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

2021-02-28王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2期
关键词:阶梯抗生素重症

王静

作者单位:410006 长沙市第四医院

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属于重症监护病房中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炎等,患者发病主要原因是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和细菌等感染,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抗生素治疗[1-2]。但由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治疗难度大,且患者治愈率较低,如患者发病后未得到科学治疗则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中常规单一使用抗生素治疗方案最终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程度,故学者研究发现在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法效果显著[3-4]。本研究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 年10 月-2019 年8 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0 例,利用奇偶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观察组患者男12 例,女13 例;年龄47~79(66.42 ±3.25) 岁;重症肺炎7 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感染7 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5 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6 例。对照组患者男15 例,女10 例;年龄47~77(65.68 ±3.39) 岁;重症肺炎9 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感染6 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6 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4 例。2 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可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器官性功能不全患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钠(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3312) 2 g 溶于0.9%氯化钠溶液40 ml 中,再用同一溶剂稀释至250 ml 静脉滴注,治疗15 d。观察组患者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美罗培南(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094) 500~1 000 mg 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根据患者病情6~12 h 给药1 次,连续治疗4 d 后,获取患者痰液样本行痰液检测,根据痰液检测结果酌情调整药物剂量,连续治疗4~12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感染指标、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呕吐、恶心、皮疹、食欲不振) 。临床感染指标检测: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检测2 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利用流式微球联合检测技术检测2 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细菌培养结果正常,经肺部影像学检查后发现病灶完全吸收;有效:患者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经肺部影像学检查后发现病灶得到部分吸收;无效:患者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无变化,经肺部影像学检查后发现病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 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临床感染指标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临床感染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 组患者WBC、hs-CRP、PCT、IL-1、IL-6 及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感染指标比较 ()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感染指标比较 ()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

2.3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d)

表3 2 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d)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必须明确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继而才能科学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当今临床中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选择的抗生素较多,但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加使耐药菌株呈现出逐渐增多的现象[5-6]。由于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造成医院内铜绿假单孢菌和肠球菌感染的现象逐渐增多。随着关于血清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加深,人们对于衣原体、支原体及军团菌感染的认知程度显著提升,使医学人员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予以相应的关注度。而临床中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常用方法是单一剂量的抗生素治疗,该治疗手段虽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患者病情却依旧会出现反复发作现象[7-9]。

随着现代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已得到广泛使用,该种治疗方案作为临床中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可充分降低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不仅如此,利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细菌耐药性,继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10-11]。

临床中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时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治疗初始阶段选择强效且广谱和足量的抗生素,或可通过抗生素联合应用覆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此达到快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避免患者出现病情急速恶化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现象,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12]。第二阶段:当获取病原微生物信息后若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需要根据患者的微生物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抗生素使用方案,确保抗生素使用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降低耐药菌产生[13-14]。根据相关临床医学研究发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针对存在药物耐药史(具有既往抗生素治疗史;住院时间短、存在感染)、体内具有耐受性细菌、器官功能衰竭及存在休克现象的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WBC、hs-CRP、PCT、IL-1、IL-6 及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感染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阶梯抗生素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爬阶梯
时光阶梯
有趣的阶梯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