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2021-03-01陶钧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9期
关键词:管理研究金融风险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深,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企业间的整体分工变得更加的细分化,公司内部的原始生产、供应和营销链已演变为公司之间的生产、供应和营销链,从前的单一客户的竞争演变成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上的企业相互成就、相互依存。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来克服金融危机和遏制通货膨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1、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早,18世纪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第一次提出了把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在金融领域,国外学者更是摸索出了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的业务流程,并将风险的识别、评估等方法科学的运用于业务的发展,形成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雏形。Aberdeen(2008)认为在现代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战略规划下,借助于合理的融资方案的构建,通过有序的融资机制的介入,可以更好的帮助商业银行积极结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自身的风险控制效率。

1.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的研究内容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同时相对于国外学者定量与定性结合式的分析,国内学者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并与我国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也趋于实际化、创新化。但由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交易主体、交易场景更加多元化,因此风险的识别和度量就变得更加的困難。为保证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学者基于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从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选取指标,建立了风险识别模型,并通过实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1.3政策风险

在我国,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来促进或限制特定行业的发展。如果对特定行业的影响是限制发展,那么该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也会受到限制,造成整体供应链上的企业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以及信贷保证。如果商业银行向这些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那么后期贷款不良的风险将会大大提高。

1.4法律风险

供应链金融作为近几年来才逐步发展的新兴领域,其法律法规的建设尚不健全,适用于商业银行的专属法律规定屈指可数。另外法律制度的每一次调整都伴随着法律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对法律条文的不正确理解和应用都造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潜在的法律风险。

1.5信用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其实际的风险管理而言,信用风险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风险之一。一般而言,如果想要获取较高的商业银行信贷额度就要求企业拥有良好的资产水平和较高的利润率。但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体量较小、资产状况较薄弱,并且大多数需要提供第三方的担保,因此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抵押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

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的破产风险比大公司的破产风险高得多。例如,在非结构化风险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不善和相对较少的客户资源可能导致诸如公司破产之类的风险。如果收入不好,企业可以选择关闭并重新开放新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成本也非常低,但对贷款银行来说将会有呆账和坏账产生进而产生信用风险。

1.6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包括六大步骤:贷前审查、贷款资料的准备、贷款审批、贷款放款、贷款后管理和贷款回收。每个环节都会带来操作风险,从而损害商业银行资产和商业银行声誉,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利影响。首先,在贷前审查阶段,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实际交易的,因此这些交易信息是风险评估的基础,但是普通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专业知识有限,很难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以做出正确的评估。其次,在贷款审批阶段,信贷审批员可能有主观欺骗或面临客观上的人才短缺等问题。另外因为它与传统信贷业务不同,所以审批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制度缺陷。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考虑以上所有因素并且严格控制所有环节以降低操作风险。

1.7信息传递风险

信息传递是指在供应链内部各参与者间通过文字、语言、表情、图片等形式将信息进行物理上的位移。但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信息传递的延时、信息传递的失真、信息传递不完整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信息传递风险埋下了隐患。

2、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2.1提升对抵质押物的动态管理在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应该

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根据每笔业务设置其专属的利率预警标准。当利率发生变化时,抵质押物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化,当抵质押物的价格低至预警范围内,商业银行就应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或通知融资企业增加抵质押品的价格来降低贷款不良的风险。另外,除了建立完整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之外,商业银行也可以要求融资企业提供多种抵质押物,以降低利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2.2加强供应链金融的自身制度建设

商业银行应完善现有的供应链金融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研究和分析潜在的法律风险,以设计相关风险管理制度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以此来规避现行国家法律制度的缺陷,同时通过对法律审查系统的优化以此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部控制,减少业务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2.3提升对全产业链上相关授信主体的综合准入管理

提升对全产业链上相关授信主体的综合准入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作需要对整个产业链中的信贷运作进行管理而不是只面对融资企业,因此需要基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来全面、客观地评估融资公司的准入资质并对供应链中每个主体的信誉、合同绩效,业务水平,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对融资企业的贷前调查是商业银行授予信用之前必须完成的任务,并且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商业银行需要全面了解融资企业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商业银行可针对不同的主体制定不同的审查标准,并针对不同的业务制定详细的审查要点。

另外,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其综合实力决定着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许多业务的确立都是建立在核心企业提供担保的前提下,因此对核心企业的综合准入管理也需要格外重视。

2.4加快商业银行电子化进程

分析表明,即使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中信息交互速度不断加快,信息传递失真的风险也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快电子商业银行业务进程,促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传递,以消除信息传递失真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系统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应用程序系统,通常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同业间清算系统、银企交互系统三个维度,这三个系统维度可确保整个业务进程电子系统的全覆盖。当前,商业银行在前两个方面发展相对较好,其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相对先进,银联的诞生进一步加强了标准的商业银行间同业清算系统。

但是,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本文认为,降低供应链金融中信息失真风险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传递的质量。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的广泛合作,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专业的信息处理流程和处理效率,来提升其与客户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建立起专属的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方法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监控。

2.5优化业务操作流程

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众多的业务环节和复杂的操作步骤,而复杂的业务流程会增加潜在的风险。因此,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流程。首先要了解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运营状况,在严格贷前审查的同时按照既定标准进行业务流转。其次要减少贷前审查员的主观判断,用科学的测算方法将风险管理数据化,为后期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业务决策提供精准的铺垫。同时在实施供应链金融业务后,有必要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本控制,这不仅可以降低业务运行成本,还可以提升成本效益。

2.6加强供应链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完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环境变化,商业银行要想在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扎稳脚跟就必须拥有技能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

2.6.1要深化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专题培训

可以邀请行内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专家进行经验的分享或者聘请企业外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

2.6.2要强化人才机制的考核

商业银行的人事部门要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人才考核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搜集人才信息、创新人才工作考核办法,对不同人才采取个性化、指标化的定性考核方案,进一步加强人才的日常监督管理,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领域输送个性化的人才。

2.6.3要探索人才导师制度

发挥传帮带精神,为人才配备业务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导师,帮助人才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人才的快速成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已经出台多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目前中小企业因自身财务状况、经营现状等弱势仍面临着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的现状。基于这一情况,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运而生。风险与收益并存,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关系中固有的各种风险,都可能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和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本文以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出发点,分析不同类型的风险,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杨艳.企业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商业文化,2021(17):60-61.

[2]于万江.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J].商业观察,2021(10):94-96.

[3]周文博.金融创新環境下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商论,2020(23):86-87.

作者简介:

陶钧,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研究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