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朵祜采杏

2021-03-01时礼发

大理文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杏子村寨彝族

时礼发

朵祜(彝语:多福),是一个美丽幸福的村落,有讲不完的故事,更有我忘不掉的回忆……

朵祜的杏子总比其它地方的甜些,总想亲自去采摘,一直未能如愿。一个周六的早晨,因女儿随口念起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诗句而引发前往朵祜摘杏的想法。

朵祜位于弥渡寅街西边的群山里,自然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约上好友,给孩子们换上郊游的行装,开上导航,带一路喜悦、一路希望前往。这里群山起伏,苍翠跌宕,山风拂野,更显出这里山水的生机与灵动。踏上这片亲切的土地,已是心潮澎湃,深藏于大山深处的朵祜彝族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族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里,似乎感受到了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让人动情、使人产生美丽的怀想。

弯弯转转的路。未去之前,我的想象是去朵祜的路一定很难走,又窄又陡,肯定是“山路十八弯”,夏天尘飞扬,雨天路泥泞,顶多达到弹石路的等级。没想到,现实并非如此,虽然弯是多了些,但已经是柏油路了,比我想象的宽得多,会车根本不成问题。

据说昔日的朵祜,山高坡陡,道路崎岖,通往外界的路,只是一条稍宽的土路,而且还凹凸不平、雨天泥泞不堪,车辆无法行驶。朵祜寨中村民为彝族,寨子周围就是良田肥地,但因路不好走,让朵祜人始终过着穷日子。摩托车、拖拉机都难驶入寨子,拉不进料子,拖不进化肥,农作物产量低,房子没有材料维修,年轻人也都想着办法地往外走,寨子里留不住人。村民们一直都盼望这条路能拓宽,或者变成柏油路。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朵祜的公路改善纳入了硬化,曾经弯弯曲曲的公路,不仅拓宽了,而且硬化了,远远望去,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如一条飘带。在主干公路硬化的同时,乡村旅游道路、便民道路、村道等也开始修建,不仅汽车进了村,而且下雨天走水泥路都不湿脚了。

清清凉凉的泉。朵祜黑龙潭山泉,已成为弥渡的品牌,走进千家万户,停好车子,我就迫不及待地到水龙头处洗手饮水,山泉那样清冽、甘甜。源于睡美人山南麓的黑龙潭山泉,植被葱翠欲滴,党参、三七、杜鹃、红豆杉生长其中。黑龙潭就在黑龙祠中,距朵祜村约三公里左右,《小黑龙的传说》在弥渡家喻户晓。黑龙潭清澈见底、绿如碧玉。“黑龙祠里黑龙潭,黑龙潭中有黑龙”演绎着朵祜的神奇。黑龙祠山秀、林茂、水清,四周是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森林”,有黄栗树、大青松,给黑龙祠镶上了一道绿色的花边,更衬托出黑龙潭的神奇与隽美。

温温润润的景。朵祜村是一个彝族村寨,是民族特色村,四面山环如障,树木苍翠,静雅宜人,在弥渡境内算是一个最早迎接朝阳、最晚送走夕阳的村寨之一,也是彝族风情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一。走进村寨,那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举办火把节的集中点、村委会,以及彝家人瓦房下墙壁上用彝族语言和绘画来表达的村规民约、民俗民风,展现了彝族人家的生产生活风貌。如今村寨换新颜,人畜分离,房屋装修整齐、厨具分明,摩托车、小轿车就停在家门口,农用车直接开到地边,房前屋后桑果正红,甜杏挂枝,烤烟长势正好,茶叶飘香四溢……这番盛景,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朵祜风景区是大自然留給弥渡彝族人家的一份厚礼,这一村、一山、一水、一树、一石、一草,以及彝族村民传承已久的真诚待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诠释了彝族人对自然崇拜的真谛,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天、地、日、月、星,水、石、山、火、龙、虎、植被等,这些存在的实物,在他们心中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所以才会发自内心地对其予以保护。村民墙壁上的彝族绘画组图,让我感受到丰富的彝族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了解到彝族同胞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自觉防火的忧患意识、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潜在规范了彝族同胞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在此时节,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人们在田间地头,愉快劳作、满怀对丰收期望的和谐画面。

甜甜脆脆的杏。小满前后,朵祜的杏子早熟了,它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杏子圆圆的,和桃子一般大小,只是没有桃子那样的尖嘴,奇怪的是它的肚子上有一道口子,像是被什么割破了似的。

朵祜的杏子熟得早,市场上早已风靡。而想亲自采摘杏子的我们,只赶上了最后晚熟的一波。我们向一位美丽、大方的彝家姑娘询问杏园的主人,十多分钟后,热心的杏园主人来为我们引路,为我们提供了她家的天然山泉,让口渴的我们喝得很痛快,连喝到肚子里的咕咚声都听得到。

一路上,野杨梅、苦青梅、花红、白杜鹃到处都是,空气清逸,鸟鸣啾啾。还真有种“压架藤花重,团枝杏子稠”的感觉。

走了很远的羊肠小路,才到杏子园里,远远看去,杏子早已熟透,那些挂在树上的单个杏像小灯笼,那些一簇簇一串串的则像只火把。它们隐藏在翠绿而稠密的叶子里,不易被人发现。它们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着绿叶在笑眯眯地往外瞧。杏子有的金黄、有的橙红,在深绿的杏叶里交相辉映,感觉连画家调色板上也调不出如此绝美的色彩搭配。让我不禁想起欧阳修的“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的诗来。看着这杏林美景,心境早已美得无可言状,略有几分沉醉的恍惚……

杏园的主人早已摘了几大筐杏子。她家的杏儿个大味美,酸甜可口,人人喜爱。骄阳下,饱含汁水的杏儿,泛着金黄色的光。热情的主人招呼我们吃杏子,黄里透红的杏子,咬一口,沁人心脾,使人忍不住想吃,我和朋友一口气吃了十多个。据男主人介绍,这种杏子会慢慢地成熟,有的绿里发青,有的青里带白,有的白里泛黄,有的黄里渗红,也有的一半黄一半红,颜色很奇异,可一旦像现在这样成熟起来,就摘都忙不过来了。太小的是母本,太大的是副本,甜度都不够,要选不大不小的,相对来说较甜。我们依着男主人的经验摘了满满三大袋,最后一称,竟连一百元钱都不到,真有点不忍心拿走。主人背上一背篓杏子,我们也随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杏园。

农家最快乐的时候大概就是丰收,看着果树上一颗颗成熟的杏子,那丰硕的果实,就是对主人辛勤劳作的回报,从主人脸上洋溢的微笑,正是与人分享勤劳致富成果的喜悦。

编辑手记:

“从容达观”可以说是很多人久违的心境。走进自然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对土地的记忆,重新找回安详的表情。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消遣,更不是消费,而是一种生存的必须,自然发出天籁之音,并与自己的生命情怀相碰撞,从而触动我们。在《探访云龙大浪坝》中,作者悟出诸多人生真谛,去云龙一路沿途的经历和美景让我们在旅途中也找到了治愈人生的良方。越来越多的城市以及村落注重民俗文化的传承,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各异,民俗文化亦不尽相同,各地民间风情、古建遗存、传统技艺千姿百态,原生态的乡愁符号各显风采。《烟雨琢木郎》讲述的就是位于巍山的一个彝族原生态村,作者来到村庄并参与了一次传统的彝族婚礼,这些精彩的瞬间让琢木郎村令人向往。森林中的溪水潺潺流淌着,高山、大树、袅袅薄雾、晨曦之鹿是最美的景致。苍山十九峰之间,十八溪如同十八首辞藻清新的小诗,在苍山的雄伟当中,流淌出柔美的味道。《苍山听溪语》中溪水顺势而来,或急或徐,在山林当中勾勒出飞瀑流白,深潭冷冽。走访聆听不善言辞,但润泽大地的溪水,伴着溪水一路欢歌笑语,讲述着大理的故事。 凤阳邑位于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大凤路中途,凤阳邑茶马古道始建于汉代,成型于大理国时期,具有典型的茶马古道特征,《凤阳邑寻茶》在“寻”茶的牵引下将那里的风貌跃然纸上。朵祜村属于高山气候,这里的适宜的气候和优质的杏种完美结合,不仅为村里带来别样风景,还为村民们带来不错的收益,在杏果飘香的时节跟随《到朵祜采杏》到那里游玩一番。

猜你喜欢

杏子村寨彝族
杏子哪去了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完形:切开的甜杏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锅巴粥
一个人
杏子
云南省代彝族文人文学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