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需耦合视角下经管类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能力结构分析

2021-03-01辛语华邹国柱王晓蓉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9期
关键词:经管类供需耦合

辛语华 邹国柱 王晓蓉

摘 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市场的供需不平衡,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欠缺是就业困难的原因。据此,作者以经管类高校为例,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梳理,基于供需耦合视角下探讨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及现状。

关键词:供需耦合经管类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教育的迅速发展使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总人数高达909万,其中超过10%的学生为经管类毕业生。应届毕业生作为职场的新人,面临着数不清的问题,环境的转变,身份的转变,心态的变化,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转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如何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成为用人单位以及高校的主要关注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影响着高校和用人单位供需两侧。在劳动市场上,需求方是用人单位,高校是供给方,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方需求难以匹配是就业困难的原因。本文基于供需耦合的视角明晰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现状,帮助经管类学生对照自身的能力与用人单位希望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引导大学生主动提高个人素质,促进自我完善,提升就业能力。

二、文献综述

1.就业能力的定义

就业能力最早是由贝弗里奇(1909)在20世纪初提出,他将就业能力看作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并将其定义为可雇佣性。

2.就业能力结构的定义

由于就业能力的不同界定,就业结构也相应的有着不一样的划分,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构成都有相关的研究,西方学者Clarke(2017)提出包含六个关键维度的就业能力模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个人属性、个人行为、感知就业能力和劳动市场。国内学者高艳、乔志宏(2016)通过扎根理论思想,提出四个方面的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史秋衡(2018)以USEM模型构建就业能力结构,提出了自我效能、综合技能、元认知和学科理解力四个方面就业能力。

三、供需耦合视角下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现状

1.劳动市场供需不平衡。首先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普及,2021年应届生人数高达909万人,相较于去年的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供给不断增加。但是在2015年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大量工厂进入整改,工厂所提供的岗位数量有所下降。并且伴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工作岗位被机器替代,许多工作从需要大量人手变成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进一步导致了工作岗位的减少。除此之外,近年来,企业对于具有研发创新及实际操作能力的理工科学生需求增大,经管类学生供过于求,与理工科不可同日而语。并且经管类的工作入职壁垒不如理工科高,理工科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一般可以处理基本事务,使得经管类学生除了本专业学生外还需要与理工科学生竞争。从供需不平衡角度而言,大学生的“就业难”现象不可避免。

2.劳动市场供需不匹配。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改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大部分经管类高校教育体系相对保守,人才培养方向与我国现实所需没有很好匹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因此经管类学生往往存在实践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与劳动市场所需人才还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因此从供需不匹配角度而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四、供需耦合视角下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本文根据供需耦合视角下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在整合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把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通用能力、就业人格、社会能力、发展能力。

1.通用能力是应届毕业生胜任某一岗位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如何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通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之一。

2.就业人格虽然主要是个人的习惯,但是往往反映出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为人要求。同时就业人格在很多时候又被称之为个性,主要是分为主动性人格和个人取向人格两个层面,往往应届毕业生如果友善待人、尊重他人,以团队为主进行工作,就可以培养优秀的就业人格。

3.社会能力是指应届生通过自身的发展逐渐融入社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力,为人处世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4.发展能力即应届毕业生求职和职业发展相关的能力,其往往体现了应届毕业生从事所对应工作的意向.在如今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招聘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获得相关资料,选择相应的工作,都是影响就业结果的关键。因此,就业发展能力在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中也相当重要。

五、结论

关于就业能力结构的讨论国内外研究不断出现,从供需耦合视角下来说,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的变革需要企业和高校双方之间加强交流,高校需要以提升经管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与用人单位相关联,在培养方案上与用人部门标准相对接,在专业技能上符合岗位要求,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艳,乔志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93-97+110.

[2]廉永生,王志浩,符建华.基于排序选择模型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J].商业研究,2017(05):169-176.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4]史秋衡,王芳.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问题及要素调适[J].教育研究,2018,39(04):51-61.

[5]王峰.基于供需耦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及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供需耦合视角下经管类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项目批准号:XSKY2117ZD,指导老师:许广永。

作者简介:

辛語华,女,汉族,福建福州,2000年1月,本科,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经管类供需耦合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供需紧张局势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