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崛起之路
——美国发展史专题复习

2021-03-01山东省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刘春燕

中学政史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材料国家

山东省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刘春燕

美国是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大国之一。1775—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独立,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1865年林肯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美国内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核心国之一。借助强大的科技力量,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前期,美国大发战争财。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一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国之一,通过参与巴黎和会和组织召开华盛顿会议,逐步掌握了世界霸权。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加二战,参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参与实施诺曼底登陆,组织召开雅尔塔会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妄图称霸世界。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生。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妄图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日本、中国、俄罗斯、欧盟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推动着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拓展提升】

1.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2)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要适时变革,不断创新。

(3)要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4)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2.谈谈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

(1)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2)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性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根本因素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做?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提升综合国力。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做负责任的大国。

【典例解析】

1.(2020·黑龙江大庆)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右图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对国家权力实行

( )

A.总统独裁 B.君主立宪 C.专制集权 D.三权分立

解析:依据题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政府各部门的权力彼此制约和平衡,故D项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020·山东滨州)右图表示的是美国、德国、中国制造业的变化趋势。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以美、德为中心。美、德两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国家,工业迅速发展。因此,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符合题意。

3.(2020·山东聊城)“在战争危局下,他择时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废奴。”这场战争是

( )

A.英法争霸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荷争霸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19世纪中期,美国的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林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主张废除奴隶制,引发了南北战争。南北战争中,为了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依据材料中“在战争危局下……废奴”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美国的南北战争。故D项符合题意。英法争霸战争和英荷争霸战争属于殖民争霸战争,与“废奴”无关。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

4.(2020·四川广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对右面《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B.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C.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D.标志着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解析:二战结束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并实行军事管制。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成为两个政治、经济体系和两大军事集团对立的前沿地带,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B项符合题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5.(2020·四川乐山)1947年,一位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绥靖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解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故C项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苏俄实行;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前和二战初期英、法等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政策;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计划。

【提升训练】

1.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下列关于《独立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B.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

C.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事实上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D.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13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这场革命”和“新学说”指

( )

A.法国大革命 人民主权 B.美国独立战争 三权分立

C.“光荣革命” 人民主权 D.德意志王朝战争 三权分立

3.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美苏冷战

4.下表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

时间机构名称主要任务参与人数1933年民间资源保护队种树、建水坝、森林防护等约200万1933年田纳西管理局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约350万1936年工程振兴局兴建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设施约300万

A.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B.建立救济机构,提供社会保障

C.大量输入国外廉价劳动力

D.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5.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实施的经济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

( )

图一 五年计划,四年完成 图二 积极劳动,以工代赈

A.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都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C.说明了两国的经济环境相同

D.都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

6.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巴顿将军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目的是

( )

A.参加凡尔登战役 B.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支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7.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和代表,其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1945年9月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这表明

( )

A.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无法合作

C.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

8.漫画可形象艺术地反映历史。如图所示漫画选自《苏联政治讽刺画选集》,描述的是“马歇尔计划”开张时,就为西欧各国提供了专供的套索,套索上还挂着钢盔、刺刀和枪。漫画作者意在表明这一事件

( )

马歇尔计划开张

A.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是美国控制西欧各国的手段

C.使西欧各国重新陷入战争状态

D.使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峙

9.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

( )

A.美苏国家实力的消长 B.联合国影响的扩大

C.发展中国家的壮大 D.西欧国家的联合

10.今天的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也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同梳理美国历史。

第一阶段:18世纪70年代—19世纪中叶的美国

材料一: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1)材料一涉及的美国历史上的两个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两个历史事件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共同作用?

第二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材料二:在美国的主导下,1922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其内容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2)材料二中的“条约”是指哪一条约?有人认为,华盛顿会议中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

材料三: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和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3)材料三中“不应消灭”和“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不得摘抄材料原文)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的实施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的美国

材料四: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4)材料四中的“联盟”指的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11.“我无法呼吸”——连日来在国际舆论场中持续发酵。这声“无法呼吸”,对美国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材料一:它兴起于美洲大陆,是一个没有“童年”、没有母语的国家……殖民者在此先后颁布了《糖业法》《印花税法》等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矛盾,使它和母邦兵戎相见。

——摘编自《图说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材料一中美国“无法呼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和母邦兵戎相见”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在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众组成了2000多个废奴社;在南方,奴隶主势力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如果受到联邦法律的侵犯,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

——摘编自杨积讯《论美国〈联邦宪法〉的长久存续》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时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指出奴隶制被废除的文件,以及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1929—1933年,美国国民经济陷入绝境……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摘编自《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美国此时“无法呼吸”的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解决“无法呼吸”的具体措施及作用。

12.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结为一体,基本上完成了协约国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其成员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

(1)写出材料中“新秩序”的名称。

材料二: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材料中“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什么局面的开始?

材料三: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A 6.C 7.A 8.B 9.A

10.(1)两个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共同的作用: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条约:《九国公约》。因为美国实现了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或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方便)。

(3)“不应消灭”:保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改进和补充”: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4)联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意义: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或为战胜法西斯奠定基础;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1.(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事件:独立战争

(2)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事件: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措施:以工代赈(修建公共工程)。作用: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保护了农田;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1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冷战。

(3)各国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猜你喜欢

材料国家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国家
可爱的小乌龟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