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2021-03-01伍南娉
□伍南娉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仅仅依靠思政课是无法将立德树人目标落实到位的,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育人工作的主渠道应发挥主要功能,要将立德树人目标落实到位,仅依靠思想政治课教师是行不通的,需要各学科教师间的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本文试分析协同育人实践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为高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具体参考。
一、协同育人实践中高校教师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育人意识淡薄,育人能力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校教师主观认知上对协同育人存在错误解读,育人意识淡薄,且自身思政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不足。部分学科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育人职责不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只强调专业知识传授,轻视德行培育,过于强调智育,坚持术业有专攻的学术观点,对于育人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育人得不到实在的体现,思政课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孤军奋战,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与各学科教师间的关系有如两条平行线,各自延伸,没有任何交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未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其次,有的教师结合学科课程教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足,存在着“表面化”“硬融入”等现象。
(二)协同育人内容上形式化倾向严重
在学科任课教师授课任务繁重的现实下,育人工作渐渐沦为“空架子”,极少会有形象生动的案例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很少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和课堂氛围动态地调整教学内容,协同育人内容的挖掘和有机融合困难。部分教师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自顾自地开展教学活动,各类教师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仅出于自身对协同育人的表面认识去践行,片面追求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覆盖,没有根据学生特点以及专业课程的特质来整合学科知识与育人要素,空谈理论与思想,实质性内容较少,无法引起学生共鸣,还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教师引领不深入,学生理解不到位,形式化对于提高育人成效没有实质意义。
(三)协同育人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较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区别。当前的协同育人实践中育人方法陈旧单一,满足不了实践需求。高校教师开展协同育人教学工作大多仍采用理论知识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学生听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这种滞后的教学方法,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把学生当成被动的知识“接收器”。也有部分教师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课堂上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想要摆脱“说教式”“枯燥”“照本宣科”的传统印象,努力把教学形式、内容趣味化、生动化,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流于形式的局面,趣味性是以彻底丧失知识的科学性和理论性为代价,容易让学生产生“大而空”的误解,达不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
二、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协同育人认知不充分
部分教师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对自己的育人责任认知产生偏差,主观上存在对协同育人的错误认知。各类学科教师在育人目标和认知上找不到契合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育人动力不足的影响
追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偏向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高校专业分类不断细化,专业分类与功能更加明确,易形成两极分化,只重视理工科类学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只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教师也更加注重见效快、专业实践性强的学科课程,忽略了思想、理论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具有促进和引领的作用。
(三)育人资源的整合和挖掘不深入
大部分学科课程理论中没有直接、较为明显的育人属性内容,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主挖掘和探究,寻找各类课程与思政内容恰当融合的节点,教师在承担协同育人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教师大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上,在深入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思政育人资源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将育人资源与学科知识融合。
(四)协同育人工作实践较少,方法陈旧
创新协同育人教学方法对教师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多数学科教师的能力与心理准备不足。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科研能力应更强,部分教师意识到需要创新协同育人方法,提高协同育人实效性,因受到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深入探究并实施的人很少。
三、加强教师队伍协同育人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教师育人观念和能力的协同,筑牢协同育人师资
认知影响行动,而能力影响行动的最终成效,因此强化德育意识与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只有明确自身德育职责的定位,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融入价值引领。高校应在教师的日常培训中增加教师德育意识的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立己达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协同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努力实现教学中的全员育人目标。其次,教师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育人能力。高校可开展培训活动,让学科教师了解思政教育、育人原则和规律等基础知识,教师只有把相关的理论真正学懂、学透,提高自身育人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提高育人成效。
(二)整合协同育人资源,提升协同育人效力
密切各学科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搭建合作平台。在协同育人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各类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显得十分必要,不同专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应梳理学科理论与育人知识的相通之处,针对协同育人实践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具体分析与讨论,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更多碰撞点,更好地实现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增强协同育人合力,提高协同育人实效。其次,教师应合理安排好科研与教学的比重,注重科研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学上的钻研,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等,以便在协同育人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保证科研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共同发展。
(三)创新协同育人方法,增强协同育人引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开展高等教育的受众与环境以及学生获悉知识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高校教师应在协同工作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贴近现实生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利用好网络资源丰富多样、传播广泛的特点来开展育人工作,教师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与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采取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展开教学,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身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各类教师可有意识地开展与教授学科相关的“热点讨论”“读书分享探讨会”等活动,既能保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动力,可实现灌输式教学到渗透式教学的有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