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措施
2021-03-01杨放
杨放
摘 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电力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营销是重中之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力营销的发展前景广阔,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论文针对电力营销的发展现状和特性展开分析,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促进其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降损增效;措施
引言
损耗无时无处不在,节能随时随地可有。线损作为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现在电力生产发、输、变、配、用的每个环节,是每个供电企业在各阶段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攻关课题。通过梳理现有线损知识体系,运用精益思维,实现线损精益化管理,结合大数据理念,运用数字技术,整合各专业系统数据资源,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益线损管理平台,从而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精益线损管理体系,助力电网企业节能增效。
1电力营销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1用户需求不断增加
在智能化普及迅速的新时代里,很多企事业单位、家庭及个人等都对电力的使用表现出很强烈的需求性。在企业当中,供电需求量非常大,各个部门都需要使用不同程度的电力来运行相应的系统,从而能够使一些相对复杂的工作流程变得更简化,特别是在一些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的施工当中,一些大型的机械装备耗电量较大,而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需要储备一定的电量来维持正常的工作。在家庭当中,缴纳电费成为很多家庭的重要日常支出,随着人们实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通常使用煤气、照明灯、排水系统、洗衣机等电器,同时,家庭结构的不同也容易引起用电需求量的不同。在个人方面,现代社会的独居人口越来越多,个人对生活电力的要求和标准都容易存在差异,对其的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加。然而,目前电力事业的营销发展,仍旧不能够完全满足用户持续增长的需求,容易出现部分地区供电不足或供电过剩的现象。
1.2供电调配跨度较大
电力需求容易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地域上具有很明显的差异,在人口集中的地区往往用电量较大,供电能够相对及时,而人口较少的地区往往容易出现供电不及时或供电困难的情况。在电力供应上,电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东部地区丰富的电力往西部地区进行输送,帮助人口密度小的城镇维持基本的用电需求,从而能够间接地促进这些地区实现相应的发展与创新创造。然而,由于地域横跨的幅度较大,不仅需要克服地形地势、自然气象、交通条件等因素可能带来的障碍,安全地将电力供应送达目标地区,容易对电力的运送造成一定的困难,对电力营销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处理数据等方面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从而可能会增加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2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措施
2.1搭建系统平台构架
线损管理可视化平台围绕“实时计算多样化”“指标展示智能化”“异常预警可视化”“数据统计图表化”“关联分析精准化”“部门协作流程化”“管控措施闭环化”“提升决策科学化”等八大要素进行,涉及数据信息交互对接的系统包括PMS2.0、GIS1.6、用电采集、同期线损、场站电能量等五大系统。以大数据理念为支撑,通过运用电网拓扑算法和构建线损计算个性化模型,改变同期系统各功能、各数据库割裂的现状,将线损管理分析所需的各维度数据全部融合在一起,实现线损管理实时监测、实时预警、实时分析、实时治理,做到预警提示、数据溯源、工单发起的闭环管理。
2.2配电网技术之中降低线损的主要方式
(1)要去选择科学合理的送电半径。如果要遇到一些对应的电源点很少,并且供电半径太長的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就应该去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在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去改造电网,同时增加新的供电设施缩短其供电半径。在配电网之中要科学的采取布点紧密,并且对应半径也很短这样的方式去降低有关的线损失。(2)要加大导线的对应截面。如果所运行的时间很久,那么对应的损耗也就会非常的高,线径过细的一些线路导线如果进行快速的更换,就可以更换更大截面的导线,进而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技术线损。(3)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也是非常重要。在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就会非常有效地影响到技术线损的程度,我国有许多地方的配电网络之中出现线损的原因都和其对应的配电变压器有关系。因此一定要慎重的选择好对应的配电变压器。
2.3设计系统功能模块
指标可视化:通过设计柱状图、饼状图、雷达图、仪表盘、指南针等可视化元素,实时呈现各项线损指标的现状,对可视化图形设置超链接,可以直观链接到每个数据背后的组成部分。线损区域划分:根据配电线损划分区域,每个区域涉及支线、元件、公变等配电设备,形成多点并存、多点互联的网状模块。实时监测功能:将监测对象缩小至每条线路、每个元件,并设置阈值,实时监测线损数据。实时报警功能:针对主网、配网、台区不同设备、元件、线路、场站设置不同的阈值类别和告警数据,当各项线损指标未达到预警阈值时,做到实时报警,包括电量报警(电量超标)、采集报警(采集不到数据)、线损报警(高损)。实时分析功能:针对报警的线损指标,通过雷达扫描的方式,可以快速定位异常点。从支线开关开始,对配电线路进行分段,可以查看显示异常的线路和元件,并获取表计数据,结合历史走势,进行损耗分析。实时治理功能:对于异常数据,可以直观呈现出异常线路、异常台区、异常元件,并展现异常产生的原因。针对持续异常、突发异常的线路、台区、设备进行专项监测;通过电价机制评估损耗经济效益,提供经济导读参考建议;综合线损指标、原因分析、处置措施、典型经验等形成综合分析报告。
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等的增长规模得到空前的扩大,电力作为人们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更加需要全面做好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为用户体验带来更多便利,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新的条件。根据对大数据平台的现状分析及正确认识,从而根据其特性来实施相应的完善方案,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对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力,做好平台的安全以及推广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逐步优化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立威.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1):64.
[2]李子凯,王建基,耿敏.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探讨[J].电力系统装备,2019(14):177-178.
[3]胡如一,杨春晨,戚胡佳,等.基于电力营销大数据的数据融合共享平台研究与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33(0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