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探讨

2021-03-01戴翼翼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工作校企融合高职院校

戴翼翼

摘 要:高等教育改革内容的变化和落实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融合内容,更是得到了高度关注。因此,研究校企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校企融合;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必要性

1.1 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实践育人的具体形式包括主题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实践等等。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大的价值是为国家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具体要以对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实际行动来体现。

1.2 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人才质量的必然需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契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对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构建由企业、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共同体,既可将当代大学生培养的阵地拓展开来,也可将人才培养的空间进行延展,在这种多主体、多阵地、多空间的育人实践引领下,学生能够将社会意识潜移默化的转变为自己的自主意识,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转变为自我需求,自主成长为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契合新时期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共同体工作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教科研实践夯实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开展专业实践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通过进行社会实践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各种实践活动作为育人方法,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精神核心来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工作融合开展,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升育人效果。

2 高校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徑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由校党委总负责的校企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并将校企共建精神融入到工作协调机制中,将大学生德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以企业为主体,将产教融合的理念做为校企合作的创新点,把企业动态的岗位分析做为人才培养的依据点。学校还要利用好现代新媒体网络手段,扎实做好思政宣导引导工作。现代新媒体网络平台具有事实的及时性、新颖性、思想的多元性、人物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信息传播的迅捷性等显著特征,使得各类多元化的价值观思想垂直涌喷式的进入网络空间,网络媒体平台已然成为大学生宣传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之一。

在当前校企融合发展的时期,高职院校要使新媒体网络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联婚”式的紧密结合,要“因事而化”,“因时而导”,及时、便捷地、高效地将各种关于校企融合的信息传播开来,让大学生们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资讯,能够正确认识、了解校企共建的现况,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己知彼”。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相应部门对校企融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指导方针,宣扬奋战在校企战线上的成功事迹和成功案例,坚决抵制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团队散播虚假信息,理清模糊认识。还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兴科学技术手段来为宣传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帮助。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特征进行大数据收集,通过海量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推演,了解当下大学生人员的地理位置分布、身体现状、心理需求、思想动态等内容,做好思想研判和提前心理干预,有针对性地制定思政教育内容,调节思政教育方式方法。

3 高校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

3.1 讲好个人成长

校企合作加快推进了高校企业化进程。学生将面对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文化氛围,学生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后,同时具有在校学生和单位实习员工两种身份,两种身份的转换不协调,企业的利益文化导向、企业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认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等,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更复杂和多变。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落实的更加细致和到位,更加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理念思想融入学生个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和世界观。将个人的成长同家庭、企业、学校、社会、国家多个层次和方面进行结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以一颗螺丝钉的钉子精神,锻炼打磨自身的成长,从而为今后的国家建设做好铺垫。

3.2 推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进行校企融合和立德树人工作时,要发挥和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翁的责任担当意识,践行“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回顾我们的文明历史不难发现,苦难与挫折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但是中华民族从不妥协,从不畏惧,从不气馁,经历住了无数的风险和考验,始终薪火相传,绽放着强大的生机活力,其根本溯源就是中华民族的内涵深处有着无与伦比、持久深厚的爱国主义之情。每当国家或民族遭到重大挑战或者遇到重大危机时,人民便会纷纷站出来维护国家的利益,爱国主义这一极具感染力、感召力的价值观念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指引着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当代大学生要继续从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中传承、继承和学习爱国主义思想,不能嫌旧摒弃,要继续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要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弘扬时代主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甘于奉献,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爱国主义要与校企融合事业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宣传,让爱国主义深入人心,同校企融合事业紧密的融合,参与到校企建设工作中去,培养大学生的匠人、匠心,培养大学生的拳拳爱国心,砥砺爱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3.3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体性

在新形势下,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与时俱进,更有效地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在其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教育要求,及时有效地开展启发式、参与式、体验式、渗透式、咨询式等主体性德育的相关方法和内容,以此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启发式谈话的形式,针对道德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道德原理和道德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纠正学生的偏差或问题,也可以通过案例研讨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结合不同学生在学习、交往、情感、就业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思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咨询辅导和教育指导,以此有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而体现出良好的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结束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同校企融合建设汇融起来,秉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初心,更好地磨练思政教育基本功,更好为学生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而今,在以新时代党的领导下,高校大学生们奋起拼搏,坚定信心,务实攀登,坚信最终将会成长成才和助推校企建设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佳炜.“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9(37):177~178.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工作校企融合高职院校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