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信息技术的外科护理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2021-02-28吴文秀张延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科考核实验组

吴文秀,张延英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外科护理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主要培养护理学生较强的外科护理临床执业能力等。因为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多,且基础较差,外科护理课程又比较难学,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相对困难。另外,现有传统考核方式只重视期末考试,不重视过程评价,学生考前突击问题严重,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系统。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教学评价方面还鲜有应用研究,较为滞后。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超星学习通构建科学的教学督导与评价体系,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评价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2017级高职护理两个班2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一个班102人作为对照组,另一个班100人作为实验组。两组学生年龄、前期学习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与评价方法,实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评价方法。实验组将超星学习通App应用于课前导学、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巩固以及期末考核等方面。

1.2.2 评价方法(1)多元教学评价。教学改革中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1](考试测评)与定性评价(学习态度)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见图1)。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多维评价。(2)问卷调查。自行设计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现场调查。

图1 多元评价方法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学生外科护理课程实训考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外科护理课程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外科护理课程成绩比较(±s,分)

组别 实训考核83.7±2.70 92.2±3.88-4.079<0.01对照组实验组tP过程考核86.7±4.71 94.2±3.50-3.082<0.01期末考核80.1±4.78 91.2±3.90-5.023<0.01

实验组学生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临床应用能力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得分比较(±s,分)

注:*表示方差不齐。若方差不齐,采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1.70±0.91 3.58±0.22-14.021<0.01组别 总分2.46±0.26 3.29±0.21-6.502<0.01对照组实验组tP自主学习能力2.03±0.30 2.91±0.35-7.010<0.01学习合作能力2.29±0.80 3.18±0.70-5.720<0.01临床应用能力1.90±0.33 3.80±0.41-7.818<0.01

3 讨论

3.1 应用信息技术的外科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能提高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功能,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讨论主题,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对教师自身要求较高;线上评价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了解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表1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外科护理课程实训考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2 应用信息技术的外科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应用超星学习通软件推送课程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预习,并进行问题反馈,给予预习评价和指导;预习过程中做好监控,对微课和教学视频等设置防拖拽并穿插提问和弹幕评价等;预习完成后进行简单测试及疑问反馈等;教师根据后台统计数据,检测预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调整课堂教学,并对未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督导。糜凌飞[2]认为考核是学生完成任务的最大内驱力。课前导学与评价使学生学习目标和动机明确,有教师客观性约束和学生主动性管理双重因素,推动学生做好自我支配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另外,应用信息技术,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排名情况,能激励学生,形成赶、超、帮的学习氛围。表2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3 应用信息技术的外科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无论是课前导学还是课后知识巩固,都需要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行分析或合作分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应用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注重线上讨论,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发提问,一人提出,多人分析,共同解决。讨论式教学便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3],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牢固,提高了学习效率[4]。实训课教学可以在线上对以往学生考核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实训练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高慧等[5]认为超星学习通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2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4 应用信息技术的外科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合作能力

学生线上完成作业或检测,一般有时间限定,通常教师不在现场,遇到问题时需要同学间互相沟通交流和讨论解决,久而久之合作关系自然形成;线下考核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后抢答和情景模拟训练配合等,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以小组合作方式解决问题并共享学习成果,能使学生受到他人启迪,激发自己的学习灵感。线下多设计一些趣味性、有深度的探究性题目,多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能增强生生互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小组协作学习与交流学习的优势。表2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合作能力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5 应用信息技术的外科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能提高学生临床应用能力

临床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抢答或情景模拟考核,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小组竞赛或虚拟仿真闯关,操作视频看完后,针对操作内容进行考核,突出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录制个人单项操作或小组技能操作情景剧,上传超星学习通,由教师和同学给予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实训技能操作的兴趣,消除了实践过程重复训练的枯燥感。表1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实训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2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猜你喜欢

外科考核实验组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内部考核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