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的“三基本”建设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路径研究
2021-03-01李翼
摘 要: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導核心,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民忠心拥护的科学的先进的执政党,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稳固发展与高质量建设。不断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使全体党员意识到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要性与关键作用,只有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政治生态建设与管理,才能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本文按照“三基本”建设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为党的基层党建质量提供理论可能。
关键词:党的建设;基层党建;政治建设
一、基层党的“三基本”建设概念明晰
按照“三基本”建设提升党建质量,首先需要明确“三基本”概念,并进行深入理解。“三基本”指的是基本组织、基本队伍以及基本制度。“三基本”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基层党建的大致框架与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党建的发展和演进,基层党建的质量已经成为党工作和战斗体现的方面之一。从“三基本”建设出发,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帮助党组织全面进步与能力过硬,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更好地帮助党组织联系群众,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将“三基本”建设的思想与行动落到基层党建实处。我们的党是从群众中来的,党的基本组织需要内部紧密团结,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而党的基本队伍需要高素质人才补充,尤其是党作为哦建设事业领导核心,更加需要专业性人才进行指导,而基本制度作为加强党组织基层队伍的最有力保障,也需要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建设和不断更改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尤其取决于“三基本”的建设情况,只有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以及基本制度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发展,才能巩固完善基层组织,夯实党建工作成果。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基层党建能力
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了党的根本性建设,如何进行党的政治建设,进行的效果如何,都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呈现。政治建设在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方面具有指导性意义,帮助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的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在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需要将政治建设作为统领,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得群众增强政治觉悟,积极成为党组织领导下的有生力量。增强基层党建能力需要统筹基层党组织的各个不同部门。尤其是协调好党组织内部上下级关系,努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临党组织建设问题时,需要增强党建意识,需要将工作重心与主要精力放在党建业务上,也需要承担起自己作为党员、党组织一员的责任,提炼工作方法,紧扣党组织建设中心,将服务大众作为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尤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将党内事务落到实处,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学习,将理论知识融合进实干演练。在增强基层党建能力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够让任何一个组织人员掉队,能力层次素质参差不齐会产生“短板效应”,针对此类现象,要在保证政治建设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进行针对性培训。
三、以重点问题为导向,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提升基层党建的建设质量,首先需要从问题着手。从问题着手,能够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基层建设的问题矛盾主要集中在党务干部权责不清晰、党务干部业务不熟练、学习方式单一简单,以及与群众联系不够密切等。以重点问题为导向,在处理党务时要明确个人责任与职务,既不能懒政怠政,也不能越权进行,不能将业务业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指标,而且部分党务人员忽视了党务的重要性,忽视了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并且忽视了基层党支部存在的意义,使得基层党建质量一降再降。有很多基层党组织人的党务意识较为薄弱,亟待提高,尤其是目前来说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越来越多,而且面对的思想环境更加恶劣,党员的思想波动较为剧烈,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于党务人员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关注业务熟练程度的同时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定期召开学习活动以加强思想觉悟。开展系统性的专业课程培训并将其加入考核内容,增强党务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升业务熟练程度,防止出现对于支部感情逐渐淡漠的情况发生。
四、构建制度运行体系,规范基层党建步骤
在“三基本”建设中,基本制度的建设是最看不见摸不着,却更加重要的部分,这关系着党建工作能否有效推进展开且保持高速运行。基本制度的有效建立需要明确的目标指向,严格的标准规划作为前提。在构建完备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构建的标准。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不仅是公平的体现,而且是优秀考核体系的标志之一,作为考核的基础,我们需要明确考核的指标以及维度。在这个过程中指标的分解分层,分值细化以及各类题目的量化标准都需要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借鉴之前的考核标准,对于如何构建制度运行体系已经有了参考。尤其是针对党内组织生活的部分,都需要按照程序与规定进行,避免发生盲目干、错误干等情况。而在真正构建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按照计划来进行。制度体系的建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党务工作的解决按照规范进行,而且我们需要做的是不仅将党务工作的规范性落实到实在工作中,而且要落实到日常党建工作中来,做到统一部署,协调规划。
五、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基层党建内容
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提高不是依靠上纲上线来完成的,也需要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丰富基层党建内容。尤其是在加强与群众联系的方面,我们需要发挥上下民主的功夫,在党内发扬民主精神,牢记党员的义务责任,尤其是与群众接触时,必须要善于发现民众的心声与愿望,面临出现的问题,要有主观能动性,改变因循守旧的解决方式,广开言路的同时大胆创新,把继承前人经验与开创崭新工作模式结合起来。同时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一方面既要保证组织生活的时间与落实情况,结合实际,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避免进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当地实际进行,尤其是要以党员同志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在创新上下功夫需要注重结合地方特色,不能够“照抄作业”,需要创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本基层的路子,不断在工作思路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奇. 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N]. 中国组织人事报,2021-12-03(006).
[2]杜鹏.迈向治理的基层党建创新:路径与机制[J].社会主义研究,2019(05):112-119.
[3]陈东辉.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9(03):181-188.DOI:10.13553/j.cnki.llygg.2019.03.016.
[4]张书林.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困境与路向[J].理论探讨,2018(01):134-140.DOI:10.16354/j.cnki.23-1013/d.2018.01.021.
[5]谌玉洁. 转型期农村基层党建的理论与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作者简介:
李翼,男,汉族,1980年2月4日,甘肃酒泉,本科,助理政工师,助理工程师,甘肃中油交通油品有限公司,(744000)),研究方向:中国石油加油站片区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