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2021-03-01马奎丽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马奎丽

摘 要:乡村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主要方途径,是对乡村进行改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吸引人才、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条件。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能够对乡村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对自然环境加以充分利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最终达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目的。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足,需要对其加以分析,进而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落实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地方政府按照中央领导积极落实乡村旅游,并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此实现乡村振兴,改善乡村当前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等,促进乡村的开设发展,使其能够与城市化建设进程保持一致,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充分利用当期自然环境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维护好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在建设和发展乡村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能够切实贯彻这一理念,我国的文化和旅游部门发布相关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各地方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重视村民利益、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创建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目前,提升乡村旅游的关键是提升其质量,强化其效益,在保证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乡村旅游的环境进行优化,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旅游还要重视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要将可持续发展展开作为主要原则,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对各类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升乡村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成立专业的小组,对当地的自然资源、风土热情等进行调查,对于适合旅游的优势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科学统筹,进而将其打造成点、线、面合理串联、交叉发展的旅游格局。同时,在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国土空间等,以区域捏自然资源优势为旅游发展的立足点,大力宣传乡土风情、传承乡土文化资源等,并对其展开科学的规划;强化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为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形成合力,共同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产业进行创新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对现有的乡村产业进行创新,考虑到城市居民对度假、休闲、养生、文化以及体验不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旅游产品的类型进行创新,满足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打造出具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科普生活常识等特点的乡村旅游产业。例如:很多家长会带领孩子体验农村生活、认识不同农作物,对此乡村旅游可以单独开辟一块田地,根据当地的土质和气候条件等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水果等,春季时可以体验种植的乐趣,秋季可以体验收获的乐趣等;同时,可以开发“认养”项目,认养一棵果树、认养一头羊等,既能够满足家长想要教育孩子的需求,也能够使孩子们对我国的畜牧业、农业有更深刻的认识等。此外,旅游产业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线路,使得游客能够从进入旅游区开始就能够体会到不一样的风土情人、文化氛围。对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相关的部门要结合具体情况,打造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三)挖掘乡村文化内涵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合理挖掘乡村现有资源中的文化内涵。以当地的区域特色文化为立足点,将其与历史、地理等文化进行结合,形成资源优势,改变传统的旅游模式,加强对文化内涵的宣传,以此增加乡村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促使更多的人来此旅游,构建良性的旅游循环局面,形成自身旅游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历史符号的旅游产品,开发出传统韵味十足的文化产品和艺术形式,促进乡村的创新发展,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产品丰富旅游产品,并且能够从历史角度对游客进行感染、熏陶,使其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特点,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事业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旅游,开发什么样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注意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性,改善村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实现长久的旅游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四)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乡村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政治幾个方面协调发展,这是乡村自然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会对过去的一些经济发展项目等工作内容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必须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发展乡村旅游,并且要与当地的情况相符。这就需要我国能够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进行明确规定,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线,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对此,乡村可以积极建立良性循环系统,即旅游资源在利用后形成垃圾、废物,从中进行筛选,对其中的部分资源进行再利用,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快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镇以及上级领导、相关的单位需要意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专业人才。首先,对乡村旅游系统中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培养,且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需求制定,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动态、旅游政策、旅游产业的操作程序和经营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等,加强这些内容的教育,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其管理意识、服务意识等,使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还可以与高校的旅游专业签订定向培养合约,通过学校的统一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可保证教育的系统性,且学习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人才的综合素养更高,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六)加强乡村旅游营销

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加强其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重视联合经营模式的合理应用,形成稳定、可靠的规模效应,解决传统形式乡村旅游的弊端,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营销问题是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管理理念和措施不够先进,在宣传内容上没有突出当地的旅游特色,在宣传方法上没有进行创新。因此,主流媒体应给予乡村旅游支持,加强宣传力度,并结合自身情况,利用电视、广播、微信、报纸以及微博等途径进行宣传,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同时,还要注意打造品牌效应,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但需要注意与乡村旅游产品特色相互呼应。

(七)有效利用自然环境

立足于乡村振兴视域下进一步的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与我国的发展乡村、改革乡村的发展策略不谋而合,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推进我国“三农问题”深化解决的有效策略,有效的推进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转变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而在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建设工作,同时应该将乡村的生态环境作为整个旅游产业的重要建设和发展目标,生态宜居旅游产业的有效建设那么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乡村的旅游产业发展。随着我国大力的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建造宜居环境,有效合理的利用乡村自然环境,从而为游客建造非常宜居且优美的旅游环境,对于改善乡村的经济结构有很好的作用与影响。在乡村生态环境改造过程中,应该基于乡村周边的自然环境从而开展生态旅游建设方案,所有的自然环境设计方案必须基于保留乡村原有的特色风貌的原则之上。例如,生态环境优美就以生态环境为旅游建设理点,如何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浓厚,那么就以历史文化为核心打造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总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基于乡村的独有特色之上,然后再与乡村的自然环境形成紧密的联系,通过人文内涵的打造从而建设具有古色古香的乡村旅游胜地。

(八)强化村民文化素养

乡村旅游建设的过程中村民的文化素养也是重点建设和改善的方向,乡村旅游的建设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强化村民的文化素养以及村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為了过度的追求利益和效益,从而大肆的破坏生态环境,这对于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且也严重的与我国打造生态宜适环境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并且也严重的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理念。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乡村旅游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一同强化村民的文化素养,深入的将乡村历史与文化进行资源整合,有效的提升村民对于本地的历史以及文化的深层次认识,最终强化村民对于本地的自我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强化村民文化素养的同时,不仅仅要提升村民对于本地历史文化的认知,同时还要立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上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与生态保护觉悟,应该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深化于村民的认知当中,进一步的提升村民对于整个乡村旅游发展的责任心。这样,既可以有效的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质量,给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旅游胜地,同时也进一步的推进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极大的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实力,同时也在既保证了游客的旅游感受的同时,也帮助村民有效的树立了正确且良好的价值观念。

(九)合理降低商业氛围

之所以当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如何紧俏且热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现在城市生活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多人都期望通过远离城市、远离喧嚣,通过优美且幽静的乡村生活从而帮助人们减轻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这也是当下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减压的一种好方式和途径。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精英和白领喜欢的古色古香的乡村或者是小镇,最主要的还是看重了这些远离城市喧嚣的古朴气质,不论是从建筑方面还是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能够给去旅游的游客一种前所未有的游览感受。所以,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重点的保存基独有的乡村特点,将这种乡村文化与精神融入到每个文化建设环节中,这样才会给游客更真实与自然的旅游体验。合理的降低乡村旅游产业的商业氛围,要充分的结合乡村的本地特点从而融入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美学元素,推进整个旅游景区的民俗文化更加的自然与动人,不论是在景观设计与建设方面,还是在人文历史的展现上,亦或者是当地特色小吃的选择上,都应该尊重当地的特色与特点、不应该过度的追溯商业化反而破坏了那些古朴的魅力。

总结

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都应抓住机会,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发新型的旅游产品,将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树立自己的旅游品牌;同时,还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寻找平衡点,在保证村民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活环境时,也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此外,利用合适的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文化、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传承和发扬,使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参考文献:

[1]陈丽军,陈翠,胡红兵,龚宇文.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黄冈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0):73-77.

[2]唐伟鹏,杨主泉.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探析——以富川县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12):66-68.

[3]吴红玉,温泉儿,魏莉蕻,甘露.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6):86-87.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