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
2021-03-01姜林
姜林
摘 要: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术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其不仅是学术工作者研究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学术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需要。就两者关系而言,问题意识是研究创新的源泉,而创新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增强研究者的问题意识,提高其研究创新能力,是目前学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学术研究
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中心,可以说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此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的过程。增强学术研究者的问题意识、激发其研究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学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要提高科研工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搞清楚何谓科研问题意识、何为研究创新。
(一)问题意识与科研问题意识
目前,学界关于“问题意识”的定义多倾向于将其理解为“问题”和“意识”的组合。所谓“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映像,是人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合。而“问题”则可以理解为实然和应然之间相差的结果,而且这种差距需要主体采取行动。那么将两者组合就来就可以将“问题意识”理解为主体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某种难以解决的困难,从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并且迫切想要探索的心理状态。并且,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能够让主体积极地进行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且积极地解决问题。
学界对于“科研问题意识”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其中较普遍地观点认为“科研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面对问题所反应出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方式”。具体而言,科研问题意识就是指学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发现的具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主动研究的一种内心活动,这种特殊的心理意识能够促进学者在科研活动中自觉地发现问题,考证问题的价值以及积极地解决问题。
(二)研究创新
从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和联系观出发来理解创新,可以将创新看作是摒弃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旧思维和旧方法,并在继承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成果上积极探索事物的新联系和新规律,以此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的过程。
“研究创新”,是指在从事某一项具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大量收集和整合,继承前人优秀研究成果同时摒弃其中已经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旧思想,同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出新的领域、新的规思想等的活动。
二、问题意识与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
问题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能够促使个体积极地进行思维,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在某一问题的刺激下,主体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必然就孕育着创新的种子,而这种创新思维和方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特效药。
(一)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动力和起点
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发现问题、辨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受实践检验等一系列过程。我们认真剖析优秀的科研成果就不难发现,其往往是从普通人忽略的问题出发来进行一系列理论建构的,问题意识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科研工作者有无问题意识以及其问题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活动的质量。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有价值的真问题和新问题,不仅是学术理论创新性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而创新反过来也会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某个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存在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距,而创新则是消除这一差距的关键。培养学术研究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是丰富和发展学术理论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学术理论的鲜活性离不开创新,社会发展新矛盾的解决更离不开创新。对学术研究而言,创新思维是推动学术丰富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包括研究角度创新、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等等。总而言之,创新不断推动着现实问题的解决。在学术研究中,难以攻坚的学术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问题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的路径
高度的问题意识作为学术研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说到底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质疑精神,同时也是学术研究创新的基础。学术工作者要想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针对性地培养自身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接触现实问题。作为我国的学术研究者,理所应当积极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应该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浪潮中,在时代大发展的洪流中,切身实际地去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抓住其中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言的主要矛盾、关键问题。
不断思考、分辨真假问题。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真假的分别,但是,对于学术研究而言,研究者在提出问题或描述问题之时则有真假问题之分。部分研究者因为其认识和专业知识的局限,会提出一些假问题,这些假问题往往具有含糊、没有界定清楚等特点。假问题的识别是真问题确立的条件,在识别出假问题之后,真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研究创新。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新的问题的提出必定会引起研究内容的创新。此外,在确立好自身的研究课题之后,科研工作者可以从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二)系統性地培养自身的科研综合能力
改进自身学习方式,提高学术研究的主动性。学术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对科研工作的专注度,充分安排好科研时间。提高自我充电的意识,充分利用自我学习的时间,俗话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也只有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因此,研究者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学习、自我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善于利用学术研究资源,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向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大佬”虚心请教。搞学术研究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一个开阔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发现学术研究中的空白,而学术空白正是学术研究的创新点。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研究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任何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是消极被动地搞出来的。
适当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高科研能力。优秀研究成果彰显了研究者高度的问题意识、学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厚实而丰富的科学知识,单单仅限于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很难形成系统的学术思维,科研创新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小。就我国目前学术研究而言,学科之间的区分越来越细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学术研究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学术研究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研究,应该打破这局限性,涉足更多领域,丰富自己身的科学知识 ,为自身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贝.科研问题意识的结构及其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常晋芳.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N].人民日报,2016-7-28.
[3]吴照云.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2007,(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