起来。

1.现状分析

《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一书指出:“实现观众数量的最大化,并使得博物馆的资源在最广泛的资源中得到利用,是博物馆最终能够达到的最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1]。”基于此目标,博物馆应该在宣传手段和形式的选泽上,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快对内、对外文化宣传和文化吸收的更新频率。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为约12.27亿人次,同比增长了8.97%[2]。该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对博物馆文化感兴趣者乃至热爱者的人数均在不断增加,这表明人们对了解博物馆文化的途径需要不断增加,以满足正在增长的人数需求,如图1所示。

图1 2014-2019年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次及增速

其次,在图2中颜色越深表示学英语的人口比例,在94个国家中超过半数Duolingo用户正在学习英语(53%),尤其是在拉丁美洲、中东和东南亚。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受欢迎程度相仿,58%的国家法语是第二受欢迎的外语,而46%的国家里西班牙语是第二受欢迎的外语。图3和图4显示了各国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的人口比例。法语在非洲最受欢迎,在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超过半数Duolingo用户正在学习法语;另一方面,北美和加勒比地区非英语国家西班牙语更受欢迎,在特立尼达、多巴哥和牙买加约60%的Duolingo用户正在学习西班牙语[3],基于此数据显示,全球正在学习第一外语、第二外语的基数很大,且学习外语的人数正在逐年递增,而学习语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了解该语言国的背景文化及相关知识。

图2 学英语的人口分布

图3 学西班牙语的人口分布

图4 学法语的人口分布

在疫情的环境条件下,世界很多地区因安全卫生问题人们无法亲临博物馆。所以该App为需要跨国旅行或本国疫情严重的人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样也为其居家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色彩。其次,这不仅可以在疫情环境下保持各国间文化的交流和各博物馆文化的宣传,还可以为在全球经济复苏、再次运行做好充足的准备,在线上吸引大量的博物馆和语言学习的粉丝,为线下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该App同样采用了VR沉浸式的全媒体体验方式,跟进时代的脚步,符合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消费吸引力,高科技、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才会真正使博物馆和语言学习“活起来”。

2.对策探索

2.1 依托VR技术构建新型线上博物馆APP

我们可以构建一款App建设一款主要依托虚拟现实技术、5G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第三方平台(iOS平台、安卓平台)上运营的线上VR博物馆软件,本款App是博物馆与“游客”(用户)、中文使用者与其他语言使用者的一个跨时间、空间沟通交流平台。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录入“博物说”文物库后,运用VR、5G技术使其“活”起来,生动地展现在用户眼前。由“博物说”管理人员收集整理相关数字资料,通过专业筛选,定期发布上新,实现文物“永生”。

App将会提供VR参观博物馆、与千年文物互动对话、AI路线引导和多语种导游讲解等多种服务,从而为用户提供立体的、真实的、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当用户进入博物馆的界面时,会有AI根据用户需求为其计算、规划出一条游览的最优路线;在游览过程中,用户如果对其中某一件文物感兴趣,可以通过语音或点击2种方式“唤醒”文物,带领用户通过视频或文字的方式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也可以对该文物就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会有AI做出解答。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时在参观的用户一起发起文字或语音聊天,用同一语种来交流或探讨相关的话题。此外,我们将提供多语种导游讲解服务,这对于其他语言学习者来说,不仅可以切换语种帮助语言的听读,也可以收集相关的语言资料,获得趣味的学习体验。

2.2 在参观功能的同时增添语言学习与交流的功能帮助国际历史文化传播

前期主要为输入,为软件录入数字化文物展品,储存相应文献资料、录入语言库、赋人工智能单词翻译、输入与博物馆相关的词条。随后将采取“输入+输出”的模式,发布相应博物馆动态,设置相应语言讨论话题,并增添用户个性化功能包括导游讲解服务,AI路线指引、其他语言学习等。该产品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相适用,能够和多个国家著名博物馆进行友好文化交流与合作,目标合作博物馆有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巴塞罗那美术馆。经由软件方负责与线下实体博物馆达成协议,计划并确认发布的展品,每一款展品都配有相应的多语种语音真人讲解,并配有相应的文稿及翻译帮助理解。用户根据目标语言对展品进行分区讨论,并可以随时切换语言分区,身临其境地感受目标语言使用国文化爱好者的讨论氛围。

参观者可以在合法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语言发表自己的参观感受或对于某件文物、某段历史的见解,在用户之间的自主自由讨论中从而实现与其他多国用户的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找到并认识同兴趣方向的其他用户好友之余,还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的语言技能。为方便用户交流与学习,本App将配有翻译功能和词典功能。翻译功能只限于文字与语音2个层面。词典功能里除常规的查词之外,还有生词本、笔记等学习上的功能,以期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在文化学习区中,该App将提供涉及历史、地理、艺术等多维度的相关课程,参观者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同时,这些课程都是由真人录制的、多语种版本的视频。语言学习者可以报名为即将上线的课程翻译、配字幕,锻炼自身的语言能力,如有错误用户还可自主纠错字幕及其他资料信息。此外,在“考古上新”板块中将会实时更新考古动态,为许多无法线下展出的文物提供展示的平台。用户管理功能区主要是用户管理自己的账户和个人信息的部分,支持游客登录。

3.可行性分析

3.1 预测受众群体

根据调研结果来看,青少年群体求知欲强烈,对新事物的产生接受度高,对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繁,中年群体中大部分为工薪阶层,经济自由,出于自身教育需求或子女教育需求,选择该App可能性较高,有利于增加App收益。其次,中年群体中有从事各种职业的个体,其中不乏有相关技术从业者或传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有利于促进该App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2 前景预测

总体来说,该App未来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博物说”结合了VR、AR、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破了博物馆参观的地域限制,降低了博物馆参观的门槛,解决了博物馆方担心的文物承载力问题和许多人因抢不到门票而无法满足参观需求的问题,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参观、旅游方式,无论是在疫情大背景还是在未来,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此外,该App还兼有语言教学和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属性。语言教学层面上为用户提供了语言学习交流环境,可以从与其他用户或与导游的沟通中“听、说、读、写”全方位提升语言能力;文物保护层面上,可以将文物信息极大可能地保存下来,包括文物的具体形态;文化传播层面上,可以引导用户从国内外文物的对比中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美感,能更好地促进本国用户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促进中外文化友好交流。

4.创新性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居安思危,危则有备,有备无患。新型博物馆的发展应该是不断更新成长,而不是一蹴而就,对此,本款软件仍需分析其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在VR成为最大产品特点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虚拟现实的商业模式与产业趋势。

目前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我们分析国内VR厂商,试图找到技术支撑的合作伙伴。目前国内的VR厂商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VR硬件商,比如有暴风魔镜、乐视VR。第二类是VR内容商。第三类是VR拍摄、体感设备商,比如KAT,亦称作VR跑步机。“博物说”的理念是传播中外文化,提供语言学习场景,我们更会向全球探索VR厂商,进一步细分国外VR产业,它们大致分6类。第一类是设备类,比如索尼的PS VR;第二类是操控类,比如Leap motion—VR体感控制器;第三类是相机、三维投影技术类,比如Matterport金色港湾,它有助于在虚拟现实世界中重建真实环境,这类供应商能较好满足“博物说”技术要求;第四类是开发者工具类;第五类也是内容类;第六类是社交网络、内容平台。

“人们在使用几乎所有的VR设备时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因为诸如立体影像和适应性等因素引起的。这是一种聚焦反射,也就是眼球的晶状体需要改变以便在视网膜上形成聚焦”。英伟达研究调查资深总监大卫曾指出了VR对于人体的弊端,为增加VR设备的舒适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还需解决眩晕感和散热问题、网络流量的问题、沉浸感之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的问题,处理好多者之间结合的问题。

说完硬性技术支撑,我们来到受众的主观性问题。从项目前期的问卷反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人对于数字型博物馆的了解较少,因此推广力度必须加强,增加宣传模式,扩大后期宣传广度,从调查的受众来看,我们也亟需走出校园象牙塔找到更多其他职业的看法,获取各行各业对于线上博物馆的支持度,力争做到全民博物。

无疑,“博物说”作为文化载体,从前期的输入到后期的输出,承担起了沟通桥梁的功能。在该项目的投设建设中,“博物说”有着VR博物馆+语言的创新模式,拥有独特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在享受外国异于本国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可向其展示使用者本国的风俗习惯,并在交流时因处于其相应的语境而增强其相应语言的学习能力,形成独特的学术、享受加娱乐的氛围。同时具备了交互、沟通、传播的功能,扮演了跨文化传播历史的角色。从功能上来说分区分明、功能齐全。

5.总结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制作面向未来的产品是大势所趋。未来,还需继续进行博物馆+VR技术如上提到的与更多的VR供应商合作,使语言文化类产品向科技展品转变。面对挑战,我们要拥抱智能化时代,养成智能转型思维,做好高投入、长期性的准备,周期性地对产品数字化与发展阶段进行评估,用实力与速度运用VR技术,用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来构建线上博物馆。在传统互联网发展阶段,中国的贡献有限,只是一个追随者,但在未来的变革中,我国迎来了换道超车的机会,中国将作出更多贡献,赢得更多话语权[4]。“博物说”也致力于产业智能时代连接历史文化,为中国成为未来引领者作出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博物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露天博物馆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