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2020-07-23胡昊
胡昊
摘 要:彝族民歌是彝族传统文明的重要体现,在音乐艺术方面,彝族民歌有着其独特性和教育性,将其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可以为学生音乐视野的扩大提供积极的助力。在彝族民歌的地方高校传承中,也能够拓展传承范围,避免这一古老悠久的民族音乐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文章通过对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研究,旨在为彝族民歌为代表的民族音乐的继承发扬提供积极的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彝族民歌;文化传承;演唱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是重要的系统性教育渠道。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将彝族民歌等形式融入其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是对彝族民歌等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发扬。通过彝族民歌教学,可以让彝族民歌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从而实现对彝族民歌的传承目的。
一、彝族民歌概述
彝族民歌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民歌艺术形式。彝族民歌主要是运用彝族语言进行演唱。根据彝族民歌的传唱内容,包括了彝族山歌、彝族儿歌等多种形式。对于彝族民歌来说,其歌曲特点较为突出。在彝族民歌中,歌曲旋律鲜明,可以给人以较强的节奏感,倾听彝族民歌时会不自觉地跟随旋律进行唱跳等。彝族民歌的唱腔较为负载,以对唱、合唱等不同方式去展现[1]。彝族民歌的叙事性和情感张力非常强,非常生动和自然,能够给倾听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彝族民歌中的生活风俗、名族历史等内涵,都是需要人们不断去理解和保护的重要文化精华。
二、彝族民歌的传承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彝族人民走出大山,尤其是年轻人更多地融入到了城市生活当中,彝族民歌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在很多的彝族传统山寨中,以老人居多,在传统节日中仍然延续着彝族民歌演唱的风俗,但彝族民歌的传唱性越来越小。在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传递中,彝族作为重要的基石,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如果彝族民歌传承出现断裂,将是我国文化史和民族史上难以弥补的遗憾[2]。在国家倡导的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倡议中,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彝族民歌。对于一种民族文化来讲,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能够将这种文化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学习,从而使彝族民歌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保证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完整。
三、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方式
在彝族民歌传承发展中,通过将彝族民歌引入到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可以使彝族民歌传承形式得到革新。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有着更加规范的教育系统,并且可以打破傳统的彝族民歌传承限制,有着更多的学生基础,这些学生具有连续性,也就是能在学生入学和毕业的不间断循环中,可以使彝族民歌得到更好的流传和推广。
(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观念改变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如声乐教育、乐谱教育等是艺术课堂的主流,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却只占有很小的比例。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言是十分不利的[3]。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传承彝族民歌等文化内容,需要地方高校积极转变教育思维,在艺术教育中重视民族文化的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彝族民歌学习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彝族民歌这种民族文化瑰宝。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起彝族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并结合现代地方高校教育特点,采用积极有效的教育形式,使彝族民歌教学可以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为传承彝族民歌奠定基础。
(二)地方高校加强彝族民歌宣传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感受到彝族民歌的魅力,学校和教师都要加大彝族民歌的宣传力度。由于彝族民歌一直以来都是在彝族村寨范围内流传,很多学生可能从来没有听过彝族民族,对于这样一个新的事物,需要在宣传时,根据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特点,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参与到彝族民歌的了解和学习中[4]。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音乐教师可以依托课堂,将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这一古老的音乐形式,还可以引申出彝族风俗风貌、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民族文化等多方面,从而激发学生去主动了解和探究彝族民歌的动力。
(三)高校加大彝族民歌师资投入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为了更好地传承彝族民歌,高校应当注重师资力量的投入。在教育开展中,要聘请具有民族音乐基础的优秀教师,尤其是可以定期开展彝族民歌教学交流研讨等,使教师可以全面地掌握彝族民歌的教学方式。学习民族音乐,需要有彝族民歌的乐器等,这样才能保证彝族民歌的原汁原味,提高教学效果[5]。作为彝族民歌教师而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拓展民族音乐教学领域,从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演唱技巧、演奏方法,甚至的彝族民歌的舞蹈等方面,都能够胜任教学要求。
(四)高校积极组织彝族民歌活动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开展彝族民歌教学,可以积极地丰富彝族民歌活动,为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提供机会。在彝族民歌活动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自行组织彝族民歌的演绎,将课堂所学运用于表演当中。在彝族民歌活动中,可以包括民歌的对唱、合唱和独唱等,还有彝族音乐舞蹈编排[6]。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彝族民歌特点进行自由创作,从而使彝族民歌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文化生活中,增强彝族民歌的传承效果。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彝族民歌也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彝族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展现了彝族文明的精髓。在彝族民歌传承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局限性,仅仅在彝族村寨中,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将彝族民歌教学引入到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推进彝族民歌的继承与发扬。
校级项目,科研启动专项《四川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KR014Z)
参考文献:
[1]孙梅娟.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 314(14):86.
[2]潘泸苗. 剖析彝族海菜腔在民歌演唱中的表现形式[J]. 戏剧之家, 2019, 308(08):59.
[3]邹艳.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让中国原生态民歌走进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1.
[4]尹湘云. 探讨原生民歌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活态传承[J]. 黄河之声, 2017, No.498(21):55.
[5]关爱华. "民歌之魂"——地域性语言歌曲在艺术高校教育传承过程中的价值分析[J]. 大家, 2011(17):52-52.
[6]王晓. 论地域特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以川南民歌为例[J]. 艺术教育,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