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策略探究

2021-03-01叶军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8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叶军燕

【摘要】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新热点话题,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突破,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强化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推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新发展,优化我国的教育体系并提升教学效果。本文是结合笔者的五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分析信息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的利与弊,探究如何实现信息化教学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供数学教师参考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融合发展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色增加了学生学科学习的难度,与动情故事演绎的语文学科、优美旋律的音乐学科、华丽色彩和线条的美术学科等不同,数学学科通过数字、符号等实现对定理的诠释。五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对具象物体的接受度较高,信息化教学正是以形象、直观、生动的内容彰显数学世界的魅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沉浸式学习,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利与弊

(一)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各个阶段的教育也呈现出技术化倾向,在不断优化的教育体系下,传统学科教学的弊端日益显露。当下,随着信息技术融合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可发挥技术优势构建多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提升数学课堂的感染力。借助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学科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能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强度。基于教学内容优化和融合数学素材,能不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信息化教学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创造新的学科学习环境,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缺点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拓宽,从实践中发现,信息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发展仍存在很多诟病。例如,我国各个小学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实践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效果,部分数学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花哨、形式复杂,导致本末倒置的局面,难以真正突出数学教学的主体。部分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和操作不专业,导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难以发挥信息化教学的有利面,难以实现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所占比重过高,导致学生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明显依赖,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二、信息化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借助信息化教学构建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求知欲是对知识的渴望,本质上是内在的心理需要,是个体不懈追求知识和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良好习惯的建立者,借助信息化教学构建问题情境,往往可以激励学生们的探索意识和求知欲。问题情境是学生们基于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教师们新布置的情境,唤起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主观欲望,在学科学习中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造两个施工队共同施工道路的动画版内容,构建课前知识导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对本节课教学中断的关注。在屏幕的动画中,甲和乙两个施工队共同修一条公路,甲施工队修了十分之三,乙施工队修了四分之一,没修的部分占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学生们基于对分数的学习和对加减法的学习列出算式,在被这一问题吸引后学生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数学教师顺势提问“哪个施工队修的路更多?还剩几分之几才能修完?”学生们踊跃表达想要展现个人的思路,数学教师在问题情境下抛出《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内容,在信息化的问题情境导入中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借助信息化教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信息化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等优势,在推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时能淋漓尽致地呈现,将静态的文字、定律和规律转化为动态的诠释,有利于学生们在其中实现深层次学习,掌握数学内在规律和内在机理。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的内容时,数学教师需要结合轴对称的认识内容深化学生们对轴对称的理解。借助信息技术动态演示长方形这一平面图形的对称轴,让学生们在图形动态呈现中回忆“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规律,借助动态的图形平移帮助学生们具象的感知平移,在动态的演示中感受图形平移后大小和形状都不改变的规律。借助信息化教学展开深层次的轴对称教学,能让学生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内化,掌握图形平移的规律。

(三)借助信息化教学探究验证,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本就是基于生活所获取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小学生学习数学不能停留在知识获取的层面,更要关注学生们思维的拓展。信息化教学能培育学生们良好的探索能力,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并启迪学生们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学习时,数学教师通过屏幕展示组合图形并激励学生们开动脑筋,探索尽可能多的面积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们在小组中研讨和分析,在小组交流成果后借助多媒体展现学生们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思路,即“割”或“补”的形式,验证学生们的讨论成果。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的融合能让学生们打破思维的局限,以发散思维获取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案,让学生们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借助信息化教学数形结合,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单纯凭借数学教师的口头讲解难以帮助学生们理解重点与难点,教材中复杂的内容难以转化为易懂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们消化数学知识、吸收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融合信息化教学于小学数学课堂,能达到化繁为简的目标,促进学生们知识的深化记忆。对课堂重点与难点的把握程度影响学生们课堂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时,小学生对因数有初步的认知和学习,但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并不到位。数学教师以因数的概念为出发点,设计信息化教学环节,让学生们找出“6,9,15,27”的因数,学生们积极思考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后,数学教师借助多媒体将“6,9,15,27”的因數直观展现,再以15和27两个数字为为例诠释最大公因数。将15的因数在课件中画圈,再将27的因数在课件中画圈,通过观察发现有相同数字,数学教师借助动画将相同数字重合并通过音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帮助学生们将公因数的概念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把握到位,解决本节课学习中学生们理解的障碍,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信息化教学凭借开放性、包容性和直观性在启迪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借助信息化教学构建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借助信息化教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借助信息化教学探究验证,培育学生思维能力,借助信息化教学数形结合,解决重点与难点,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凌向红.基于现代教学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2018:819-823.

[2]蒙颂梅,钟宝华.论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3]田红.探究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43-144.

[4]黄晶.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