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2021-03-01谢锦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谢锦莹

【摘要】小学数学与“情境”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在“情境”作用下,抽象的数学知识会变得生动直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唤起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构建起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素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寻找数学信息要素,提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掌握和理解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一、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倾向于关注有趣的事情,而故事是他们的爱好,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故事化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学习《圆的周长》,可给学生讲这样的一个故事:白兔上次与乌龟赛跑输了,心里一直不舒服,觉得自己不可能输给乌龟,于是再次约乌龟进行赛跑。他们来到公园里,里面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的大花坛(见图1、图2)。白兔让乌龟沿着长方形的花坛跑,自己沿着圆形的花坛跑,看一看谁能最快围着花坛跑完一圈?乌龟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乌龟说得对吗?这个比赛公平吗?通过创设《龟兔赛跑》故事情境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加强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从而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創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是充满好奇心和陌生感,但他们对日常生活并不陌生。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展示生活化的数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百分数—折扣》时,利用学生去超市买东西来创设问题情境:师:大家喜不喜欢逛超市?商家为了提高他们的营业额,会做哪些促销活动呢?生:买一送三,降价、奖品赠送、打折……师:打折是什么呢?生: 商店出现降价出售商品就是打折。师:(出示情境图3)你们看,小倩和妈妈到商场里买衣服,大家看一下在商场的横幅上写着什么?生:有的商店衣服打8折,有的商店打8.8折。师:“8折”是什么意思呢?生:十分之八(或百分之八十)。师:8.8折又是什么意思呢?生:8.8折表示原价的88%出售。师:假如小倩买的衣服原价是100元,现打8.8折,需要多少钱呢?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引入到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是构建高效课堂关键环节。

三、创设合作交流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体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创造条件。  在教学中创设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情境中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搭配(二)》时,可设计以下问题情境:刘霞将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可是她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同学们能帮帮刘霞吗?(屏幕显示图4:一件T恤、一件外套;两条裙子、一条裤子)你会建议刘霞穿哪套衣服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很快地发现原来有六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感受到了排列组合的思维方式,并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达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创设信息化问题情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有很强的现实感和表现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想学”“愿意学”“乐于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佳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思维和智慧的课堂。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利用了信息技术创设《熊大与熊二吃西瓜》的动画问题情境:一天,熊大与熊二在森林里玩得又累又渴,熊大说:“俺去摘个西瓜来给大家解解渴。”过了一会儿,熊大带回一个大西瓜,熊二想多吃,让熊大分给他多一点。熊大说分给他   ,他嫌少;分给他   ,他还是嫌少;之后熊大说分给他     ;这时熊二觉得很多了,马上答应;可是熊大却在一旁偷偷地笑。你知道熊大为什么会笑呢?你发现问题了吗?动画的形象生动,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又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构建高效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张翔.打造小学数学活跃课堂 实现高效教学[J].中国教师,2020(03).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数学教学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