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院校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21-02-28钟凤宏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医学生疫情

张 涛,高 媛,钟凤宏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保证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我校按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统一部署,在春季学期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为全面了解医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的状况及其对线上教学的建议与要求,以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方案,为疫情期间医学生线上学习提供更好的资源与平台,并为后期发展线上教学模式提供经验,我校于学期中段对各年级、各专业医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通过“今日校园”应用程序向某医科大学各年级、各专业医学生发放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7 230份,其中男生2 655人,占36.72%,女生4 575人,占63.28%。按是否参与临床实习及见习,分为高中低年级组,其中高年级学生1 173人,占16.22%;中年级学生2 910人,占40.25%;低年级学生3 147人,占43.53%。参与调查的医学生专业分布见表1。

表1 医学生专业分布情况

1.2 调查方法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我们还通过与部分医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对调查进行扩展。问卷及访谈内容包括医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接受度与适应度、线上学习的目标与规划、线上学习的心态以及对提高线上学习效率提出的建议、希望学校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与建议

问及医学生对于线上学习的评价时,39.90%的医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方便灵活,有助于系统地学习知识,“非常希望”这样一种教学方式;43.42%的医学生则认为“没有特别的偏向”,但同时认为线上学习是教育的发展趋势,自己可以并且需要适应;16.68%的医学生倾向于线下教学,认为此种教学方式有线上教学无法达到的优势。这说明线上教学作为一种疫情期间采取的必要的教学手段,能被大部分医学生认可或接受。作为一种符合“互联网+”发展潮流的教学模式,可以在部分课程的常规教学中应用,但仍无法取代线下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访谈中问及对现有线上教学模式的意见与建议时,部分医学生认为可采取直播方式,并加强学生线上考勤、作业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医学生还反映当前线上教学模式不支持其复习,应当选用课程可长期保留的网络平台,教师除发布视频外,还可发布一些针对性测试。

2.2 医学生线上学习状态与效果

问及医学生线上学习状态问题,是否出现过焦虑、烦躁等情绪以及出现频率时,32.23%的医学生表示“从未出现过”;66.28%的医学生“偶尔会出现”,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调节自己的情绪;只有1.50%的医学生表示“一直都存在”,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状态。说明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医学生能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抱有健康心态,但一小部分个体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加以干预。访谈中医学生表示,焦虑与烦躁情绪的主要来源一是在线上学习自制力与效率低下,同时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二是与父母长时间相处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同时希望学校能积极地开展线上心理疏导活动。

问及医学生线上学习较线下学习的效果时,53.54%的医学生觉得“更好,更投入”,42.75%觉得“差不多,没什么区别”,只有3.71%的医学生表示“很差,基本不愿意学习”。这说明大部分医学生对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效果持肯定态度,应积极探讨如何能让“基本不愿意学习”的医学生收获与线下教学相近的学习效果,让42.75%觉得线下线上教学“差不多”的医学生进一步适应此种教学模式,达到“更好,更投入”。

2.3 医学生线上学习方式与方法

长期目标与每日规划在线下教学模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教学进度安排、课程表设置、期中期末考试等,给予医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合适的时间消化知识,有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但疫情期间,医学生上课时间自由,各类考试也都变更考核方式或长期推迟,医学生长期目标与每日规划的缺失会导致其意志松懈、学习效果不佳。调查发现,50.12%的医学生对于线上学习有每日目标和规划,“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41.00%的医学生表示只是“偶尔有目标和规划”,但大多为心血来潮,没有恒心实施;而有8.88%的医学生表示“几乎不”或“完全没有”制订过计划。而在访谈中,医学生都表示长期目标和每日规划对线上学习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

在问及提高线上学习效果的其他方式时,医学生的选择见表2。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制订每日计划与任务、借助App约束自己都被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良好方式。

表2 医学生提高线上学习效果的方式

3 讨论与建议

3.1 管理部门:多方支持,制度革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而医学相关专业又十分强调经验传授与实践结合,与线上教学适配度低,对线上教学质量要求更高,要求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而不应当只是将传统管理方式简单移植[1]。(1)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采取宽容与支持的态度,不能用少数教师的在线教学水准来要求全体教师,并准备好在教学时间内随时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技术的答疑。尽量避免硬性规定与细节管理,允许多样性、包容失误率,在教学任务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鼓励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创新,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2)积极开放网络资源,如为教师准备线上教学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水平,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医学生开放图书馆数据库平台,满足其阅读科研文献、观看实验课视频的要求。调查显示,疫情期间,一部分医学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烦躁心理,教学管理部门可协调开放线上心理援助,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医学生进行早期、积极的心理疏导,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3)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适合线上教学模式的医学生考核方式与教师评价方式,医学课程知识点较多,同时涉及实验、见习课程,故考核方式应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灵活制定;教师评价方式也应结合线上视频录制情况、线上师生交流情况及医学生主观评价综合考量[2]。

在线教学模式符合当下“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能只是疫情防控期间的短期行为。医学课程如解剖、实验操作、内外妇儿诊断的实习无法实现线上教学,部分课程内容深奥或是注重经验传授,也不适合在线上进行,故对于医学课程的线上教学化还需有所选择与侧重。同时,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还应利用这一契机,通过支持性、激励性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为未来的线上教学常规化做好制度准备、引导人才转型。

3.2 教师:提升能力,精心准备

线上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学体验发生了改变,也产生了一些问题。(1)部分教师在线教学技术方面能力有限,此时应尽量选择操作简单、适合自己的网络平台或媒体技术来为在线教学服务,保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教学内容;同时还可通过学习校方安排的课程或网络资源,培养线上教学能力,提升自身线上教学水平。(2)部分教师会直接将他人制作的视频运用于线上教学,这种方式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注意甄别,要看视频内容是否正确、与当下教学内容是否相符,盲目选择不仅会影响线上教学效果,还可能误导甚至危害医学生[3]。医学相关课程除了对大量知识的教授,经验的交流也至关重要。调查中也有不少医学生反映很多慕课视频存在重点一笔带过或是解释不清的问题,故教师还应尽量保证自己录制课程,这样能更符合教学大纲与课程要求。(3)部分医学生表示,线上课程中不少教师存在将课本内容完全转换成PPT或录课过程中完全按照PPT朗读的情况,医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学习效果也较差。故教师在准备线上课程时,不应单纯照本宣科,而应尽量优化课程结构、精炼知识点,可以综合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微课等表现形式。(4)线上教学平台中,大多数仅仅是单纯采用网页设计的方式,教师把教学内容上传到网上供学生阅览,缺乏师生的交流,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下降,无法预知医学生的积极性与掌握度。故教师应当在课上与医学生保持积极互动,对课程重点及难点进行强调,还可建立虚拟讨论区,让医学生进行课后互动交流,可以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还可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4]。

3.3 医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战

新冠疫情期间,医学生在家进行在线学习,由于缺乏学习情境、学习习惯差异大、不适应线上教学模式等各种原因,线上教学的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医学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形式单一枯燥,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更加要求医学生调整心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线上学习。一方面,医学生应培养良好的线上学习习惯,通过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借助App约束自己、组成线上互助学习小组等方式主动约束自己。调查显示,树立清晰可行的远期目标与近期规划,对维持线上学习状态至关重要,制订每日计划与任务并严格执行,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医学生在疫情期间无法返回校园正常学习,还面临着考试、实习等诸多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心理,针对此心理问题,应进行积极的自我疏导或求助于学校心理援助,以昂扬的斗志和平稳自信的心态迎接线上学习带来的挑战。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医学生疫情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战疫情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莲心宝宝有话说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